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冬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6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黄酮
  • 7篇教学
  • 7篇分子
  • 5篇动力学
  • 4篇异黄酮
  • 4篇中医
  • 4篇金丝桃
  • 4篇分子动力学
  • 3篇动力学模拟
  • 3篇配位
  • 3篇中医药
  • 3篇量子化学
  • 3篇金丝桃素
  • 3篇化合物
  • 3篇化学研究
  • 3篇活性
  • 3篇红车轴草
  • 3篇分子对接
  • 3篇高等中医药
  • 2篇医药院校

机构

  • 28篇长春中医药大...
  • 12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长春中医学院
  • 3篇吉林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延边大学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37篇胡冬华
  • 7篇和东亮
  • 6篇苏忠民
  • 5篇邵琛
  • 5篇赵珊珊
  • 4篇杨晶
  • 4篇李德慧
  • 4篇钟婷
  • 3篇高颖
  • 2篇孙家锺
  • 2篇颜力楷
  • 2篇梁久来
  • 2篇杨国春
  • 2篇袁绪富
  • 2篇王建萍
  • 2篇许士杰
  • 2篇王海霞
  • 1篇曲晓波
  • 1篇窦卓
  • 1篇顾红樱

传媒

  • 7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5篇绿色科技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广州化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小学电教(...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才智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教育信息化论...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物理化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探究
2021年
物理化学课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会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阐述高等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探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研究目标以及教学设计思路,以提升教学效果。
杨晶胡冬华高乔李德慧
关键词:物理化学
小檗碱质谱碎片离子稳定性分析及碎裂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用量子化学B3LYP/6-31G(d)方法,研究了小檗碱质谱碎片离子的稳定性规律.通过几何参数分析、结合能计算和前线分子轨道分析,研究碎片离子可能的活性部位及各部位相对反应活性,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质谱碎裂机理.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离子中C9所连甲氧基的C—O键比C10所连甲氧基的C—O键更容易断裂.同时发现,质谱碎裂过程中,氢的解离促进了羰基的解离,即质谱中常见的解离CO的过程.
陈兰慧胡冬华王道武杨双阳苏忠民刘淑莹
关键词:小檗碱质谱量子化学
HIV-1逆转录酶、SARS主蛋白酶与多酸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即众所周知的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TheHuman ...
胡冬华
关键词:分子力学分子对接
文献传递
电磁裂解法提取的黑豆和黄豆异黄酮含量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获得一种提取大豆异黄酮的简易环保方法,将水浸泡的黑豆或黄豆加入到电磁裂解装置中,通过变频变压正弦交流电作用于大豆,对其进行电磁裂解,分析不同裂解时间对黑豆和黄豆中各异黄酮类含量的影响,探讨电磁裂解法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电磁裂解处理后豆类异黄酮含量明显高于未经电磁裂解处理。电磁裂解处理时间不同,大豆异黄酮含量不同。电磁裂解时间约为80 min,黑豆异黄酮含量最高,黄豆苷元类异黄酮含量最高;电磁裂解约130 min黄豆葡萄糖结合型苷含量最高。且在相同的电磁裂解时间,黑豆各异黄酮类含量明显高于黄豆。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裂解法在提取黄豆和黑豆中的苷元类异黄酮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提取效果因电磁裂解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电磁裂解时间约为80 min时,黑豆和黄豆中苷元类异黄酮的提取效果最好。
杨晶肖春萍胡冬华于澎
关键词:黑豆黄豆异黄酮
乌拉尔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美白活性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比乌拉尔甘草水、乙醇、丙二醇三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期望筛选出美白活性最佳的提取溶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以酪氨酸酶的相对抑制率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甘草水提取物、甘草乙醇提取物和甘草丙二醇提取物的美白活性进行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种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甘草丙二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相对抑制率强于甘草水提取物、甘草乙醇提取物;其IC50分别为:16.10 mg/mL、91.40 mg/mL、59.76 mg/mL;甘草水提取物、甘草乙醇提取物和甘草丙二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14.46 mg/mL、7.16 mg/mL、6.08 mg/mL。结论甘草丙二醇提取物比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具有更高的美白活性,并且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较高。因此,丙二醇作为中药甘草的提取溶剂,效果更好。
曹思瑶宋卓林鑫宇钟源胡冬华
关键词:甘草酪氨酸酶丙二醇
一步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及其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抗病毒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甘草酸进行结构改造,合成甘草次酸甲酯,降低其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毒副作用。方法采用一步法将甘草酸改造为甘草次酸甲酯,并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一步法合成了甘草次酸甲酯,优化所得最佳反应条件:盐酸的质量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2 h;一步合成产物经多项检测方法鉴定为目标化合物甘草次酸甲酯。结论相比于甘草酸,甘草次酸甲酯理论上可延长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结构改造有望增强药性,降低人体毒副作用。本研究为基于甘草酸的创新药物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王海霞陈齐齐刘婷婷赵双双吴勇胡冬华
关键词:甘草酸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结构研究及功能预测被引量:4
2005年
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分子模拟手段,选择较高准确度的方法,预测了SARSE蛋白的分子结构并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SARSE蛋白跨膜区25个疏水的氨基酸形成α-螺旋结构,包埋于病毒外壳磷脂双分子层中;N端10个氨基酸残基位于膜外;C端41个残基则附着于磷脂双分子膜内侧.同时发现,C端由9个氨基酸组成的劈裂是一个可能的活性部位.对分子进行进一步静电势分析证实,E蛋白C端可能的活性部位具有较大的静电势,可能的活性残基具有最大电荷密度,故有较强的结合受体或与其它蛋白相互作用的能力.
邵琛胡冬华孙海珠颜力楷苏忠民王荣顺朱文圣郭建华史宁中孙晖李泽生孙家锺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E蛋白生物信息学静电势
高等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4
2018年
《物理化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需学习和掌握的一门综合性、抽象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为此建设并开展实施了《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和在线测试辅助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借助平台可图文并茂地展示复杂的理论知识点,可弥补实验设备条件的不足,更生动、形象、准确地向学生教授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特征,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王雅洁李德慧吴勇胡冬华杨晶
关键词: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
基于三氮唑及衍生物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本论文基于晶体工程学原理,从有机配体的设计与合成出发,研究了有机配体对于配位聚合物最终结构的影响及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对于最终结构和维数的影响,总结了不同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在构筑配位聚合物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丰富了配位聚合物...
胡冬华
关键词:三氮唑配体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拓扑
几种玉米须黄酮分子结构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量子化学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理论计算化学手段结合分子动力学与量子化学方法,对玉米须相关的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分子结构和活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从几何结构、自由基稳定性、前线轨道能等角度分析了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因素.在分子层面上探讨了玉米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机理,预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实验结果一致.
胡冬华高艳辉陈雪松邱智东
关键词:玉米须黄酮抗氧化活性分子模拟量子化学计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