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瞿宜艳

作品数:24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9篇摆位
  • 18篇摆位误差
  • 14篇放疗
  • 10篇调强
  • 9篇肿瘤
  • 8篇胸腹
  • 8篇胸腹部
  • 8篇腹部
  • 7篇胸腹部肿瘤
  • 7篇腹部肿瘤
  • 6篇适形
  • 6篇适形放疗
  • 6篇鼻咽
  • 6篇鼻咽癌
  • 5篇调强适形
  • 5篇调强适形放疗
  • 5篇锥形束CT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4篇调强放疗

机构

  • 20篇福建省肿瘤医...
  • 4篇福建省龙岩市...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作者

  • 24篇瞿宜艳
  • 11篇刘利彬
  • 9篇柏朋刚
  • 7篇吴章桂
  • 7篇李奇欣
  • 6篇蒋思思
  • 5篇陈文娟
  • 4篇倪晓雷
  • 4篇吴君心
  • 3篇杨海松
  • 3篇潘才住
  • 3篇李江山
  • 3篇傅万凯
  • 3篇陈传本
  • 3篇陈开强
  • 2篇张秀春
  • 2篇黄家文
  • 2篇谢志原
  • 2篇费召东
  • 2篇林发生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7例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测定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应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测量和分析本院直肠癌三维适形放疗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方法选择47例直肠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于第一次治疗前及以后的每周拍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EPI)各一张,并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测定出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总体系统误差X轴为(-0.83±1.51)mm,Y轴(-0.21±2.33)mm,Z轴(0.23±1.58)mm,随机误差的标准差则分别为0.42mm,0.65mm和0.37mm。计算得出我科直肠癌3DCRT外扩PTV的理论边界在X、Y、Z轴分别为4.06mm,6.28mm,4.21mm。结论通过对摆位误差数据分析,得出的我院直肠癌3DCRT外扩边界大小,使我院的直肠癌3DCRT的计划设计更加优化。
黄清秀瞿宜艳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电子射野影像
利用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被引量:6
2012年
应用医科达锥形束CT(CBCT)可以研究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规律。本文入组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治疗的头颈部肿瘤240例,获取患者初次治疗的CBCT与计划CT的图像配准误差,分别统计线性方向(X、Y、Z)和旋转方向(U、V、W)误差(对应三个轴的旋转误差)。根据结果可得,在线性摆位误差中以Y和Z方向比较显著,旋转误差中以V(对应Y轴的旋转误差)轴最为显著,U和W轴旋转误差相似。在实际摆位中应注意误差比较大的方向,切实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因此CBCT监测误差对提高放疗精度有广泛意义。
蒋思思瞿宜艳柏朋刚李奇欣陈传本刘利彬费召东
关键词:锥形束CT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
鼻咽癌调强放疗首次摆位的通过率的研究
目的 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首次摆位的通过率,为放疗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科2014年1月1日至7月1日间鼻咽癌调强放疗首次摆位的CBCT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机台或同一机台不同班次的首次摆位通过率.
傅万凯蒋思思瞿宜艳刘利彬黄家文黄丽娜
鼻咽癌治疗次间摆位误差变化及主观因素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配准误差研究鼻咽癌治疗次间摆位误差变化和治疗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对误差的影响。方法2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1~65岁,中位年龄44岁。对其进行放射治疗,每周1次治疗前摆位CBCT扫描,在X射线容积成像(XVI)系统中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X、Y、Z轴平移和绕各轴旋转误差。与误差限值(平移方向<2 mm,旋转方向<2°)对比,任意一个方向大于阈值,通过六维遥控床进行自动的摆位误差校正。误差调整后再次扫描并配准获取调整后的误差。分析鼻咽癌摆位误差随着治疗变化的趋势。同时根据工作人员分组(4组)统计摆位校正的频率,分析治疗人员的主观因素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在20例的第1周至第6周的数据中,Y轴和Z轴平移摆位误差及Y轴旋转有逐步减少的趋势。对4组工作人员摆位校正频率统计对比,第1组为45.61%,第3组为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与第4组差别不大(58.82%vs 50.00%)。结论基于CBCT校正鼻咽癌摆位误差随着治疗的进行,有一定的减小。而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对误差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减少这一影响。
柏朋刚黄星武杨海松陈传本倪敏瞿宜艳蒋思思张秀春李奇欣
关键词:鼻咽癌摆位误差
宫颈癌CBCT靶区及危及器官变化的临床探讨
目的 通过量化的方法探讨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IGRT)中靶区与正常器官体积以及空间变化.方法 选取10例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6MVX线,7野调强照射技术;处方剂量:CTV-P 50.4Gy/28F.放...
陈文娟柏朋刚瞿宜艳陈开强李奇欣
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宫颈癌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IGRT)中靶区与危及器官体积及空间变化。[方法]选取10例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用锥形束CT(CBCT)扫描采集连续3d的CBCT图像,后每周1次CBCT图像,共采集第1-3d及第2-6周8组图像(Plan1-Plan8),分析靶区及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同时使用体积差异法和DICE相似度法评价空间位置的变化。[结果]肿瘤原发病灶(GTV-T)治疗前体积(Plan1)59.26±24.83cm^3(36.30-82.22cm^3),治疗后体积(Plan8)16.40±3.71cm^3(12.96-19.83cm^3),治疗前Plan1与治疗中Plan3-Plan8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体积差异法评价变化范围:GTV-T为4.57%-44.05%,GTV-N(盆腔转移淋巴结)为-3.99%-14.24%,CTV为-4.36-10.03%。使用DICE值法评价靶区、危及器官均值及变化范围分别为:GTV-T 0.71±0.13(0.34-0.92),GTV-N 0.56±0.21(0.46-0.73),CTV 0.85±0.03(0.82-0.85);膀胱0.59±0.16(0.52-0.88),直肠0.67±0.21(0.59-0.87),小肠0.68±0.11(0.54-0.88)。[结论 ]放射治疗后宫颈原发肿瘤相对于治疗前明显缩小,空间位置及危及器官均有明显的变化。放射治疗中采用量化标准评估宫颈感兴趣范围的变化,可及时修改放射治疗计划,保证肿瘤照射剂量和减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陈文娟柏朋刚李江山瞿宜艳倪晓雷陈开强李奇欣潘建基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
基于IGRT技术的宫颈癌调强治疗摆位误差重复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利用IGRT技术采集的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前三次的摆位误差,研究宫颈癌的摆位重复性。方法:入组17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治疗的前三次进行锥形束CT扫描,配准获得患者的摆位误差。分析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对三天之内的数据进行两两配对t检验,以获得宫颈癌摆位的重复性规律。结果:数值绝对值矫正后,平移的误差中沿着患者头脚方向的误差大于另外两个方向的误差。任意两组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摆位中应特别注意沿身体头脚方向的平移误差。治疗中的摆位重复性无规律。再次摆位并没有减少摆位差。应进行多次的CBCT扫描及体位矫正。
方燕青倪敏陈榕钦柏朋刚瞿宜艳陈文娟倪晓雷
关键词:宫颈癌IGRT摆位误差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对于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和单纯真空垫固定技术,统计2组患者体位误差,并比较不同呼吸影响下的体位误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体位摆放误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影响程度较大及较小时,体位误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真空垫加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缩小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保障放疗效果。
瞿宜艳
关键词:胸腹部肿瘤真空垫
胸腹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摆位误差的测量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科胸腹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IMRT)摆位误差情况,为放疗计划靶区(PTV)的设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胸腹部肿瘤患者20例,在放疗过程中利用射野影像系统(EPID)每周拍摄正侧位电子射野图像1~2次。在EP...
瞿宜艳潘才住吴章桂刘利彬
文献传递
鼻咽癌CT图像沿头脚轴旋转与摆位旋转误差相关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CT扫描时的图像沿头脚轴旋转与相应摆位旋转误差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5月的111例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本院鼻咽癌病例,自编软件测定CT图像中鼻中膈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Nasal Septum Tilt Angle,NSTA)。同时用XVI系统获得患者沿头脚轴旋转误差(Rotation Around The y Axis,Ry)数据。使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STA与Ry有相关性。以工作人员分组相关性分别为-0.50、-0.38、0.25。以NSTA分组,角度大于1°(75例)、2°(41例)、3°(26例)、4°(16例)时相关性因子分别为-0.47、-0.51、-0.56、-0.50。以Ry角度分组,角度大于1°(65例)、2°(32例)、3°(20例)、4°(9例)时相关性因子分别为-0.43、-0.65、-0.69、-0.77。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治疗中,其沿头脚轴方向的旋转误差与患者的鼻中隔倾角角度有负相关性。在CT扫描时可以测量鼻中隔倾角,减少鼻中隔倾角,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摆位沿头脚方向的旋转误差。
黄星武柏朋刚丘贺金李奇欣李樟瞿宜艳杨海松陈传本费召东
关键词:鼻咽癌摆位误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