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进淑娟

作品数:18 被引量:183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乳腺
  • 15篇乳腺癌
  • 15篇腺癌
  • 8篇乳腺肿
  • 8篇乳腺肿瘤
  • 8篇肿瘤
  • 8篇腺肿瘤
  • 4篇预后
  • 3篇蛋白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乳腺珠蛋白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化疗
  • 3篇活组织
  • 3篇活组织检查
  • 3篇基因
  • 3篇辅助化疗
  • 3篇癌患者

机构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解放军第30...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8篇进淑娟
  • 17篇黄焰
  • 7篇韩小伟
  • 6篇刘晓静
  • 5篇郝晓鹏
  • 4篇尉承泽
  • 4篇王世彬
  • 4篇庞汉民
  • 4篇郝晓鹏
  • 3篇栗辰
  • 3篇靳彦文
  • 3篇梁峰
  • 3篇宋志武
  • 3篇曹诚
  • 3篇孟迪
  • 3篇韩小伟
  • 2篇左思
  • 2篇张贺秋
  • 2篇戴振华
  • 2篇柳伟伟

传媒

  • 6篇军事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乳腺珠蛋白mRNA在腋窝淋巴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人乳腺珠蛋白mRNA(hMAM mRNA)在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及外周血中hMAMmRNA的表达情况,并取乳腺良性肿瘤、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在1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中有14例hMAM mRNA表达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93%,在乳腺良性肿瘤及非乳腺组织中不表达;(2)在30例腋窝淋巴结中hMAM mRNA总的阳性表达率63%,其中病理阳性淋巴结hMAM mRNA的表达率为94.4%,病理阴性的淋巴结hMAM mRNA的表达为25%;(3)54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29%;其中Ⅰ期10%,Ⅱ期21%,Ⅲ期45%,Ⅳ期80%。20例乳腺纤维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hMAM mRNA的表达;hMAM mRN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结论人乳腺珠蛋白是检测乳腺癌微转移的特异性指标,可以反映乳腺癌患者微转移情况,对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进淑娟黄焰刘广贤孙雪冬谭燕霍芳马宏宾
关键词:乳腺肿瘤人乳腺珠蛋白淋巴结RNA信使聚合酶链反应
7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致病突变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在早发性乳腺癌(确诊年龄≤35岁)患者中突变情况,分析致病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74例,采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对纳入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的49个外显子序列及拼接区序列进行检测分析,并将患者按临床特征分组,X^2检验比较BRCA1和BRCA2致病突变在各组的分布。结果在7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到15例(20.27%)BRCA1/2致病突变,包括5例(6.76%)BRCA1致病突变,10例(13.51%)BRCA2致病突变。其中11例为新发现致病突变,检测到1例患者携带相对高频致病基因突变BRCA1∶c.5470_5477delTGCCCAAT。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组携带致病突变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组(40.91%vs 11.54%,X^2=6.534,P=0.011)。结论 BRCA1/2致病突变对早发性乳腺癌意义重大,尤其是伴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早发性乳腺癌。新发现的致病突变可能为中国人群特有突变。BRCA1∶c.5470_5477delTGCCCAAT可能成为中国人群的始祖突变。
杨柳春刘晓静靳彦文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李建鹏孟迪左思公彦栋曹诚黄焰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突变
363例Luminal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Luminal型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363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为Luminal A、Luminal B以及Luminal-HER2三组并分析临床病理参数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363例Luminal型乳腺癌三种分子分型所占比例为51.5%、38.8%、9.7%,三组的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7%、7.1%、20.0%;远处转移率为6.4%、12.1%、20.0%,LuminalHER2型乳腺癌显著高于其余两组,且5年的无病生存以及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R、HER2及内分泌治疗是Luminal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Luminal型乳腺癌中HER2过表达亚型患者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PR阴性、HER2过表达及未进行内分泌治疗是影响Luminal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公彦栋杨柳春朱明华孟迪进淑娟刘晓静黄焰
关键词:乳腺癌LUMINAL预后因素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微转移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原因几乎均为远处的播散和转移。但研究证实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早期可能就存在血液、淋巴及骨髓的微转移,应用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标志物检测出早期处于亚临床的微转移,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和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淑娟黄焰
关键词:乳腺癌微转移预后
北京地区多中心乳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北京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北京8家医院的1009例乳腺癌患者和1013例健康查体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肿瘤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在内的20项指标,危险度估计值用OR及其95%可信限(CI)表示。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精神压抑、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乳腺活检史、其他乳腺疾病史、代谢病、雌激素依赖疾病、长期口服避孕药和行经周期过长共10项因素为乳腺癌显著危险因素(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精神压抑、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乳腺活检史是非常显著的乳腺癌危险因素(P<0.01)。结论:北京地区影响女性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乳腺癌家族史、精神压抑、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和乳腺活检史,应进一步加强相关防治。
张春梅黄焰进淑娟韩小伟栗辰郝晓鹏尉承泽王世彬
关键词: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空心针穿刺活检对确定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空心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是否能够确定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状态、Ki67值并进行准确的分子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既行CNB又行开放切除活检(open excision biopsy,OEB)的188例乳腺癌患者。标本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HER2和Ki67,并分为LuminalA、LuminalB、三阴性和HER2阳性四种分子亚型。用Kappa检验对CNB和OEB免疫组化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CNB和OEB评估ER、PR、HER2受体状态和Ki67表达的一致率分别为94.68%、93.62%、94.68%和73.40%。两者对于non—Luminal肿瘤的分型一致(P=0.774)。OEB样本中Ki67的表达高于CNB样本(P〈0.05),分子亚型一致率为72.34%(K=0.6064)。结论CNB可以确定乳腺癌的ER、PR、HER2状态以及Ki67值。CNB可对non-Luminal肿瘤准确分型。
陈圣王也柳伟伟王怀涛进淑娟韩小伟黄焰
关键词:乳腺肿瘤活组织检查针吸分子分型KI-67抗原
家族性乳腺癌和健康遗传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的BRCA1/2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2014年10月于解放军307医院乳腺外科确诊的54例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及24例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应用PCR-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全编码外显子基因序列。结果:54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共发现8例致病性突变,突变类型均为单个碱基置换,BRCA1和BRCA2的总突变率为14.8%,BRCA1突变率为11.1%,BRCA2突变率为3.7%;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总突变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突变率(28.6%vs 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共发现2例致病性突变,均为BRCA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3%。结论:用BRCA1/2突变检测"金标准"的一代测序法再次发现在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中存在的BRCA1/2突变,与三阴性乳腺癌有关,并发现碱基置换突变也是重要的突变类型;在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BRCA1突变,值得关注。
栗辰靳彦文刘晓静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郝晓鹏曹诚黄焰
关键词:BRCA1基因BRCA2基因DNA序列测定
CD44v6、MUC1及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CD44v6、MUC1及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MUC1及VEGF在104例三阴性乳腺癌、16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及MUC1在三阴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VEGF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三阴性乳腺癌(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CD44v6、MUC1及VEGF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除CD44v6在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转移组(P<0.05)外,CD44v6、MUC1及VEGF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未见明显相关性。CD44v6、MUC1及VEGF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增加。但不同组合中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仍无差别。[结论]未发现CD44v6、MUC1及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存在表达优势,且与预后参数如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相关性,其预后价值有待进一步验证。
孟迪冯晓燕进淑娟戴振华韩小伟郝晓鹏张贺秋黄焰
关键词:乳腺肿瘤CD44V6MUC1VEGF预后
乳腺珠蛋白在乳腺癌、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良性乳腺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的表达,探讨乳腺珠蛋白在乳腺各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乳腺癌标志物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8例乳腺癌、26例良性乳腺疾病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其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乳腺癌、良性乳腺疾病及正常组织中,hMAM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9%、88.3%和40%。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型及肿瘤大小、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无关,而与孕激素受体(P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珠蛋白在乳腺癌、良性病变及乳腺正常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未发现其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等相关。
吕晓娟黄焰张贺秋陆应麟进淑娟戴振华韩晓伟
关键词:乳腺珠蛋白乳腺肿瘤乳腺疾病肿瘤转移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rapy,NACT)临床疗效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329例接受包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方案NACT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穿刺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及Ki-67指数,分析乳腺癌分子分型和生物学标志物对NACT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在329例患者中,NACT总有效率82.37%(271/329),疾病稳定(SD)17.33%(57/329),疾病进展(PD)1例;病理完全缓解(pCR)81例(24.62%);pCR率:ER阴性〉ER阳性、PR阴性〉PR阳性、Her-2阳性〉Her-2阴性患者、非乳腺腔内A型〉乳腺腔内A型乳腺癌患者,临床有效率(CR+PR):Her-2阳性〉阴性、高Ki-67指数(〉30%的患者)〉低Ki-67指数(〈15%的患者)、非乳腺腔内A型〉乳腺腔内A型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是预测pCR的独立变量(P=0.006,OR=3.382;95%CI:1.408~8.126)。结论 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NACT后pCR率高;Her-2阳性、高Ki-67指数、非乳腺腔内A型NACT临床有效率高;Her-2阳性是乳腺癌NACT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
刘钊尉承泽黄焰宋志武梁峰郝晓鹏王世彬陈济生进淑娟温之刚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