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原

作品数:28 被引量:191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建筑
  • 6篇土木
  • 6篇土木工程
  • 6篇抗震
  • 5篇筒体
  • 5篇筒体结构
  • 5篇框架-筒体结...
  • 4篇抗震加固
  • 4篇课程
  • 4篇分灾模式
  • 3篇学法
  • 3篇一般建筑
  • 3篇震害
  • 3篇土木工程专业
  • 3篇专业课
  • 3篇专业课程
  • 3篇木工
  • 3篇加强层
  • 3篇建筑信息
  • 3篇建筑信息模型

机构

  • 2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中烟工业...
  • 1篇中国铁路总公...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28篇苏原
  • 7篇李黎
  • 5篇吴晟
  • 3篇陈传尧
  • 2篇赵崇丰
  • 2篇孙峻
  • 1篇叶昆
  • 1篇董平
  • 1篇李林
  • 1篇张仲先
  • 1篇张先进
  • 1篇郑俊杰
  • 1篇杜春艳
  • 1篇郭建华
  • 1篇张顺圆
  • 1篇陈志军
  • 1篇龙晓鸿
  • 1篇杨俊
  • 1篇潘平
  • 1篇周翔宇

传媒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土木建筑工程...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工业建筑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陕西建筑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建设教育
  • 1篇土木工程与管...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Revit的BIM技术结构设计中的数据交换问题分析被引量:33
2014年
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中应用的难点在于结构分析软件与BIM建模d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本文主要从IFC标准、Revit API以及基于Excel的数据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数据交换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测试结果为:IFC标准仅适合结构物理模型的数据交换,后续的结构分析设计或实体配筋难以进行;基于Revit API二次开发的接口在进行结构分析设计上的数据交换上是可行的,但是存在诸如接口不稳定等问题;基于Excel的转换依赖于软件是否支持Excel数据文件的导入导出,但转换过程稳定。实际运用上,应当针对结构体系和模型复杂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转换策略。
杨党辉苏原孙明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FOUNDATIONREVIT数据交换
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设计中的数据转换问题分析被引量:31
2015年
BIM技术在结构设计中应用的难点在于结构分析软件与BIM建模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本文从IFC标准、Revit API以及基于Excel的数据转换等方面进行了数据转换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测试从构件和结构整体两个层面出发,讨论了不同转换方法对不同的截面类型和结构体系的支持程度。结果表明:针对结构专业,IFC标准仅适合结构物理模型的数据转换,后续的结构分析设计和实体配筋上受到很大的制约;基于Revit API和Excel的数据转换是可行的,但是存在诸如截面类型受限等问题。应当开发IFC结构模型转换器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模型转换。
杨党辉苏原孙明
关键词:数据转换REVIT
基于分灾模式的抗震加固设计概念初探
在分析现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结构分灾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基于分灾模式的抗震加固方法。说明了该加固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分灾单元的设计要点,本加固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力,而且能够提高提高结构的延性和耗...
苏原赵崇丰吴晟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分灾模式
文献传递
基于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的Benchmark模型风振响应半主动控制被引量:1
2009年
在改进的Pall摩擦耗能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并分析了其阻尼力模型。利用设计出的智能摩擦阻尼器,采用基于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对Benchm ark模型的风振响应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压电摩擦阻尼器对标准风振控制模型的半主动控制效果较为明显,相对于无控结构来说能有效降低结构的风振响应。此外,本文对基于限界Hrovat最优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该半主动控制系统对Benchm ark模型阻尼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而对刚度的不确定性则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苏原梅真董平
关键词:BENCHMARK模型风振响应半主动控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探讨被引量:21
2019年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建设内容,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落实到各门课程教学中。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各个知识模块之间逻辑关系差的特点,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从教师教学理念、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课程建设的分析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苏原孙峻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课程建设
带伸臂框-筒结构中筒体剪力突变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对带有水平伸臂构件的框架-筒体结构的水平伸臂与筒体墙肢相交处进行了受力分析,讨论了该处出现剪力突变的原因,说明了影响筒体剪力突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平伸臂传来的弯矩大小和伸臂的截面高度,提出了减少整体结构内力突变的更有效的方法是尽量加大伸臂截面高度、同时采用较小刚度的设计概念。算例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同时说明了应在中间层而不是顶层设置加强层以取得更好的抗侧移效果。
苏原陈传尧李黎
关键词:框架-筒体结构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4
2019年
针对国内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本文提出"分组集中实习-跟踪实习-实操实训"三阶段工程实践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实施过程,分析了该模式的优缺点。试行结果表明,该模式充分考虑了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理念,能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极大帮助,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工程实践模式也可供类似工科专业参考。
苏原郑俊杰
关键词:土木工程
顶部带水平伸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续化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能量原理和高层结构的连续化分析方法,对顶部带有水平伸臂构件的框架-筒体结构进行了分析,不仅考虑了筒体、水平伸臂而且计入了楼面梁和腹板框架梁、柱对结构内力和变形产生的影响;通过引入相对坐标、伸臂刚度特征值和框架-筒体刚度特征值,得出了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和内力计算的解析表达式.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一般框架-剪力墙结构连续化计算方法得出的筒体内力是一致的,结构顶点侧移是相近的;与有限元分析得出的顶点侧移相差小于7%.
苏原张仲先李黎
关键词:连续化方法
带加强层框—筒结构中水平伸臂最佳刚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带水平伸臂的框架—筒体结构侧移公式,对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水平伸臂的最佳刚度进行了分析,明确给出了根据需要减少的结构侧移量,确定水平伸臂最佳刚度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参数。本文的结论,可供工程设计特别是确定结构方案时参考使用。
苏原李黎陈传尧
关键词:框架-筒体结构
武汉地铁出入口顶管施工风险控制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以武汉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宗关站Ⅲ、Ⅳ号出入口的实际施工情况为背景,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风险,并同时结合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考虑到顶管施工技术在武汉市这种软土地区还未广泛运用,且施工人员的顶管施工经验不足,对这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材料。通过对宗关站Ⅳ号出入口的顶管施工过程和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施工现场不同部位布设监测点能有效地避免风险的发生;(2)Ⅳ号出入口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量远远大于周边建筑物的沉降量,且最大沉降可达58.58mm,且随着顶管的顶进,呈现逐渐增大趋势;(3)顶管通道周边的高架桥墩的沉降量很小,且不超过2mm,沉降值大体保持稳定。
牛丰苏原周翔宇杨俊
关键词:矩形顶管地铁出入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