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顺利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血小板
  • 2篇形态学
  • 2篇形态学变化
  • 2篇血小板计数
  • 2篇血小板形态
  • 2篇扫描电子显微...
  • 2篇细胞
  • 2篇计数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变化
  • 1篇电镜
  • 1篇血红
  • 1篇血红细胞
  • 1篇移植瘤
  • 1篇人前列腺癌
  • 1篇人前列腺癌P...
  • 1篇少白细胞
  • 1篇射电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陕西省血液中...
  • 1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7篇顾顺利
  • 6篇胡兴斌
  • 4篇尹文
  • 3篇杨江存
  • 2篇张小乐
  • 2篇孙杨
  • 2篇张献清
  • 2篇马婷
  • 2篇安群星
  • 2篇穆士杰
  • 2篇陈萍
  • 2篇谢昕昕
  • 2篇王文华
  • 1篇李翠莹
  • 1篇张清平
  • 1篇刘志新
  • 1篇黄晓峰
  • 1篇景媛媛
  • 1篇张辉洁
  • 1篇刘娟

传媒

  • 3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进高原后人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形态与高原反应的关系,为高原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急进高原组:世居海拔约500 m平原地区的受试者25名,分别于其急进高原前后采集外周血血样各5m L/(人)份;久居高原组:受试者14名,居住在海拔约3 600 m地区>10年,包括世居高原的藏族人7名、居住高原10-15年的汉族人7名,采集其外周血血样5 m L/(人)份;调查2组的高原反应发生情况,扫描电镜观察2组受试者红细胞形态,统计分析2组受试者不同形态红细胞数量。结果在海拔约3 200及3 600 m高原地区,急进高原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久居高原组则无高原反应情况发生。正常形态的外周血红细胞数量(个/份):急进高原组急进高原前后分别为471.43±1.35(海拔约500 m)、263.31±6.16(海拔约3 200 m)、256.29±13.03(海拔约3 600m)(P<0.01),且畸形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久居高原组为368.57±11.26,明显高于急进高原组(P<0.01),且畸形红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急进高原组。久居高原组中藏族和汉族人群的正常形态的外周血红细胞数量相近(P>0.05)。结论正常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后,外周血红细胞的畸形化改变可能是高原反应发生的机理之一。
顾顺利李翠莹李小薇胡兴斌安群星肖军刘娟尹文
关键词:红细胞形态外周血藏族汉族
机分白膜法制备少白细胞汇集浓缩血小板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改进白膜法制备汇集浓缩血小板(PCs)的方法,提高汇集PCs质量。方法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白膜层,经12h解聚,汇集多人份白膜层,二次轻离心,分离出富含血小板血浆,经血小板去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收集血小板。结果该实验制备的汇集PCs(10U/袋),其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及红细胞混入量、容量分别为:(2.52±0.11)×10^11/10U,(0.88±0.03)×10^6/10U,(1.20±0.13)×10^9/10U,260±17ml/10U。结论该法制备的PCs各质量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均一,适宜血站推广使用。
顾顺利穆士杰张献清胡兴斌张清平
关键词:少白细胞
4℃冷藏保存血小板的代谢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4℃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代谢情况,为制定冷藏保存血小板技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4℃冷藏保存血小板于保存到d1、d3、d5、d7、d10、d14、d21,7个时间点和22℃振荡保存血小板保存到d1、d3、d5,3个时间点时采集血样,检测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血小板血气指标、生物化学指标和低渗休克反应率。结果 4℃冷藏保存血小板在保存7 d内pH、Na^+、Ca^(2+)、Cl^-值无明显变化(P>0.05),22℃振荡保存血小板pH、Na^+、Ca^(2+)、Cl^-、PCO_2、PO_2、Lac、HCO_3^-、ctCO_2、Gap(K^+)保存5 d内均有明显变化(P<0.05)。血小板保存d5时,22℃保存血小板的pH值明显低于4℃保存血小板,而LDH和Lac值明显高于4℃保存(P<0.05)。LDH、pH、K^+、PCO_2、PO_2、Lac、HCO_3^-、ctCO_2、Gap(K^+)2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4℃冷藏保存5 d内血小板低渗休克恢复率变化不明显(P>0.05),而22℃保存血小板HSR恢复率d5与d1相比降低53.77%。结论 4℃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在代谢方面比较,冷藏保存血小板具有代谢慢、乳酸产生少、pH降低慢及葡萄糖消耗低等特点,4℃冷藏保存血小板10-14 d时仍有一定的HSR恢复率。就血小板代谢数据比较,4℃冷藏保存血小板建议保存10-14 d。
杨江存袁军孙杨马婷胡兴斌王文华谢昕昕张小乐顾顺利陈萍尹文
4℃冷藏保存血小板计数与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4℃静置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血小板计数及形态学变化,为研究制定冷藏保存血小板技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4℃静置冷藏保存的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实验组)于保存到d1、3、5、7、10、14、21的7个时间点和22℃振荡保存的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对照组)于保存到d1、3、5、7、10的5个时间点进行血样采集,观察对比2组血小板常规计数、瑞斯染色涂片及血小板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结果 4℃静置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21 d内和22℃振荡保存5 d内,血小板计数变化均不明显(P>0.05)。22℃振荡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的MPV和PDW值5 d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现增大趋势(P<0.05),4℃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14 d内MPV及PDW无明显变化(P>0.05)。瑞斯染色涂片显示,4℃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保存到21 d血小板形态、大小变化不明显,血小板胞质致密均匀、着色较深,形态不规则、多数近圆形、大小不等,有少许血小板聚集。22℃振荡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显示血小板胞质稀松、着色较浅,数量较少。扫描电镜下4℃冷藏保存到10 d时,血小板明显活化、聚集成团,血小板表面凹凸不平,有明显的长伪足形成。而22℃振荡保存到7、10 d时血小板数量较少、有聚集、部分周围出现空晕,形态近圆形,无明显伪足、活化不明显。结论 4℃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10-14 d与22℃振荡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5 d相比,其血小板计数、细胞形态、血小板膜及胞质结构均优于22℃振荡保存。
杨江存顾顺利孙杨张雅丽马婷胡兴斌谢昕昕王文华陈萍景媛媛张小乐尹文
关键词:血小板扫描电子显微镜血小板形态
血小板抗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SE)的抗菌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建立105 CFU/ml表皮葡萄球菌接种浓度的BHI培养体系,分别加入终浓度为400×10^9/L血小板(PLT组)、血浆(阳性对照组)与BHI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共培养12 h以后,观察比较各组菌液的浑浊程度,并采用倍比稀释、涂布计数法检测血小板体外抗菌的效果,同时绘制血小板抗菌曲线。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菌亚显微结构的完整性,并初步探究血小板的抗菌机制。结果血小板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效果虽较血浆组出现的晚,但持续时间更久;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血小板抗菌组表皮葡萄球菌染色质结构异常、发生凝集并有部分断裂,且处于分裂期的细菌比例明显降低。结论血小板可能通过破坏表皮葡萄球菌染色质的结构,进而影响细菌的分裂,发挥抗菌作用。
李贞贞徐金梅顾顺利张辉洁胡兴斌尹文
关键词:血小板表皮葡萄球菌抗菌透射电镜
4℃冷藏保存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体外实验研究(1)--血小板计数与形态学变化
目的 对比分析4℃静置冷藏保存血小板与22℃振荡保存血小板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血小板计数及形态学变化,为研究制定冷藏保存血小板技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4℃静置冷藏保存的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实验组)于保存到第1、3、5、...
杨江存顾顺利孙杨张雅丽马婷胡兴斌谢昕昕王文华陈萍景媛媛张小乐尹文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血小板形态
左旋棉酚对裸鼠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左旋棉酚对裸鼠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将移植瘤裸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分别为10.0mg/kg、5.0mg/kg、2.5mg/kg左旋棉酚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与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肿瘤组织内PCNA、bcl-2、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结果:左旋棉酚可使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荷瘤裸鼠存活率提高,肿瘤体积缩小,肿瘤组织坏死明显,PCNA与bcl-2表达减少,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增加,但高剂量左旋棉酚对PC-3荷瘤裸鼠肝脏和肠道有一定毒性。结论:当治疗剂量大于5.0mg/kg时,左旋棉酚可通过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明显抑制裸鼠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顾顺利黄晓峰穆士杰胡兴斌安群星刘志新张献清
关键词:前列腺癌左旋棉酚PC-3细胞移植瘤裸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