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坤宇

作品数:51 被引量:372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盆地
  • 13篇柴达木盆地
  • 8篇页岩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化学特征
  • 5篇下干柴沟组
  • 4篇地热区
  • 4篇地质
  • 4篇盐岩
  • 4篇页岩气
  • 4篇油气
  • 4篇水化学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碳酸盐岩
  • 4篇储层
  • 3篇地热异常
  • 3篇地热异常区
  • 3篇地下水

机构

  • 18篇西南石油大学
  • 18篇西南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中国石油
  • 7篇中国石油青海...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青海油田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克劳斯塔尔工...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作者

  • 50篇伍坤宇
  • 15篇沈立成
  • 14篇肖琼
  • 9篇王鹏
  • 8篇张廷山
  • 5篇谭秀成
  • 5篇杨雷
  • 4篇熊鹰
  • 4篇杨洋
  • 3篇陈琰
  • 3篇张强
  • 3篇刘合
  • 2篇李翔
  • 2篇张永庶
  • 2篇马达德
  • 2篇薛梅
  • 2篇孙玉川
  • 2篇毛海红
  • 2篇张斌
  • 2篇吴松涛

传媒

  • 5篇中国岩溶
  • 4篇岩性油气藏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页岩油地质特征、评价标准及发现意义被引量:36
2022年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页岩油获勘探重大突破,但咸湖相烃源岩低有机碳含量与页岩油成因机理、页岩油评价标准、资源潜力不清等问题,制约了英雄岭页岩油评价和勘探。把英雄岭地区以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与灰质白云岩高频间互为特征的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作为攻关重点,通过大量岩心、钻井、地震及化验资料分析和综合研究,认为英雄岭下干柴沟组上段页岩油具有富氢烃源岩“二段式生烃”且滞留烃量大、多类储集空间发育且储集性能好、源储一体甜点厚度大且含油级别高、盐间与盐下压力系数高且地层能量充足、原油轻质组分多气油比高且品质佳、脆性矿物含量高且可压性好等6个特征。初步建立了以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脆性矿物含量、压力系数、页理密度、埋藏深度等8项参数为主的页岩油评价标准。结合下干柴沟组上段烃源岩厚度、烃源岩面积、油层纵向分布和游离烃含量等参数,初步估算英雄岭地区页岩油资源量达到21×10^(8) t;指出构造稳定区为当前最有利勘探区,落实英雄岭页岩油有利勘探面积800 km^(2)。
李国欣朱如凯张永庶陈琰崔景伟姜营海伍坤宇盛军鲜成钢刘合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中部热泉地球化学特征及典型地热区CO2脱气通量研究
估算来自地球本身脱气所释放的CO2量,无论对于长时间尺度上的碳循环,还是对现今全球的碳收支研究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碰撞造山带,伴随板块碰撞作用会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浆挥发份中所含的CO2会逸散到大气中;同时富含有...
伍坤宇
关键词:热泉地球化学特征
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空次序及油气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落实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空次序对完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亦为勘探实践提供一种"构造找油"的新方法。利用柴西地区近几年最新采集的地震、钻井和岩心等资料,基于生长地层法,对新生代构造变形时空次序进行研究,并进行有利区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序总体由SW向NE方向变新;新生代构造变形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分布具有层次性,是构造位移沿着滑脱面递进传递产生的;英雄岭构造带西部与昆北、乌南地区为最有利的勘探区,阿拉尔、英雄岭构造带东部与柴西北地区北部为次有利勘探区,而鄂博山至黄瓜梁地区为风险勘探区。
邵绪鹏靳久强沈亚孟庆洋王鹏伍坤宇任灵
关键词:新生代生长地层有利勘探区
西藏地热异常区土壤和植物中有机氯农药浓度状况初探--以搭格架地热区为例
选取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典型地热异常区——搭格架地热区,为研究区,测试了采集于区内的3个土壤样和5个植物样中的有机氯农药(OCPs)浓度,分析了地热异常区的有OCPs浓度状况.结果表明,人烟稀少的西藏地热异常区土壤和植被均...
伍坤宇沈立成孙玉川毛海红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地热异常区植物
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腐蚀监测装置,属于油气输送领域。所述所述装置包括:呈三通状的连接体、法兰、监测板、盖帽、压力指示计和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监测板的材料和油气管道的材料相同,所以油气管道中的介质对监测板和...
王锡军伍坤宇王果薛梅吴正银
文献传递
重庆北温泉地热水碳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景区分布有多处自然出露温泉点,选取其中流量大于2000m3/d的北温泉(BWQ)和水文站(SWZ)两处泉点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泉水水化学类型为SO4—Ca型,pH呈中性,其阳离子主要为Ca2+和Mg2+,阴离子主要为SO24-和HCO3-,阳离子当量变化范围为31.74~40.12 meq/L,阴离子当量变化范围为29.05~35.08meq/L。温泉水中δ13CHCO-3的值为-4.84‰~-9.73‰,计算得出CO2的δ13CCO2值集中在-11.91‰~-16.81‰之间,其参与水-岩反应的CO2为幔源和土壤混合成因。δ34SSO2-4值为30.29‰~32.19‰,与四川盆地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石膏中的δ34SSO2-4值(28.3‰~35.4‰)一致。联系温泉水中阴阳离子含量、δ34SSO2-4值与δ13CHCO-3的值认为地表雨水补给进入的是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地层,发生水-岩反应且水-岩反应主要为石膏的溶解,其次是CO2进入储水层与围岩发生水化学作用生成HCO3-。
肖琼沈立成杨雷伍坤宇王鹏
关键词:水-岩反应
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有机质微生物来源的证据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中有机质来源的问题,从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有机地球化学两方面开展了研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系统(ESEM–XEDS)对岩芯中的微生物化石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此外,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岩芯抽提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中发现的微生物化石C和N元素含量较高(大于30%),从外部形态大致可将其分为3类:同心环状结构,表面光滑的球体以及细胞壁开口的球体。岩芯抽提物检测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n C12~n C32的正构烷烃均有检出,且具有低碳数(主峰碳n C16)偶碳优势;此外,抽提物中还检出了含量较高的类异戊二烯烃,包括,姥鲛烷、植烷和角鲨烯。这些微生物化石的发现和有机地球化学组成特征为晚震旦—早寒武世扬子浅海微生物的繁盛和牛蹄塘组烃源物质的微生物起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张廷山伍坤宇杨洋罗玉琼龚齐森
关键词:有机质微生物化石有机地球化学牛蹄塘组
川东北二叠纪长兴晚期微生物丘:大灭绝事件过程的征兆?被引量:5
2014年
虽然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微生物岩是研究生态环境转折期海洋环境的热点素材,但以往所发现的实例都赋存于显生宙最大灭绝事件界线之上,还未报道过位于灭绝界线之下的微生物岩。川东北地区长兴组上部发育骨架礁层位之上的微生物丘,其中以尖山微生物丘最为典型,具三个生长旋回。根据微生物丘地层中所含牙形刺,和有孔虫,其时代为长兴晚期,处于大灭绝界线之下,其顶部距Hindeodus parvus带7.5m。碳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揭示,从晚二叠世晚期开始,海洋生态环境条件的幕式不稳定性就已经显现并持续发展,导致生物危机也呈多阶段性特征。川东北晚二叠世微生物丘记录见证了重大地质转折期将至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张廷山杨巍伍坤宇
关键词:生态危机晚二叠世川东北
柴达木盆地腹部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
2023年
利用露头、钻井、地震及大量实验分析资料,从现今地层结构、沉降-沉积速率、古水体盐度、岩石组合及沉积相展布、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等方面,论证了柴达木盆地腹部一里坪坳陷与柴西坳陷之间发育大型水下古隆起,并通过构造解析和古地貌恢复,分析其演化过程,最后从油气成藏角度阐述了古隆起对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意义。研究表明:①古新世早期,受早喜马拉雅挤压造山运动影响,形成了古隆起雏形,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分隔了其东、西两侧的一里坪坳陷与柴西坳陷;始新世至渐新世,古隆起具有很好的继承性,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隆起区最大面积约为3500km^(2);至中新世晚期,受柴西沉积中心向东迁移及南北向物源补给的影响,古隆起演变为宽缓斜坡。②古隆起对油气成储、成烃、成藏具有控制作用:古隆起南北两端近物源区发育规模三角洲砂体,而中心主体区远离物源,处于欠补偿咸化水体环境,发育规模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受古隆起的分隔影响,西侧柴西坳陷下干柴沟组上段—上干柴沟组已证实发育优质咸化湖相烃源岩,东侧一里坪坳陷可能发育有效烃源岩;古隆起是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可作为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带。
朱超刘占国王波宫清顺王艳清唐鹏程魏学斌伍坤宇唐丽张娜
关键词:古隆起油气勘探柴达木盆地
咸化湖盆高频湖平面升降特征及地质意义——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为例被引量:6
2020年
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为例,基于钻井岩芯、测录井和配套分析等资料发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整体为干旱、咸化背景下的湖相混合沉积,但内部岩石组分和结构产状变化频繁,表现为周期性垂向叠置的湖平面升降沉积旋回。旋回界面以层状岩盐、含膏斑块状灰质云岩、块状砂岩等顶部的岩性转换面或局部存在的暴露侵蚀面为典型标志。单个旋回多表现为短暂湖侵—持续湖退的向上变浅和咸化沉积序列,构成薄层状/块状灰质云岩—含膏斑块状灰质云岩、薄层状/块状灰质云岩—含膏斑块状灰质云岩—层状岩盐、薄层状/块状灰质云岩—块状砂岩等旋回结构类型。不同沉积旋回在空间的叠置组合受湖盆水动力能量、湖水盐度及古气候频繁波动的共同控制。通过旋回对比,利用井间旋回厚度差异近似反映相对古地貌起伏,研究区整体具有西高东低的古地貌格局,盆内则为低起伏的凹隆相间特征,自下而上各井区间的旋回厚度和地貌差异逐渐减小,反映湖盆填平补齐、逐渐咸化萎缩的演变规律。
乔艳萍谭秀成刘耘熊鹰熊鹰张永庶伍坤宇任灵
关键词:高频旋回柴达木盆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