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升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不同边界条件下由阻尼材料所制振动梁仿真计算
- 2017年
- 根据不同边界条件下振动梁的模态测试结果确定了振动梁振型和材料损耗因子,再由谐响应计算得到振动梁激励点和端点峰值、材料损耗因子,比较两种结果的差异,最终发现振动梁试样一端连接激振设备、另一端无约束(为自由端)、水平放置的实验方案最为合理。同时针对单个振动梁试样在测试频段内共振数据少的缺陷,采用改变试样长度、测试多组试样的方法加以规避。
- 郝敏苏正涛裴高林王辰陈高升张浩
- 关键词:振动与波振动梁损耗因子仿真计算
- 制动管系用E形双面主动密封法兰密封圈的研制被引量:2
- 2009年
- 介绍了货车制动管系用E形双面主动密封法兰密封圈的密封结构、密封原理、低温试验结果和运用情况。
- 吕英伊松年朱丽平陈高升栗付平
- 关键词:货车密封圈密封结构试验结果
- 球面层状弹性轴承结构对其力学行为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AYSYS软件对球面层状弹性轴承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模拟,得到各胶层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胶层厚度、注胶孔形状、截面形状三种结构因素对胶层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柱形注胶孔的第1层和第2层胶层的最大节点应力明显小于采用锥形注胶孔;胶层厚度的合理设计可有效地减小所有胶层的最大节点应力;采用弧形外缘的轴承可以减小胶层间应力的急剧变化,能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 陈高升张连鸿栗付平覃海鹰李满福
- 关键词:弹性轴承有限元分析应力集中
- 双层隔振系统理论建模与试验仿真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利用四端参数法建立了基于冰箱压缩机双层隔振系统的理论模型,得到了系统的力传递率规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及动态响应分析得到了系统的振型及力传递率。将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的理论结果及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得到的共振频率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力传递率结果与仿真结果总体趋势一致,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在0 Hz^150 Hz的低频段上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当频率高于150 Hz时,理论结果及仿真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 陈高升赖亮庆蒋洪罡苏正涛
- 关键词:双层隔振固有频率有限元法
- 叠层球面橡胶-金属弹性轴承等刚度设计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从理论上推导了叠层球面橡胶-金属弹性轴承各胶层的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计算公式,探讨了胶层压缩刚度、扭转刚度的等刚度设计方法,并将等压缩刚度和等扭转刚度设计方案的理论计算结果、有限元仿真结果分别与未进行等刚度设计方案的结果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等刚度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不同胶层之间的刚度差异,各胶层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 陈高升栗付平杨岩
- 关键词:弹性轴承扭转刚度有限元仿真
- 层状球面弹性轴承刚度设计、仿真与试验被引量:3
- 2015年
- 从理论上推导了层状球面弹性轴承各橡胶层的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算例,将层状球面弹性轴承各橡胶层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橡胶层压缩刚度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最大误差为3.98%.各橡胶层扭转刚度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从小接头开始的前半部分橡胶层扭转刚度的仿真结果大于理论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为33.3%;后半部分橡胶层扭转刚度仿真结果小于理论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为32.8%.压缩刚度对压力变化表现的非线性特性不明显,扭转刚度则随扭转角的增大,其非线性特性变得越显著.但通过理论方法、有限元仿真方法得到的层状球面弹性轴承等效压缩刚度和等效扭转刚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陈高升杨岩
- 关键词:弹性轴承扭转刚度球面橡胶
- 填充型氟醚橡胶导热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以氟醚橡胶为基体,通过添加不同无机导热填料制备填充型导热氟醚橡胶,并考察填料热导率、用量及表面改性处理对氟醚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本身热导率大于21W·(m·K)-1时对氟醚橡胶导热性能的影响已不明显;增大填料用量可显著提高氟醚橡胶导热性能,但会带来加工和使用性能方面的问题;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能够增强橡胶与填料间的界面结合,提高氟醚橡胶导热性能。
- 王力栗付平王珍陈高升
- 关键词:氟醚橡胶热导率无机填料硅烷偶联剂
- 约束方式对橡胶高频振动测试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不同约束方式对黏弹性材料高频振动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比较2 000 Hz^6 000 Hz频率范围内不同约束方式对阻尼梁振动性能的相干性,并提取2 000 Hz^6 000 Hz内不同阶数的模态,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约束方式阻尼梁的振动试验进行仿真。将模态试验结果与出现共振峰最多的中间节点的速度传递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端固支竖直放置工况的相干性最优,两端固支竖直放置工况的试验结果与一端固支竖直放置工况相比与仿真结果更吻合,有关结论为用振动梁法在高频振动条件下测试黏弹性橡胶材料时约束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郝敏陈高升裴高林苏正涛
- 关键词:振动与波传递函数相干性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