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平

作品数:56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4篇创伤
  • 20篇脑创伤
  • 16篇细胞
  • 14篇颅脑
  • 11篇颅脑创伤
  • 10篇创伤后
  • 7篇脑损伤
  • 6篇皮层
  • 6篇小胶质细胞
  • 6篇颅脑创伤后
  • 6篇老年
  • 6篇基因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细胞
  • 5篇芯片筛选
  • 5篇免疫
  • 4篇预后
  • 4篇手术
  • 4篇外泌体
  • 4篇内皮

机构

  • 5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神经病...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咸宁学院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生物芯片北京...

作者

  • 56篇雷平
  • 26篇张建宁
  • 16篇陈芳莲
  • 14篇杨树源
  • 9篇黄山
  • 6篇王增光
  • 6篇杨新宇
  • 6篇江荣才
  • 5篇陈心
  • 5篇李耀华
  • 5篇张释双
  • 5篇岳树源
  • 5篇高华斌
  • 4篇夏颖华
  • 4篇杨卫东
  • 4篇孔晓冬
  • 4篇刘辉
  • 3篇张明义
  • 3篇洪国良
  • 3篇雪亮

传媒

  • 7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天津医药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5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防老年人失能核心信息中国专家共识(2019)被引量:13
2019年
失能是包括功能受损、活动受限及社会功能受限在内的总括性术语,涵盖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社会参与3个方面。失能是老年人体力与脑力的下降和外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失能这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Saad Nagi于1965年提出,在中国,失能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的时间仅20年。目前我国尚无针对性的老年人失能预防指南,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老年人失能现状制订适合中国人的失能预防核心信息,以便指导我国老年人失能的预防。
于普林高超雷平刘晓红张存泰王建业
关键词:失能核心信息
拔管时机对老年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静脉置管老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时是否立即拔管对死亡率的影响及增加死亡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静脉置管并出现CRBSI老年患者166例,根据患者出现疑似CRBSI时是否立即拔管分为导管立即拔管组(80例)和暂不拔管组(86例)两组,统计两组患者30d内死亡率,同时分析其他相关因素对死亡的影响。结果在CRBSI患者病原菌培养中,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菌(G+)感染67株,占40.4%;革兰阴性菌(G-)感染67株,占40.4%;真菌感染32株,占19.3%。立即拔管组80例患者30d内死亡14例(17.5%),暂不拔管组死亡27例(31.4%),置管老年患者出现CRBSI症状时立即拔管组的死亡率低于暂不拔管组(χ^2=4.303,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和糖尿病为老年CRBSI患者发生死亡独立危险因素(OR=2.805、2.502,P=0.017、0.019);肿瘤病史是立即拔管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χ^2=4.033,P=0.045)。结论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疑似CRBSI症状时,为减少死亡风险,需立即拔除静脉置管;感染症状出现前抗生素使用天数〉7d、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肿瘤、糖尿病会增加CRBSI老年患者死亡风险。
侯慧婕陈哲田彬胡志东张蔷雷平
关键词:导管留置
miRNA芯片研究大鼠脑创伤后3天皮层miRNA的差异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筛选大鼠脑创伤3 d后皮层差异表达的miRNA,为颅脑创伤治疗中的miRNA干预策略提供可供选择的目标miRNA。方法将6例创伤后3 d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混匀代表该组样本,将6例正常对照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混匀代表该组样本。利用miRNA芯片检测伤后3 d的创伤大脑皮层组织与正常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随机挑选差异表达基因作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验证。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创伤后3 d组共有251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20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5个。定量PCR验证结果提示芯片结果可信。结论创伤大鼠大脑皮层的差异表达miRNA在以前的脑创伤文献中鲜有报道,对其干预有望成为颅脑创伤基因治疗的新方向。
陈芳莲李耀华雷平张建宁
关键词:脑创伤MIRNA芯片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改善小鼠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背景颅脑创伤后的炎症反应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功能缺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我们采用液压打击动物模型,观察经rhEPO治疗后脑组织中性粒细胞变化和神经元凋亡情况,以探讨该药对颅脑创伤后神经功能保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液压打击模型模拟颅脑创伤,分别于创伤后第l、3和7天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和Caspase-3阳性神经元表达变化;并于创伤后第7~1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小鼠逃避潜伏期。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伤后第1天小鼠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数目即开始增加(均P=0.000),并于第3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至第7天时减少(均P:0.000);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于伤后第1天开始逐渐增多(均P=0.000),至第7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rhEPO组小鼠伤后第1~7天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和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呈逐渐减少趋势,不同观察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rhEPO组小鼠于Morris水迷宫实验训练第3天逃避潜伏期开始缩短(P=0.013),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结论液压打击后给予rhEPO可促进小鼠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其可能机制与抑制创伤后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关。
陈通恒周子伟李盛杰田野杨国巍王世召魏铭雷平张建宁
关键词:脑损伤过氧化物酶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创伤性脑损伤后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创伤性脑损伤是导致青壮年神经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脑损伤后,因血脑屏障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豁免地位随之改变,最终导致特殊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免疫修复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更好地理解免疫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协调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之间的作用,加强对脑损伤后免疫系统的保护,平稳安全地恢复免疫系统稳态,将有助于脑损伤的预后。
孔晓冬雷平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免疫反应淋巴细胞
不同健康状况下居家高龄老人支持体系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居家高龄老人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健康状况对其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住的≥75岁老年人,采用入户访谈方式,进行家庭支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衰弱综合评估量表评测及患病情况收集。结果 3 448名高龄老人家庭支持平均得分是(8. 40±2. 743)分,高水平支持者1 150人,占33. 4%;社会支持总得分(32. 72±6. 210)分。社会支持水平低117人(3. 4%),中等3 187人(92. 4%),高144人(4. 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 040)、文化程度(β=0. 044)、脑血管病(β=-0. 046)、衰弱程度(β=-0. 442)、自理能力(β=0. 156)和自评健康状况(β=0. 083)是家庭支持的影响因素(P <0. 05);性别(β=0. 034)、婚姻(β=0. 230)、文化程度(β=0. 034)、衰弱程度(β=-0. 418)、自理能力(β=0. 156)和自评健康状况(β=0. 083)是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P<0. 05)。结论河北省唐山市居家高龄老年人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程度一般,应采取一定措施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对老年人的支持。
郝习君陈长香安思琪雷平
关键词:家庭功能社会支持
利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筛选人脑创伤的差异表达基因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人创伤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利用含325个人凋亡相关类基因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分别检测6例创伤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6例创伤脑组织共同差异表达的凋亡相关类基因数为5个,均表达上调。结论基因芯片筛选出在以前的脑创伤文献中未曾报道过的凋亡相关类基因2个,对其干预有望成为脑创伤防治的新的分子生物学策略。
雷平杨树源张建宁杨新宇朱涛雪亮刘辉
关键词:基因芯片创伤脱噬作用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原代培养18只新生Wister大鼠海马神经元,噻唑蓝法测定地塞米松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最低敏感剂量,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神经生长因子对地塞米松(0.10×10^(-6)mol/L)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Ⅰ组(10×10^(-6)mol/L)、Ⅱ组(1×10^(-6)mol/L)和Ⅲ组(0.10×10^(-6)mol/L)大鼠海马神经元活性均降低(P=0.000,0.000,0.000)。予不同质量浓度神经生长因子后,神经生长因子0.18 ng/ml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P=0.000)和阳性对照组(P=0.010),神经生长因子18 ng/ml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活性高于阳性对照组(P=0.000)和神经生长因子0.18 ng/ml组(P=0.000)。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地塞米松0.10×10^(-6)mol/L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最低敏感剂量,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拮抗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夏颖华孔晓冬雷平张释双张明义赵子龙葛歆瞳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糖皮质激素类海马
幽门螺杆菌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00例,均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糖尿病患者接受眼科DR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显著增加(OR:1.57,95%CI:1.09~2.25,P<0.001)。在糖尿病患者中,205例患者合并DR,95例患者未合并DR。与未合并DR的患者相比,DR患者同时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亦显著增加(OR:5.01,95%CI:2.77~9.05,P<0.001)。结论: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DR发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陈芳莲王枫赵明辉雷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icroRNA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一、MicroRNA概述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通过与mRNA互补结合,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993年Lee等^[1]首次在线虫中发现,基因Lin-4通过转录生成的RNA调控虫体的发育过程。2000年Reinhag等翻又在线虫中发现Let-7基因。这两种基因编码一类长度约为21个寡核苷酸的小分子RNA,
雷平李耀华杨树源张建宁
关键词:MICRORNA神经系统发育基因调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