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神经成像
  • 2篇周围神经
  • 2篇MRI
  • 2篇磁共振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抑制技术
  • 1篇原发性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瘤
  • 1篇神经纤维瘤病
  • 1篇神经肿瘤
  • 1篇突出症
  • 1篇肿瘤
  • 1篇周围神经肿瘤
  • 1篇椎间盘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龙茜
  • 4篇刘定西
  • 4篇孔祥泉
  • 3篇刘小明
  • 3篇柳曦
  • 3篇杨帆
  • 2篇李勇
  • 1篇朱青
  • 1篇余建明
  • 1篇王涛
  • 1篇黄硕
  • 1篇梁直厚
  • 1篇刘昌勤
  • 1篇熊念

传媒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MRI及3D-STIR序列联合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MRI及三维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3D-STIR)序列神经成像联合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分别用MRI常规扫描与3D-STIR序列神经成像技术诊断责任椎间盘病变及受压的脊神经根,评价两种技术的敏感性和正确指数,并采用配对χ2检验、Kappa检验比较两种技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技术对诊断责任椎间盘病变脊神经根受压的敏感性和正确指数的差异。结果 MRI常规序列、3D-STIR序列神经成像对责任椎间盘病变脊神经根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McNemar值分别为观察者一1.000、0.388,观察者二0.424、0.388)。MRI常规序列、3D-STIR序列神经成像敏感性观察者一94.9%,89.8%,观察者二88.1%、84.7%,正确指数分别为:观察者一89.8%、79.6%,观察者二76.2%、69.4%,MRI常规序列与3D-STIR序列神经成像联合应用,对责任椎间盘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正确指数分别为观察者一96.6%、93.2%,观察者二91.5%、86.4%,但三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者一χ2=2.52,P=0.284;观察者二χ2=1.297,P=0.523)。结论 3D-STIR序列神经成像技术能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根走行及受压情况,与MRI常规序列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李勇孔祥泉杨帆龙茜刘定西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脊神经根
高场磁共振周围神经全景成像诊断神经纤维瘤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3.0 T超高场磁共振周围神经全景成像(MRN)对神经纤维瘤病(N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疑诊为NF患者34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3D-STIR增强扫描序列,经工作站后处理显像全身神经,评价全身3D-STIR(结合短T1反转恢复时间成像)增强扫描序列对NF的诊断价值。结果结合病理结果及临床诊断,34例患者中NF-Ⅰ型20例,NF-Ⅱ型14例,3.0 T 3D-STIR全身MRN能全面、整体、清晰显示所有患者的全身外周神经根病变及病变与周围神经的相关性,且能显像周围神经远段及较小病灶。结论 3.0 T 3D-STIR全身MRN在NF诊断及病灶检出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龙茜孔祥泉刘定西柳曦刘小明杨帆黄硕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
基于T_2增强背景抑制技术在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基于T2对比剂增强背景抑制(3D-SPACE)采集技术在3.0 T磁共振臂丛神经成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4名志愿者及96例怀疑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行3.0 T常规扫描及3D-SPACE神经成像序列扫描。由2名神经放射专家采用5分法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评估,比较常规T2STIR图像与3D-SPACE STIR图像对臂丛神经及病变的显示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评分及综合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P≤0.05认为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果 3D-SPACE STIR图像与常规2D T2STIR图像比较,其对臂丛神经各解剖段显示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且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志愿者组3D SPACE图像可接受率(100%)明显高于常规T2STIR(16.7%),患者组中前者的图像可接受率(96%)也明显高于后者(10.4%)。结论相比常规扫描,3.0 T磁共振基于对比增强背景抑制的3D-SPACE采集技术能更好地显示臂丛神经及病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刘小明刘定西孔祥泉龙茜柳曦余建明
关键词:MRI臂丛神经
高场MRN诊断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3.0 T超高场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52例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患者的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结合短T1反转恢复时间成像(3D-STIR)增强序列扫描。回顾性分析和评价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比较常规MRI平扫及3D-STIR增强序列扫描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诊断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52例患者中,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16例,神经纤维瘤病4例。所有患者的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像上均可清晰显示周围神经走行及病变同周围神经相关性,其中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90.4%,特异性95.2%。3D-STIR增强序列同手术组定性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19)且明显优于常规MRI平扫。结论 3D-STIR增强扫描序列对原发性周围神经肿瘤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龙茜柳曦孔祥泉李勇杨帆刘小明刘定西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SPECT-CT联合fMRI在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熊念杨贺成朱青梁直厚刘昌勤王涛龙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