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智慧

作品数:121 被引量:441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5篇动脉
  • 43篇主动脉
  • 38篇血管
  • 38篇腔内
  • 24篇腔内修复
  • 23篇夹层
  • 19篇主动脉夹层
  • 18篇主动脉瘤
  • 15篇外科
  • 15篇细胞
  • 14篇手术
  • 13篇缺血
  • 12篇腔内治疗
  • 11篇修复术
  • 10篇疗效
  • 9篇电纺
  • 9篇静电纺
  • 9篇纺丝
  • 8篇丝素
  • 6篇蛋白

机构

  • 117篇复旦大学
  • 9篇苏州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
  • 2篇盐城纺织职业...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1篇董智慧
  • 103篇符伟国
  • 60篇王玉琦
  • 58篇陈斌
  • 56篇蒋俊豪
  • 56篇郭大乔
  • 51篇史振宇
  • 42篇杨珏
  • 37篇徐欣
  • 34篇竺挺
  • 26篇石赟
  • 23篇唐骁
  • 22篇王利新
  • 12篇施德兵
  • 11篇潘天岳
  • 10篇张祥满
  • 9篇张幼珠
  • 9篇王曙东
  • 8篇方圆
  • 8篇岳嘉宁

传媒

  • 15篇中华普通外科...
  • 1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中国血管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上海医学
  • 3篇纺织学报
  • 3篇中华细胞与干...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丝绸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RG1作为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LRG1作为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应用,以及LRG1作为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炎症活动程度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的应用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诊断和炎症预警提供新的辅助判断手段,与其他生物学...
方刚董智慧符伟国方圆潘天岳刘浩蒋小浪
文献传递
胸降主动脉瘤腔内修复41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胸降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41例胸降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诊治经过、结果和并发症,其中4例行辅助性右-左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二期(1周后)或一期行腔内修复治疗。结果 41例移植物均被放置在预定位置。2例患者(4.9%)围手术期分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18例患者(43.9%)术后即时造影显示近端Ⅰ型内漏;其中4例内漏量大,行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2例(4.9%)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透析时间超过30 d。其余患者围手术期无脑卒中、截瘫、动脉瘤破裂或肢体严重缺血等并发症。26例(63.4%)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0个月[平均(18.6±4.2)个月]。1例术后4年发生支架型人工血管移位并发Ⅰ型内漏,1例术后2年于支架型人工血管连接处出现Ⅲ型内漏,均再次行腔内修复治疗。2例死于其他疾病。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 CT 证实瘤腔内完全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和内漏。随访期间动脉瘤最大直径缩小0~22 mm,平均(8.3±4.5)mm,4例辅助性动脉旁路均通畅。结论腔内修复治疗胸降主动脉瘤技术上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条件者,特别对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应优先考虑腔内修复治疗。
王玉琦符伟国施德兵陈斌郭大乔徐欣蒋俊豪杨珏史振宇董智慧竺挺李炜淼
关键词:主动脉瘤腔内修复血管外科手术
利用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主动脉夹层致病相关基因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应用微阵列芯片技术观察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寻找致病相关基凶。方法选取急性期的主动脉夹层(AD)标本6例,以6例正常胸主动脉作对照。抽提标本总RNA,纯化mRNA后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采用Phalanx人类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检测,应用DAVID、Pathwaystudio5.0、SAM3.01等软件对微阵列芯片的结果进行统计学、聚类和差异表达分析。选取两组间差异表达的7个基因,采用RealtimePCR验证微阵列芯片结果。结果共得到6375个基因的有效数据,其中670个差异表达基因,AD组218个基因发生上调,452个基因发生下调;其中14个基因参与细胞间黏附;12个基因参与细胞外基质的生成;4个基因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14个基因参与细胞外骨架的组成;10个基因参与免疫与炎症反应;10个基因参与胶原合成;12个基因参与细胞凋亡。RealtimePCR验证结果和微阵列芯片所得数据一致。结论AD的发生伴随着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微阵列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找到与AO致病相关的基因;上述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AD的重要发病机制。
王利新符伟国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董智慧石赟唐骁王玉琦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微阵列芯片基因表达病因
中国血管外科医师在周围动脉腔内手术与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用药习惯调查
目的 周围动脉疾病(PAD)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血管外科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两类外周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既是其防治的关键,也是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保障.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血管外科医生在PAD腔内治疗及VTE防治中药物治...
岳嘉宁董智慧符伟国王玉琦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
StanfordB型慢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StanfordB型慢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血管重塑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于三明市第二医院和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接受治疗的B型慢性主动脉夹层7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血管重塑并测量主动脉主要节段的直径与术前进行比较。将患者术后有无重塑不良以及术前与术后各节段最大径的变化值与患者性别、病程长短、夹层累及部位、是否稳定型夹层、支架形态和支架长度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2±6)个月,8例失访,2例死亡,15例无完整术前或(和)术后影像学资料,其余48例患者中有13例重塑不良,随访显示术后弓降部最大径较术前有较明显增加(P〈0.05),但是真腔较术前显著增大(P〈0.01),假腔显著缩小(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病时长〈90d重塑情况优于≥90d(P〈0.05);稳定型夹层(P〈0.05)以及使用长度为200mm的支架其主动脉重塑更好(P〈0.05)。结论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可以获得一定的血管重塑,影响重塑的不利因素包括病程I〉90d、不稳定型夹层、使用较短的支架。
洪翔史振宇符伟国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竺挺董智慧王利新石赟唐骁岳嘉宁王玉琦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内漏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之一,本院血管外科应用钢圈栓塞治疗Ⅱ型内漏1例,就其经验总结如下。
唐骁符伟国郭大乔蒋俊豪董智慧王玉琦
关键词:栓塞治疗修复术后瘤腔内腔内修复外科应用
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由于人体主动脉的形状不规则、个体之间差异及直接数值难以获得,导致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非常复杂.数值模拟因实验条件可控性好、较为经济和不受伦理约束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迄今为止,人们从多方面进行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探讨,研究的层次逐步递进,力图模拟真实主动脉血流状况.
李永生董智慧符伟国王玉琦
关键词:动脉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主动脉血流
大动脉炎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国专家调查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问题的平均分。结果中国专家目前主要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分类标准进行TA临床诊断。其中,年龄、肢体跛行、黑矇等症状,无脉或脉搏减弱、血管杂音、双侧脉压差增大、高血压等体征,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此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A活动性评估,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美国Kerr评分体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均具有重要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价值。在影像选择方面,颈动脉受累者更推荐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胸/腹主动脉主干受累者则CTA略优于MRA。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无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国医师对TA的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戴晓敏董智慧陈盛程永静达展云戴生明董静侯勇李芬刘晓兵梅轶芳青玉凤施春花史伟浩舒强王勇温鸿雁徐健徐胜前薛静叶霜朱剑姜林娣
关键词: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
纳米纤维组织工程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组织工程血管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内外两层纳米纤维形成的三维网状无纺膜组成;血管内层材料为天然聚合物,按重量计,其中40~80%为丝素,20~50%为明胶,0~20...
尹桂波张幼珠王红卫王曙东王立新吴佳林施德兵董智慧符伟国
文献传递
马凡氏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外科分期治疗1例报道被引量:4
2013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9岁。10年前因“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伴夹层”在我院行Bentall手术。3年前再发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图1A),间隔6个月分别行腹主动脉开窗、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及直型人工血管置换,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唐骁符伟国郭大乔蒋俊豪董智慧王春生王玉琦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主动脉置换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