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鸿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4^+CD25^+T调节细胞参与感染弓形虫小鼠免疫应答调节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弓形虫Prugniaud成囊株感染ICR小鼠后脾脏单个核细胞中不同T细胞亚群的比例在感染后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方法用10个Prugniaud株弓形虫包囊以腹腔接种方式感染ICR小鼠,在小鼠感染前及感染后的1W,2W,3W,5W随机取6只小鼠,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h1型和Th2型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进行动态检测。结果小鼠感染弓形虫后,Th1型细胞比例在感染后第1W一过性降低,后急剧升高,进入慢性感染期后又有所下降。Th2型细胞整个试验过程中呈现和Th1型细胞大致相反的变化趋势。CD4+CD25+T细胞在急性感染期,呈现和Th1型细胞相反的比例变化。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弓形虫急性感染期的免疫抑制。
- 赵俊桃陈凤鸿陈锡慰吴观陵
- 关键词:弓形虫流式细胞术TH1TH2CD4^+CD25^+T细胞
- PCR法评价泼尼松龙诱导弓形虫隐性感染小鼠的复发及阿奇霉素对复发的疗效
-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机会性细胞内寄生、人兽共患的原虫。当免疫系统正常的机体在感染弓形虫时,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或仅有发热、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而在孕妇妊娠期感染弓形虫则可以引...
- 陈凤鸿
- 关键词:弓形虫阿奇霉素小鼠PCR
- 文献传递
- PCR法评价泼尼松龙诱导弓形虫隐性感染小鼠的复发及阿奇霉素对复发的疗效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PCR方法诊断泼尼松龙诱导弓形虫隐性感染小鼠复发的敏感性及阿奇霉素对其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36只20g左右的雌性ICR小鼠以每组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C)、泼尼松龙组(P)、感染弓形虫组(I)、感染弓形虫+阿奇霉素组(IA)、感染弓形虫+泼尼松龙组(IP)、感染弓形虫+泼尼松龙组+阿奇霉素组(IPA)。0周,I组、IA组、IP组和IPA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注射感染Prugniaud株弓形虫包囊10个/只;第6~7周,P组、IP组、IPA组小鼠每只每天后肢内侧皮下注射盐酸泼尼松龙1mg,IA组、IPA组小鼠每只每天按250mg/kg剂量腹腔注射阿奇霉素。分别在0、1、2、3、4、5、6、7周对各组小鼠采血,并萃取全血DNA,通过PCR法扩增弓形虫特异性B1基因。第7周剖杀所有小鼠计数其脑组织弓形虫包囊数。结果相比AF14652基因引物,B1基因引物敏感度更高且特异性好;感染弓形虫前5周的小鼠可以通过PCR方法扩增到B1基因特异性产物,5周后PCR法未能扩增出特异性产物;感染弓形虫激素组(IA)小鼠在使用泼尼松龙2周后小鼠全部死亡,感染弓形虫激素治疗组(IP)小鼠死亡率低(P<0.05);相比感染组(I)和感染+阿奇霉素组(IA)和感染+泼尼松龙+阿奇霉素组(IPA),感染+泼尼松龙组(IP)小鼠脑组织包囊个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在PCR方法诊断中,B1基因是很好的诊断弓形虫病的目的基因;泼尼松龙能诱导弓形虫隐性感染小鼠的复发并导致小鼠的死亡;阿奇霉素对弓形虫病治疗有效,但不能完全治愈弓形虫病。
- 陈凤鸿赵俊桃季旻珺陈锡慰吴观陵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阿奇霉素小鼠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