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华
- 作品数:39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探究
- 2021年
- 物理化学课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会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阐述高等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探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以及教学设计思路,以提升教学效果。
- 杨晶胡冬华高乔李德慧
- 关键词:物理化学
- 昆布药材中聚合酚类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昆布药材中聚合酚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色谱柱等对药材中聚合酚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普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昆布药材中共分离得到7个聚合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间苯三酚(1)、昆布醇(2)、Fucodiphloroethol G(3)、Phlorofucofuroeckol A(4)、1-(3′,5′-dihydro-xyphenoxy)-7-(2″,4″,6-trihydro-xyphenoxy)-2,4,9-trihydroxydibenzo-1,4-dioxin(5)、Dieckol(6)和6,6′-bieckol(7)。结论:化合物5、7均为首次从昆布药材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昆布药材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 张名利姜云飞吴操甄翱翾胡冬华李勇
- 关键词:昆布
- 一锅反应连同水热合成法合成两种配位化合物及结构表征
- 2015年
- 目的:合成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方法:通过环保经济的一锅反应,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两种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1号:[四(吡唑)-铜(Ⅱ)],2号:[四(咪唑)-铜(Ⅱ)]。这两种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先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单晶数据,然后通过SHELXL软件解析,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单晶X-射线结构测定表明,1号晶体结构单元是由四个吡唑分子和一个铜(Ⅱ)阳离子构成,2号晶体是由四个咪唑分子和一个铜(Ⅱ)阳离子构成。结论:结构和光谱学分析表明,每个配位化合物分子都是由四个给电子基团和一个金属阳离子配位络合形成的,然后所有分子通过非共价键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紧密的结构单元,之后在空间上扩展,从而形成了稳定的三围网络结构。这两种晶体结构相似,二者的空间群都是单斜P。
- 何振洋王海霞和东亮赵珊珊胡冬华
- 关键词:配位化合物水热合成法X射线衍射分析空间群
- 两种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015年
- 目的:合成两种配位化合物,1号:[四(咪唑)—锌(Ⅱ)]和2号:[四(吡唑)—锌(Ⅱ)]。方法:用水热合成法合成目标产物,这两种配位化合物的结构是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准确测定的,并且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辅助证明。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后,我们用SHELXL软件对晶体结构进行解析。结果:1号晶体的结构单元是由四个咪唑分子和一个锌(Ⅱ)阳离子构成,2号晶体是由四个吡唑分子和一个锌(Ⅱ)阳离子构成。结论:配合物的每个分子都是由四个给电子基团和一个金属阳离子配位络合形成的。接着所有分子通过相互之间的非共价键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这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空间群稍有不同,其中晶体1号空间群属于单斜C,晶体2号空间群属于单斜P。
- 何振洋和东亮赵珊珊胡冬华
- 关键词:配位化合物水热合成法X射线衍射分析
- PBL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0年
-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因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精神而逐渐在世界各国的学生培养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结合PBL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教学学习中的初步应用,探索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PBL的可行性、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胡冬华
-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高等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
- 小檗碱质谱碎片离子稳定性分析及碎裂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用量子化学B3LYP/6-31G(d)方法,研究了小檗碱质谱碎片离子的稳定性规律.通过几何参数分析、结合能计算和前线分子轨道分析,研究碎片离子可能的活性部位及各部位相对反应活性,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质谱碎裂机理.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离子中C9所连甲氧基的C—O键比C10所连甲氧基的C—O键更容易断裂.同时发现,质谱碎裂过程中,氢的解离促进了羰基的解离,即质谱中常见的解离CO的过程.
- 陈兰慧胡冬华王道武杨双阳苏忠民刘淑莹
- 关键词:小檗碱质谱量子化学
- HIV-1逆转录酶、SARS主蛋白酶与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即众所周知的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TheHuman ...
- 胡冬华
- 关键词:分子力学分子对接
- 文献传递
- 电磁裂解法提取的黑豆和黄豆异黄酮含量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为获得一种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简易环保方法,将水浸泡的黑豆或黄豆加入到电磁裂解装置中,通过变频变压正弦交流电作用于大豆,对其进行电磁裂解,分析不同裂解时间对黑豆和黄豆中各异黄酮类含量的影响,探讨电磁裂解法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电磁裂解处理后豆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于未经电磁裂解处理。电磁裂解处理时间不同,大豆异黄酮含量不同。电磁裂解时间约为80 min,黑豆异黄酮含量最高,黄豆苷元类异黄酮含量最高;电磁裂解约130 min黄豆葡萄糖结合型苷含量最高。且在相同的电磁裂解时间,黑豆各异黄酮类含量明显高于黄豆。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裂解法在提取黄豆和黑豆中的苷元类异黄酮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提取效果因电磁裂解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电磁裂解时间约为80 min时,黑豆和黄豆中苷元类异黄酮的提取效果最好。
- 杨晶肖春萍胡冬华于澎
- 关键词:黑豆黄豆异黄酮
- 乌拉尔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美白活性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对比乌拉尔甘草水、乙醇、丙二醇三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期望筛选出美白活性最佳的提取溶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以酪氨酸酶的相对抑制率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甘草水提取物、甘草乙醇提取物和甘草丙二醇提取物的美白活性进行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甘草丙二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相对抑制率强于甘草水提取物、甘草乙醇提取物;其IC50分别为:16.10 mg/mL、91.40 mg/mL、59.76 mg/mL;甘草水提取物、甘草乙醇提取物和甘草丙二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14.46 mg/mL、7.16 mg/mL、6.08 mg/mL。结论甘草丙二醇提取物比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具有更高的美白活性,并且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较高。因此,丙二醇作为中药甘草的提取溶剂,效果更好。
- 曹思瑶宋卓林鑫宇钟源胡冬华
- 关键词:甘草酪氨酸酶丙二醇
- 一步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及其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抗病毒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甘草次酸甲酯,降低其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毒副作用。方法采用一步法将甘草酸改造为甘草次酸甲酯,并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一步法合成了甘草次酸甲酯,优化所得最佳反应条件: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2 h;一步合成产物经多项检测方法鉴定为目标化合物甘草次酸甲酯。结论相比于甘草酸,甘草次酸甲酯理论上可延长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结构改造有望增强药性,降低人体毒副作用。本研究为基于甘草酸的创新药物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 王海霞陈齐齐刘婷婷赵双双吴勇胡冬华
- 关键词:甘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