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美娜
-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充气式升温毯在ICU体外循环术后低体温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总结了充气式升温毯对ICU体外循环术后低体温患者的复温效果及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认为充气式升温毯升温效果安全可靠,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体外循环术后的病情变化、掌握正确的仪器操作方法、加强体温监护,能达到升温效果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 蒋美娜
- 关键词:护理
- 枸橼酸钠在脓毒症伴高危出血因素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枸橼酸钠在脓毒症伴高危出血因素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伴有高危出血因素且需要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无肝素组48例和枸橼酸钠组52例。比较两组间滤器凝血情况、管路平均使用寿命、总管路数量、血液净化总费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输血量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血肌酐、Na^+、K^+和pH值差异。结果枸橼酸钠组滤器凝血情况明显优于无肝素组(Z=22.671),每副管路平均使用寿命长于无肝素组(t=-8.395),总管路数量(t=10.641)和血液净化总费用(t=60.019)明显低于无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枸橼酸钠组输注血浆量明显少于无肝素组(t=22.944,P<0.05),而两组间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1和1.771,均P>0.05)。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前后两组间血肌酐、Na^+、K^+和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Na^+和K^+均明显降低,pH值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脓毒症伴高危出血因素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效果显著,明显减少输血量和血液净化费用。
- 杨晓波王金柱刘明晨蒋美娜陈敏华姚惠萍
-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异常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枸橼酸钠抗凝
- 1例老年直肠癌合并腹主动脉夹层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 2024年
- 总结1例老年直肠癌合并腹主动脉夹层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护理要点:腹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早期预警、系统化的早期活动康复、静脉血栓的防治、适宜的健康宣教配合心理支持以及延续护理。经过术后7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出院,出院一周随访,患者生活自理,腹主动脉夹层未发生破裂。
- 蒋梦玲蒋美娜
- 关键词:直肠癌腹主动脉夹层老年护理
-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 2024年
- 目的构建直肠癌(RC)淋巴结转移(LNM)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23年12月经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RC的患者745例,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用于模型构建)522例和验证集(用于模型验证)223例。比较训练集LNM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训练集RC患者LNM影响因素,基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绘制RC LNM风险预测模型的列线图,并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和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结果RC根治术后根据TNM分期将训练集患者分为LNM阳性224例和LNM阴性298例,LNM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是否印戒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分期、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织学分级低或极低分化(OR=7.524)、T3~4(OR=3.421)、CEA>5 ng/mL(OR=1.652)、CA19-9>39 U/mL(OR=2.240)、PLR>132.5(OR=1.625)均是训练集RC患者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组织学分级、T分期、CEA、CA19-9、PLR构建的RC LNM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中的AUC及95%CI分别为0.755(0.714~0.797)、0.705(0.636~0.774),提示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校准曲线显示对LNM风险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之间一致性高,提示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决策曲线显示训练集、验证集的阈值概率分别为0~0.75、0~0.60,净收益率均远高于2条无效线,提示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Bootstrap法显示准确率为0.73,Kappa值为0.430,提示泛化能力较好。结论本研究基于组织学分级、T分期、CEA、CA19-9、PLR构建的RC LNM风险预测模型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蒋怡郭杨胡鑫晔蒋美娜贾艳清郑伯安
-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列线图
- 合理利用溯源法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在现代肛肠外科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合理利用溯源法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在现代肛肠外科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和舒适度。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4—12月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流程。在中医理论方面进行溯源,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的规范性,并将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流程中。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舒适综合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舒适度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4d时,观察组患者在环境、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利用溯源法加强中医药管理项目可以显著提高现代肛肠外科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舒适度,有助于优化护理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杨陶陶蒋美娜
- 关键词:溯源法中医药管理肛肠外科
- ICU病人冰毯安全使用与护理被引量:3
- 2009年
- 蒋美娜
- 关键词:ICU病人安全护理冰毯安全使用制冷原理高热病人
- 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分析其在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于2018年8月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活动,对比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活动实施前(2017年5月—2018年5月)、后(2018年8月—2019年8月)使用消毒供应中心发放的医疗器械诊疗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灭菌物品B-D实验合格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合格率及物品送达时间。结果实施后,使用消毒供应中心发放的医疗器械诊疗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低于实施前的2.6%,且B-D实验合格率为98.8%,高于实施前的9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合格率包括清洗质量、消毒灭菌、包装质量、回收、验收、分类及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常规物品及急需物品送达时间为(45.25±10.71)min、(9.64±1.17)min,均短于实施前的(51.26±10.33)min、(12.37±2.2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质量监控及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防控力度,提高供应室物品合格率,缩短物品送达时间。
- 魏娟青蒋美娜
-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 医护一体化科研模式提高三甲医院护理团队科研水平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自从2010年卫生部将护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以来,对于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就必须锻造一支具备高水平科研能力的人才队伍[1]。但是目前广大的护理人员对于科研知识和统计学仍然了解甚微,导致科研效率低,甚至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职称晋升需要才进行科研工作[2]。
- 丁玲王金柱姚惠萍富燕萍蒋美娜陈娟红杨向红
- 关键词:护士医护一体化
- 枸橼酸钠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枸橼酸钠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0例接受CRR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凝方式分为肝素钠组(n=56)、低分子肝素钙组(n=48)和枸橼酸钠组(n=36).比较3组间抗凝效果、管路平均使用寿命、总管路数量、血液净化总费用、CRRT期间输血量、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Cer)、Na+、K+、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以及CRRT相关并发症差异.结果 枸橼酸钠组抗凝效果优于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χ2=18.809,P〈0.05);枸橼酸钠组管路平均使用寿命为(29.3±5.4)h,大于肝素钠组(16.5±3.5)h和低分子肝素钙组(24.8±4.1)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6,P〈0.05).CRRT期间枸橼酸钠组输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剂量分别为(12.3±2.8)U、(1875.5±198.6)ml和(23.5±8.6)U,低于肝素钠组[(16.5±5.6)U、(2463.4±265.4)ml和(58.3±18.5)U]和低分子肝素钙组[(13.4±3.2)U、(1954.4±214.5)ml和(32.6±11.5)U],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63、3.896、7.456;P〈0.05).CRRT后各组Tbil、Cer、Na+和K+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后3组间PT、APTT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62、4.153、5.468;P〈0.05);枸橼酸钠组CRRT后PLT明显上升,与CRRT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期间枸橼酸钠组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穿刺点出血及气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8%、5.6%、2.8%和5.6%,低于肝素钠组(23.2%、12.5%、16.1%和12.5%)和低分子肝素钙组(6.3%、10.4%、8.3%和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78、7.553、6.849、7.534;P〈0.05);肝素钠组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HIT)发生率�
- 蒋美娜王金柱刘明晨杨晓波陈敏华姚惠萍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枸橼酸钠抗凝效果并发症
- 基于信息化的手卫生监测系统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手卫生监测系统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ICU在职医护人员116例,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为基线阶段(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为干预阶段(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手卫生调查方法和工具统计手卫生依从性,观察组采用信息化系统监测手卫生依从性。比较两组间手卫生依从性、每床日速干手消液的消耗量、ICU内医院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机手卫生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手卫生依从性(89.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床曰速干手消液的消耗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标本送检次数分别为1,398次与1,525次,观察组肺炎克雷伯杆菌(耐三四代头孢菌素)、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铜绿假单胞菌(CRPA)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次率(4.5%)、医院感染率(3.8%)及医院感染例次率(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例次率(13.3%)、医院感染率(10.9%)及医院感染例次率(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系统能够明显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蒋美娜郎毅平吴静姚惠萍蒋怡高惠惠
- 关键词:手卫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