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玲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知识
  • 3篇教育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儿童
  • 2篇性侵犯
  • 2篇侵犯
  • 2篇亲子
  • 2篇中学生
  • 2篇小学生
  • 2篇家长
  • 2篇儿童虐待
  • 2篇初一
  • 1篇学生家长
  • 1篇学校健康教育
  • 1篇一年级学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态度
  • 1篇职教
  • 1篇年级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北京市第六医...

作者

  • 6篇张文静
  • 6篇李景壹
  • 6篇罗晓玲
  • 6篇陈晶琦
  • 3篇冯亚男
  • 3篇赵晓侠
  • 2篇王付曼
  • 2篇邱辰
  • 2篇陈大光
  • 2篇张曼
  • 2篇马亚婷
  • 2篇肖晚晴
  • 1篇于卜一
  • 1篇段桂琴

传媒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161名小学生父母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亲子间交流状况调查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预防性侵犯知识、态度和亲子间预防性侵犯问题交流状况,探讨影响亲子间预防性侵犯问题交流的影响因素,为做好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调查对象来自同意参加这项研究的2所小学1~6年级24个班的小学生家长。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结果:在被调查1161名小学生家长中,有30.4%的家长能认识到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多为儿童熟悉的人;58.7%知道男孩也有可能被性侵犯;65.6%曾与孩子交流过人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被人看和摸。母亲、家长文化程度高、女孩、家长预防性侵犯教育知识和积极地支持预防性侵犯教育态度是亲子间交流预防性侵犯知识的促进因素。结论:小学生家长预防性侵犯知识有限。要重视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工作,促进亲子间预防性侵犯问题的交流。
陈晶琦冯亚男孔艳秋李向梅赵晓侠李景壹张文静罗晓玲陈大光邱辰
关键词:知识小学生家长
小学生父母对子女躯体暴力行为的现况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小学生父母对子女躯体暴力行为发生情况,探讨父母对子女躯体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在辽宁某城市2所普通小学,对1164名1—6年级小学生父母进行了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其在过去3个月里对子女施加躯体暴力状况,分析相关因素。躯体暴力定义为有1项或以上的下列行为者:用力推搡/摇晃孩子;掐/拧/捏/抓孩子;徒手拍打孩子的屁股;徒手拍打孩子的手/脚/胳膊/腿/背;拿物品打孩子屁股;用力徒手拍打孩子的脸或头;拿物品打孩子屁股以外的其他部位;用拳头揍/用脚踹/踢孩子。结果:在被调查的1164名小学生父母中,有53.1%报告在最近3个月里曾对子女施加过轻度躯体暴力(51.0%)和/或重度躯体暴力(19.8%)。儿童为男孩(OR=1.49)、年龄较小(OR=1.38)、学习成绩差(OR=1.85),容易受到父母的躯体暴力;母亲(OR=2.09)、童年期有被自己父母躯体暴力伤害经历(OR=1.53)、对体罚儿童持容忍或赞成态度(OR=3.15)、对儿童躯体暴力伤害认识不足(OR=2.31)、家庭经济状况差(OR=1.47)是小学生父母对子女施加躯体暴力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学生父母对子女施加躯体暴力现象较为普遍。不正确的体罚观念和较低的躯体暴力危害认识水平是父母对子女施加躯体暴力的主要危险因素。
陈晶琦孔艳秋李向梅李景壹冯亚男赵晓侠张文静罗晓玲陈大光金怡晨于卜一邱辰
关键词:儿童父母影响因素
小学生家长亲职教育技能现况及需求评估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亲职教育技能的现况及需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某市1 394名城乡小学生家长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亲职教育技能(parentingscale)、亲职教育需求评估、亲子互动态度问卷(parent-to-child interaction attitudes)、社会支持度、童年期受虐经历等方面的横断面调查。结果:目前小学生家长亲职教育技能的获取途径,除"电视/电影/广播"外,农村家长对其余各种途径的利用率均低于城市家长,城乡家长对亲职教育有较高的需求度。家长童年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是亲职教育技能的危险因素,家长的积极亲子互动态度和高社会支持度是亲职教育技能的保护因素。母亲、男孩家长、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较差、对亲子互动态度积极的家长,其亲职技能需求度更大。结论: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人际传播等方式满足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对亲职教育的需求;亲职教育应将童年期有虐待经历、低社会支持度、消极亲子互动态度的家长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马亚婷陈晶琦王付曼肖晚晴张曼张文静段桂琴李景壹罗晓玲
关键词:亲子关系儿童虐待
北京市三所学校初一学生预防性侵犯教育影响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学校预防性侵犯教育对初一年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为在初中生中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北京市3所学校初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由学校教师使用统一编写的教案,在学校对学生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分别于教育前、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4个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的差异。【结果】有关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教育前,教育组与对照组学生得分(知识2.17vs 2.21;技能1.97vs 1.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4个月,教育组学生知识和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得分(教育后1周,知识:3.20vs2.35,技能:2.72vs 2.09;教育后4个月,知识:3.00vs 2.58,技能:2.58vs 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校预防性侵犯教育,可有效地帮助初一年级学生学习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
陈晶琦张文静李景壹罗晓玲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健康教育知识
北京市1200名初一年级学生预防性侵犯教育需求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初一年级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状况,为在学校初中一年级学生中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方法,于2010年在北京市三所学校对1200名初一年级学生(女生600人,男生600人)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中,63.3%的学生知道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有陌生人也有熟悉的人;53.5%的学生知道男孩也有可能被性侵犯;若被成年人触摸了隐私部位,表示有可以告诉的家庭外的其他成年人的只有18.1%。如果被性侵犯,女生表示能将此事告诉他人的比例明显多于男生。学生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与父母亲文化程度没有明显的关联。结论和建议:初一年级学生缺少基本的预防性侵犯知识和技能,应重视初中学生预防性侵犯教育。
陈晶琦张曼肖晚晴王付曼马亚婷张文静李景壹罗晓玲
关键词:中学生知识健康教育
小学教师244名预防儿童虐待知识态度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小学教师预防儿童虐待的知识和态度,为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儿童虐待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11月,对方便抽取的辽宁省某市6所小学244名小学教师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44名小学教师中,分别只有32.0%和38.5%认为父母因为孩子吸烟、说脏话而非常用力地打孩子是对儿童的虐待;53.3%认为用"愚蠢"、"丑陋"、"笨"等词来责骂孩子是儿童虐待;92.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预防儿童虐待课程。结论教师预防儿童虐待知识有限,应重视学校教师预防儿童虐待知识培训,普及预防儿童虐待基本知识。
罗晓玲陈晶琦孔艳秋李向梅张文静李景壹赵晓侠冯亚男
关键词:虐待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