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月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鼠
  • 2篇动脉
  • 2篇脂肪
  • 2篇脂肪组织
  • 2篇棕色脂肪
  • 1篇代谢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瘘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递送
  • 1篇异常体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脏器
  • 1篇造影
  • 1篇增殖
  • 1篇脂代谢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高邮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陈月
  • 4篇彭新桂
  • 3篇陈宝安
  • 2篇王骏
  • 2篇金楠
  • 2篇周颖
  • 2篇丁家华
  • 2篇夏国华
  • 1篇戴沈华
  • 1篇王筠
  • 1篇张海军
  • 1篇王雪梅
  • 1篇蔡晓晖
  • 1篇赵刚
  • 1篇居胜红
  • 1篇程坚
  • 1篇吕忆农
  • 1篇高峰
  • 1篇史志英
  • 1篇崔颖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肺功能正常的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总结肺功能正常的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9月间2例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肺下叶基底段误诊为肺隔离症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文献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分析肺功能正常的肺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影像学可见异常供血动脉起源于胸主动脉,相应肺段支气管发育及功能正常,CT血管成像可明确诊断并全面评估该病。结论肺功能正常的肺异常体循环供血可以通过影像学明确诊断,需与肺隔离症、先天性动静脉瘘、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进行鉴别。
赵宇飞陈月吴红红江洋贾标彭新桂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近年来,磁性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表面比效应、小尺寸和量子尺寸效应以及磁性特性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在生物科学和医学中的潜在应用也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其中,经过适当表面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应用前景最为光明,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众多的体内实验性应用研究,如磁共振成像、组织修复、免疫测定、生物液体制品的解毒、药物递送、过热疗法以及细胞分离等。本文重点综述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阐述其药物递送及磁致过热效应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以及磁性纳米铁颗粒长期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发展前景。
陈月陈宝安
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铁氧化物药物递送热疗肿瘤靶向治疗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制备及其对ICR小鼠脏器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MNPs)的制备及比较不同浓度的Fe3O4-MNPs对ICR小鼠脏器的影响。方法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MNPs;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Fe3O4-MNPs的形貌;不同剂量Fe3O4-MNPs(0、300、600、1200mg/kg)给40只小鼠分4组(每组10只)一次性喂食,14d后处死小鼠收集标本,取小鼠皮肤、肝脏、脾脏、大肠,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黑色颗粒状晶体。透射电镜观察发现Fe3O4-MNPs外形呈现大小不等的近似球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Fe3O4-MNPs外形呈现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状。不同剂量Fe3O4-MNPs喂食的ICR小鼠皮肤、肝脏、大肠及脾脏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Fe3O4-MNPs。一定剂量范围的Fe3O4-MNPs对正常小鼠脏器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损害。
王骏陈宝安丁家华夏国华史志英金楠陈月周颖蔡晓晖王筠张海军吕忆农戴沈华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对小鼠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探讨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MNP)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Fe3O4-MNP,在小鼠经胃灌药后2周处死,测量脾脏重量及小鼠体重并计算脾脏指数;用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中性红比色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脾脏指数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在中剂量组(p<0.05),且中剂量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较对照组及其他2个实验组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合适剂量的Fe3O4-MNPs可以增强小鼠淋巴细胞免疫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金楠王骏陈宝安丁家华高冲程坚赵刚鲍文高峰夏国华周颖陈月周桂娜李小毛王雪梅
关键词:免疫功能脾细胞增殖
MRI脂质定量评估Irisin干预后小鼠肩胛间棕色脂肪激活
2023年
目的探讨MR化学位移选择成像活体定量评估Irisin干预后小鼠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iBAT)脂质含量与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以12只小鼠构建高脂饮食(HFD)诱导肥胖模型(HFD组),随机将其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亚组(HFD PBS亚组)、Irisin干预2周亚组(HFD Irisin2w亚组)及干预4周亚组(HFD Irisin4w亚组),每亚组4只;另以正常饮食(CD)饲养4只小鼠(CD组)。对各组对应注射PBS或Irisin溶液予以干预4周后行7.0T Micro MR化学位移成像,测量小鼠iBAT脂质含量MRI;以HE染色测量iBAT细胞内脂滴面积和脂质含量HE,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BAT解耦联蛋白1(UCP-1)表达水平。比较各指标组(亚组)间差异,评价MR化学位移成像定量小鼠iBAT脂质含量MRI与病理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FD PBS亚组小鼠iBAT脂质含量MRI、脂滴面积及脂质含量HE均大于CD组小鼠(P均<0.05),而UCP-1表达水平低于CD组(P<0.05)。HFD Irisin2w亚组小鼠iBAT脂质含量HE低于、而UCP-1表达水平高于HFD PBS亚组小鼠(P均<0.05)。HFD Irisin4w亚组iBAT脂质含量MRI及脂质含量HE显著低于HFD PBS亚组、HFD Irisin2w亚组(P均<0.05),脂滴面积明显小于HFD Irisin2w亚组(P<0.05),UCP-1表达水平高于HFD PBS亚组(P<0.05)。小鼠iBAT脂质含量MRI与通过组织病理学测定的iBAT脂滴面积及脂质含量HE呈正相关(r=0.750、0.974,P均<0.05),与UCP-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81,P=0.01)。结论Irisin可激活HFD小鼠iBAT活性;MR化学位移选择成像定量小鼠iBAT脂质含量与组织病理学iBAT活性具有相关性。
戴景月赵宇飞江洋陈月唐兴喆崔颖彭新桂
关键词:脂肪组织小鼠磁共振成像
鸢尾素对小鼠脂肪的作用及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低剂量鸢尾素在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及棕色脂肪组织(BAT)的作用以及对饮食诱导的肥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C57/BLKS/J雄性小鼠,分别进行正常饮食喂养(NCD)和高脂饮食喂养(HFD)。将两种小鼠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鸢尾素(0.8 ng/g,200μl),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体积(200μl)磷酸盐缓冲液,连续干预14 d。每日定时采集小鼠的食物摄入量及体重等指标。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进行取材,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脂泡大小、活性改变。分析特异性棕色化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量来评估不同浓度(0、20和40 nmol/L)鸢尾素在体外对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的干预效果。为评估鸢尾素是否具有改善代谢的功能,对HFD的小鼠进行血清学指标和肝脂肪变性的监测。结果在体外成功培养并鉴定原代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NCD小鼠中,动物活体显示在接受干预后两组小鼠体重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比对照组为(-0.78±0.98)比(0.27±0.55)g,P<0.01]。离体组织病理显示,实验组白色脂肪细胞面积较小[实验组比对照组为(14.78±8.44)比(29.49±12.97)μm2,P<0.05];实验组棕色脂肪细胞内的脂滴较大,且UCP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HFD小鼠中,实验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分别为(7.18±0.41)比(13.48±2.07)mmol/L,P<0.01;(2.38±0.26)比(3.89±0.93)mmol/L,P<0.05],实验组肝细胞内脂滴含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为(2.73±1.96)%比(14.04±6.29)%,P<0.001]。结论低剂量鸢尾素能够促进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同时能激活BAT,从而产热减轻小鼠体重;并且能够改善饮食引起的小鼠肥胖和相关的代谢紊乱。
陈月赵宇飞江洋吴红红居胜红彭新桂
关键词:白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
CT冠状动脉造影对成人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多排螺旋CT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7月间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的4139例患者(排除16岁以下患者)的资料。经CTCA诊断为CAF患者共53例,其中27例同时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分析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CTCA后处理图像,记录CAF的起源、瘘口注入位置、合并其他异常,分析CTCA用于诊断成人CAF的优势。结果:53例经CTCA诊断的CAF患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21例(39.6%)、右冠状动脉19例(35.8%)、双侧冠状动脉13例(24.5%);其中27例行CAG并行堵瘘手术,与CTCA结果均相一致,诊断准确率100%,并对合并畸形作出正确诊断。结论:CTCA成像可清楚显示CAF的起源、走行、管腔形态、瘘口大小、数量、汇入心腔或动静脉的准确解剖位置以及合并畸形,是无创性诊断成人CAF的可靠方法。
陈月赵振彭新桂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成年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