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学春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道德
  • 3篇道德教育
  • 3篇道德人格
  • 3篇德教
  • 3篇真人
  • 3篇人格
  • 3篇人观
  • 2篇学派
  • 2篇泰州学派
  • 2篇青少年
  • 2篇青少年道德
  • 2篇明代
  • 1篇大学生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心学
  • 1篇性灵
  • 1篇性灵说
  • 1篇阳明心学

机构

  • 8篇扬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9篇胡学春
  • 3篇闾彬
  • 1篇王永平
  • 1篇曹所江
  • 1篇胡家兴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青年探索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理论与现代化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王艮的几个哲学命题对中晚明文学思潮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泰州学派对中晚明文学思潮的影响,不只是使文学创作摆脱程朱理学的束缚,王艮的几个哲学命题直接影响到文学表现对象的下移,文学题材的扩展,直抒胸臆的文学创作方法的滥觞,以及文学由载道功能向娱情功能的嬗变。
胡学春
关键词:哲学命题中晚明文学思潮
论李贽的“真人观”及其对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2007年
明朝中晚时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包括李贽在内的尚真派文士对"真人"情有独钟,评价甚高,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联系当前的道德教育要想走出传统的模式,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作出必要的反思和转变。笔者认为当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以"真人"教育为基础和重点,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张勇闾彬胡学春
关键词:真人道德教育道德人格
泰州学派的美学思想之旅——评姚文放主编《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
2008年
胡学春
关键词:美学思想史泰州学派主编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
浅谈农科大学生的“小农意识”的改造
1992年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因此封建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尤其是我国农村,突出表现为“小农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不可能不带有“小农意识”的烙印,并且对高校的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探讨“小农意识”在农科大学生中的主要表现、思想影响及改造方法,对做好农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的农业现代化科技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小农意识”的改造在农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小农意识”作为小农经济的产物,来自于封建社会的传统的小农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现为缺乏远大的抱负和长远的观点,具有传统的文化心理特征:中庸。
曹所江胡学春
关键词:农科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同学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导向
论李贽的真人观及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真人化”启示
2008年
中晚明时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真人"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联系当前可以启发我们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要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以"真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民主化的模式和方法,有层次性的循序渐进地向"真人化"转变。
闾彬胡学春
关键词:真人道德教育道德人格
魏文帝曹丕之“慕通达”及其原因与影响考论被引量:2
2005年
魏文帝曹丕崇尚“通达”,自年幼至称帝王,言行皆显得随便、不拘礼法。这一性格特征表现在各个方面,诸如戏弄言诵,类似徘优;耽乐田猎,喜好小伎;不遵儒家祭祀礼法,丧不废乐,婚姻上“好立贱”等。曹丕如此,不仅与汉末以来社会文化变动的大背景相关,而且直接源自于其家族的寒门文化传统。作为统治者的曹氏父子行为“通达”,必然造成风气,有力地促进了魏晋文化风尚的变化,所谓“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正是对这一影响精辟的概括。
王永平胡学春
关键词:礼法士风魏文帝社会文化
论泰州学派人物的出位之思被引量:4
2006年
明代中叶产生的泰州学派在很多方面对传统儒学有所突破。作为平民思想家王艮没有一般士大夫在言行上的禁忌,不惮于作出位之思。泰州学派的后学秉承了这一传统,为明代中后期的思想解放打开一条通道。泰州学派的出位之思表现在以匹夫而存尧舜君民之心,热衷于建立宗族和学术共同体的社会试验,光大“处则为天下万世师”的师道自任精神,显示了他们普遍的宁为狂狷、不为乡愿的狂者胸次。在向知识界和士大夫阶层的扩展的过程中,泰州学派的出位之思出现一些变化,派内人物与官场的关系由融洽、疏离到冲突,平民色彩也渐趋淡化,启蒙的重点由平民变成了精英。出现上述变化的社会原因是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激化“,道”与“身”由契合走向对立,而启蒙思想在士大夫中的传播也必然导致平民色彩的淡化。这是泰州学派学术发展的内在悖论。此外,泰州学派人物社会地位的分化也是重要原因。
胡学春
关键词:明代中叶儒学泰州学派出位之思启蒙思想
发挥自身优势做好高校党建工作
1999年
胡家兴胡学春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
论李贽真人观的现代道德教育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明中晚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包括李贽在内的尚真派文士对"真人"情有独钟,评价甚高,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联系当前的道德教育要想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作出必要的反思。当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要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以"真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民主化的模式和方法,有层次性地循序渐进,着力于向"真人化"转变。
闾彬胡学春
关键词:真人道德教育道德人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