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玉蓉

作品数:33 被引量:448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种子
  • 7篇抗氧化
  • 6篇响应面
  • 6篇抗氧化性
  • 5篇响应面法
  • 5篇棉花
  • 5篇基因
  • 4篇多酚
  • 4篇响应面法优化
  • 4篇黄酮
  • 3篇盐胁迫
  • 3篇叶片
  • 3篇幼苗
  • 3篇生理特性
  • 3篇胁迫
  • 3篇耐盐
  • 3篇发芽
  • 2篇多酚提取
  • 2篇多糖
  • 2篇栽培

机构

  • 27篇浙江农林大学
  • 10篇浙江水利水电...
  • 6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32篇蒋玉蓉
  • 20篇陆国权
  • 10篇毛前
  • 9篇陈国林
  • 7篇袁俊杰
  • 5篇祝水金
  • 5篇陆敏佳
  • 4篇魏述英
  • 4篇孙雪婷
  • 4篇陈琪
  • 2篇季道藩
  • 2篇周伟
  • 2篇王颖
  • 2篇王勤
  • 2篇吕柯兰
  • 2篇陆春辉
  • 2篇王心怡
  • 2篇曹美丽
  • 1篇赵光武
  • 1篇孙玉强

传媒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种子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棉花学报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Agricu...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藜麦叶片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基因型差异被引量:37
2014年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14932的叶片黄酮类物质得率最高,达0.933%。所测藜麦品种的叶片黄酮平均得率为0.619%,变异系数为34.44%。研究表明:乙醇回流法适于提取藜麦总黄酮类化合物。
陆敏佳蒋玉蓉陈国林毛前陆国权
关键词:植物学黄酮基因型差异
响应面法优化红巨苋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被引量:7
2019年
以红巨苋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对红巨苋叶片多酚物质的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巨苋叶片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51g/ml,浸提时间31min;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在此条件下,红巨苋叶片多酚得率实际平均为13.92%,与理论预测值13.94%相近。红巨苋叶片多酚类物质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吴雅露王心怡泮张彬陈梦涛应鹏飞蒋玉蓉陆国权
关键词:多酚提取响应面优化抗氧化性
藜麦叶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研究藜麦叶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水浴加热回流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运用Design Expect8.0软件分析试验数据,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条件,对藜麦叶片多糖类物质的DPPH·清除能力和·OH自由基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90.8℃、浸提时间1.0 h、料液比1∶45.6,在此优化条件下,藜麦叶片多糖提取率达6.1013 g/100 g。各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藜麦叶片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和·OH自由基能力,其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31.96μg/m L和157.62μg/m L。各品种间,藜麦叶片多糖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品种"NSL 92331"的多糖含量最高,达6.88 g/100 g。
蒋玉蓉袁俊杰孙雪婷魏述英陆国权毛前
关键词:多糖抗氧化性提取工艺优化
响应面试验优化藜麦种子多酚提取工艺及其品种差异被引量:47
2016年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藜麦种子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研究,并运用Design-Expect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藜麦种子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 L)、浸提温度84℃、乙醇体积分数56%。在此条件下品种"PI634920"多酚提取量为2.273 mg/g。各因素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料液比。同时发现藜麦种子多酚含量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品种"PI596293"的多酚含量最高,达2.72 mg/g。
阙淼琳蒋玉蓉曹美丽陈琪魏述英陆国权
关键词:多酚提取
藜麦愈伤组织诱导体系优化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以9个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品种为材料,对藜麦茎段、子叶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以及愈伤组织增殖体系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为茎段,9个品种在培养基MS+0.5mg/L 2,4-D中用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平均诱导率达90%;在愈伤组织诱导优化试验中,处理Ⅵ(MS+0.5 mg/L 2,4-D+0.5 mg/L KT+0.5mg/L NAA)和处理Ⅱ(MS+0.5 mg/L 2,4-D)对藜麦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相近,但是愈伤形态差别较大,后者诱导形成疏松、有光泽、黄白色愈伤组织,因此MS+0.5 mg/L 2,4-D培养基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2,4-D与KT、NAA搭配使用时,愈伤组织增殖速率明显上升。
俞涵译蒋玉蓉毛泽阳陆国权陈国林毛前
关键词:愈伤组织诱导增殖率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棉花的获得及其耐盐性鉴定被引量:5
2015年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是合成甜菜碱的关键酶,广泛用于植物的耐盐转基因研究。为获得耐盐性提高的棉花植株,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山菠菜甜菜碱醛(BADH)基因转化到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经卡那霉素田间抗性鉴定、标记基因NPT-Ⅱ和目标基因BADH的PCR检测,以及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BADH已整合到棉花的基因组中,并获得转标记基因NPT-Ⅱ和目标基因BADH棉株5株。通过对T2种子在0.6%Na Cl盐池发芽实验结果表明,转化植株的出苗率高达63.4%,对照材料出苗率2.4%,转化植株耐盐性较对照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获得转基因植株可作为抗逆育种的种质材料。
蒋玉蓉袁俊杰陈国林祝水金
关键词:棉花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花粉管通道法耐盐性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种子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被引量:12
2019年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藜麦种子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在选取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温度做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Central Composite中心组合研究,建立影响因素与黄酮总得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运用Design Expect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修正理论值为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功率42 W,提取温度59℃进行验证,实际总黄酮含量可达0.31%,与预测值相符。控制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不变,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热回流提取法所提取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更高,其平均提取量为热回流法的1.19倍。
吴雅露陈琪陈梦涛应鹏飞蒋玉蓉陆国权
关键词: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铁皮石斛总多酚的提取工艺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铁皮石斛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性。在选取酒精浓度、料液比、温度做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总多酚之间的函数关系。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5℃;在此最佳条件下水浴条件下浸提1 h,总多酚含量为28.01 mg/g,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铁皮石斛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对DPPH·和·OH自由基能力,其I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526.872μg/m L和1263.024μg/m L。
曹美丽蒋玉蓉阙淼琳陈棋魏述英陆国权
关键词:铁皮石斛总多酚抗氧化性
Comparison of Genomic DNA Extraction Methods for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被引量:4
2015年
To rapidly obtain high-quality genomic DNA from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the genomic DAN in different tissues (leaves, stems and roots) of Chenopodi- um quinoa Willd was extracted by modified CTAB method, SDS method and high- salt Iow-pH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extracted DNA was deter- mined using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PCR-SSR and SSCP molecular detection was also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l test strips, without obvious decomposition, of all the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relatively obvious; the genomic DNA yield extracted by modified CTAB method was highest, followed by that by SDS method, and the genomic DNA extracted by high-salt Iow-pH method was lowest: the genomic DNA yields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from Chenopodium quinoa Wiltd leaves were all high- er than those from roots and stems; the quality of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ge- nomic DNA extracted by modified CTAB method and high-salt Iow-pH method was better, and polyphenols, 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 impurities were removed more completely. The PCR-SSR and SSCP dete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omic DNA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from different tissues of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all could be better amplified, and high-quality strips could be obtained. So the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genomic DNA extracted by the three methods all can be used for subsequent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陆敏佳莫秀芳王勤陆国权蒋玉蓉
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下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大片段渐渗系的分子鉴定和应用
野生二粒小麦(T.turgidum var.dicoccoides (acc.TTD140),2n=4x=28,AABB)是栽培小麦的亲本(T.aestivum,2n=6x=42,AABBDD),具有极其丰富的优良性状....
周伟蒋玉蓉张维许桂芳戎均康
关键词: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渐渗系分子标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