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树坤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增生
  • 2篇增生症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前列腺增生症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减少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疗法
  • 2篇后装机
  • 2篇后装机治疗
  • 2篇化疗
  • 2篇管电压
  • 2篇放射疗法
  • 1篇单纯性
  • 1篇滴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弓

机构

  • 8篇蚌埠市第一人...
  • 5篇东南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市儿童医...

作者

  • 13篇胡树坤
  • 3篇孙杰
  • 3篇季杰
  • 3篇董萍
  • 2篇姜雷
  • 2篇李传强
  • 2篇赵军
  • 2篇张振山
  • 2篇方震川
  • 1篇杨世喜
  • 1篇杨惠泉
  • 1篇郭凤保
  • 1篇韩峰
  • 1篇姚传顺
  • 1篇江仲孚
  • 1篇郭佳
  • 1篇钼振民
  • 1篇高璐璐
  • 1篇鉏振民
  • 1篇郭风保

传媒

  • 4篇淮海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9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结合CT仿真内窥镜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MinIP)结合CT仿真内窥镜(CTVE)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临床拟诊为支气管异物患儿行64层螺旋CT检查,分析64层螺旋CT MinIP结合CTVE等多种重建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显示情况,并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72例患儿中64层螺旋CT MinIP结合CTVE技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42例,以纤维支气管镜为标准,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95.4%,诊断准确率为93.2%;两种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676)。结论 64层螺旋CT MinIP结合CTVE技术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出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查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胡树坤
关键词:支气管内窥镜检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81例经临床证实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资料和临床资料,共81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性23例,共有109侧股骨头坏死,对其临床表现、MRI表现及常规序列和脂肪抑制序列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进行MRI分期。结果 81例患者109个股骨头坏死中,按照Hungerford等分期:0期8个,Ⅰ期27个,Ⅱ期41个,Ⅲ期20个,Ⅳ期13个;MRI显示病灶方面,T2WI显示病灶较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清晰,并且脂肪抑制序列显示病灶面积较T2W显示病灶面积较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能够非常清晰的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范围、程度、信号特点及关节积液情况,特别是脂肪抑制序列(STIR)较常规序列(T1WI、T2WI)显示更佳。
郭佳刘金有姚传顺胡树坤杨世喜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关节积液
凯西莱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时粒细胞减少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评价凯西莱 (硫普罗宁 )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恶性肿瘤患者 ,于化疗前 1周开始静脉滴注凯西莱 ,每次 0 .2 g,每日 1次 ,疗程 3~ 4周。并与 30例未用凯西莱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凯西莱组与对照组化疗后第 7、1 0、1 4 d粒细胞数分别为 1 .1 6± 0 .95、1 .1 3± 0 .99、1 .75± 1 .0 6(× 1 0 9/ L)和 0 .92± 1 .0 8、0 .77± 1 .1 5、0 .6 0± 0 .5 8(× 1 0 9/ L) ,凯西莱组粒细胞减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P<0 .0 1 )。结论 凯西莱能防治化疗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且无明显副作用 。
孙杰季杰董萍胡树坤郭凤保韩峰
关键词:凯西莱恶性肿瘤化疗粒细胞减少静脉滴注
64排螺旋CT颅底骨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高分辨重建技术对诊断颅底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对120例临床怀疑颅底骨折脑外伤患者,除进行常规颅脑CT扫描外,又针对其颅底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 120脑外伤患者颅底高分辨CT扫描发现颅底骨折91例276处,其中线样骨折99处,粉碎性骨折177处;而常规CT扫描仅发现颅底骨折65例163处,其中线样骨折62处,粉碎性骨折101处;薄层扫描对中颅窝、前颅窝极不易直径显示骨折的部位也可清晰显示,同时可清晰显示出筛窦、蝶窦及乳突气房内积液情况,常规CT扫描和薄层扫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CT检查时,增加颅底薄层高分辨扫描,能提高颅底骨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胡树坤
关键词:颅底骨折
颅脑多发脑膜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被引量:2
2015年
多发性脑膜瘤指颅内出现2个或2个以上相互不连的脑膜瘤。临床少见,占脑膜瘤总数的1.4%~10.5%。多发性脑膜瘤临床症状不典型,表现多样,辅助诊断Et前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笔者收集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经手术证实的多发脑膜瘤12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2例多发脑膜瘤患者中,女8例,男4例,年龄35—72岁,平均51.6岁。
刘金有胡树坤
关键词:多发脑膜瘤影像学特点多发性脑膜瘤颅脑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
单纯性右位主动脉弓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儿,女9岁。咳嗽伴喘息3 d入院。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病史。无其他系统、脏器疾病史。否认异物吸入史。反复咳喘发作三次余。营养及发育良好。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肌酶无异常。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行胸部CT及气管重建:胸廓对称,两侧肋骨未见明显异常;两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两肺门形态尚可。心影大小形态可,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胸主动脉偏向脊柱右侧,接近膈肌前偏向脊柱左侧;
黄玉柱胡树坤杨惠泉高璐璐胡淑琴
关键词:右位主动脉弓心脏超声三尖瓣闭锁不全
血、尿β_2-MG对大剂量顺铂肾毒性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尿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对大剂量顺铂 (HD- DDP)肾毒性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动态检测 5 4例接受 HD- DDP(80~ 1 1 0 mg/ m2 )化疗 76周期患者的血、尿β2 - MG及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水平变化。结果 化疗后前 3天 (d1~ 3)血、尿 β2 - MG值逐渐升高 ,第 5天开始逐渐下降 ,其中以尿 β2 - MG异常为主 (P<0 .0 1 )。血清 BU N、Cr异常在化疗后第 5、7、1 4 d明显升高 ,滞后于血、尿β2 - MG异常改变。结论 血、尿β2 - MG,尤其是后者 ,对
孙杰董萍季杰胡树坤郭风保
关键词:尿Β2-MG肾毒性大剂量DDP顺铂BUN
后装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初步研究
1998年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手术治疗存在诸多问题,为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后装机治疗BPH进行临床研究和探讨。方法:采用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对不同类型的BPH20例于尿道前列腺段实施适形准确的γ腔内近距离单次照射,总剂量控制在10~20Gy(1cm参考点)。结果:初步随访统计,20例BPH患者经后装机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其中痊愈10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全部患者均有前列腺体积缩小,有95%患者膀胱残余尿减少,无残余尿的患者高达50%。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明显放疗副作用。结论:后装机对BPH治疗具有剂量均匀准确、疗效显著、无创伤性等优点,是一种应继续探讨研究的治疗BPH新方法。
张振山鉏振民赵军姜雷方震川胡树坤李传强
关键词:后装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放射疗法192IR
“双低”(低对比剂、低管电压)技术结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双低”(低对比剂、低管电压)技术结合多模型的迭代重建(ASiR-V)算法在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临床因病情需要做肾脏CT增强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各30例。患者均行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320 mgI/ml碘佛醇,使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技术进行图像重建;低剂量组: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270 mgI/ml碘克沙醇,使用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C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摄入量,比较两组患者行肾脏CT平扫及动脉期的肾皮质及髓质的CT值、图像噪声(SD),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由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主观图像评分;并对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ED及碘摄入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CT值、SNR、CNR及SD)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位医师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65)。结论:“双低”技术结合ASiR-V算法在肾脏双期CT增强扫描中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并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胡淑敏祁冬乔晓春胡树坤姚木子沈艳
关键词:肾脏对比剂
不典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临床首先表现左侧肢体乏力、头痛,自觉左侧肢体稍乏力,左侧脚大拇指屈曲困难,颅脑磁共振(MRI)平扫显示脑干囊性病变,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环形强化,壁稍厚,环形稍模糊。MRI波谱分析,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值减低,胆碱峰值升高,考虑诊断为胶质瘤。进行放射治疗,于模拟机下定位,行局部放射治疗,连续治疗15次,同时予以替莫唑胺化疗,疗程结束后肢体乏力及头痛症状未见明显减轻,并且症状加重,出院时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病程持续近1年,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术后病理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呈囊性改变,增强扫描时可以呈环形强化,需要与脑干胶质瘤鉴别诊断。
刘金有方应国胡树坤
关键词:脑干血管瘤海绵状神经胶质瘤疾病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