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5篇芬太尼
  • 3篇镇痛
  • 2篇硬膜
  • 2篇镇痛方法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根治
  • 2篇乳腺癌根治术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咪唑安定
  • 2篇腺癌
  • 1篇丁卡因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稀释
  • 1篇血肿
  • 1篇眼膏
  • 1篇药物

机构

  • 10篇成都铁路中心...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0篇何斌
  • 4篇魏江涛
  • 4篇王雄
  • 3篇董理
  • 2篇陈勇
  • 2篇华丽
  • 2篇胡凯谦
  • 2篇侯明勇
  • 2篇王两忠
  • 1篇代光莉
  • 1篇杨静
  • 1篇刘进
  • 1篇戴光莉
  • 1篇罗方武
  • 1篇罗燕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乳腺癌根治术创面大、伤口疼痛剧烈,患者心理及情绪波动大,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我院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同时开展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本文旨在观察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侯明勇魏江涛何斌王两中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根治术后镇痛方法静脉自控镇痛伤口疼痛情绪波动
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局部麻醉行慢性硬膜下血肿穿刺碎吸术
2006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局部麻醉行慢性硬膜下血肿穿刺碎吸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ASAⅢ ̄Ⅳ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在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局部麻醉下行穿刺碎吸术,Ⅱ组单在局部麻醉下行穿刺碎吸术,观察、比较两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麻醉明显较Ⅱ组平稳,无不良反应发生,能较好地满足手术需要。结论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局部麻醉行慢性硬膜下血肿穿刺碎吸术,麻醉效果确实可靠,无不良反应发生,是此类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王两忠何斌王雄
关键词:芬太尼咪达唑仑局部麻醉慢性硬膜下血肿
胃镜检查的无痛技术被引量:10
2004年
胡凯谦华丽何斌
关键词:胃镜检查麻醉丙泊酚芬太尼咪唑安定
利宁凝胶气管导管表面涂布行表面麻醉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杨静代光莉罗方武刘进魏江涛何斌
关键词:随机对照研究利宁凝胶表面麻醉涂布金霉素眼膏丁卡因
乳腺癌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拟行择期乳癌根治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n=30)和芬太尼静脉镇痛组(PCIA组,n=30)两组。PCEA组采用0.1%罗哌卡因(含芬太尼2μg.mL-1),PCIA组采用0.001%芬太尼加0.005%氟哌利多,比较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PCIA明显多于PCEA(P<0.05)。结论:用于乳癌术后镇痛0.1%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优于芬太尼静脉镇痛。
华丽王雄何斌魏江涛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芬太尼罗哌卡因
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麻醉探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可控和可行性。方法:13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全麻诱导用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1.5~2.0mg/kg、芬太尼2μg/kg、罗库溴铵0.6mg/kg静脉注射,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6~10mg/(kg·h),瑞芬太尼0.1~0.3μg/(kg·min)持续输注,间断注射肌松药罗库溴胺0.15mg/kg,维持MAP较术前降低10%~15%。唤醒前1h停用肌松药,15min将异丙酚减半,5min时停用异丙酚,将瑞芬太尼减至0.025~0.05μg/(kg·min)。结果:唤醒成功用时为(468±72)s,唤醒质量高。结论:该麻醉方法用于唤醒试验平稳、安全和可控性强,技术成熟,操作方便,不失为一种满意的麻醉方法。
何斌董理
关键词:麻醉脊柱侧弯术中唤醒
超前镇痛止吐对于硬膜外麻醉下子宫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超前镇痛预防妇科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子宫切除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I组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20例,Ⅱ组芬太尼复合氟哌啶20例。观察用药前、探查、牵拉子宫或附件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MP)、心率(HR)、经皮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HR)以及牵拉反应情况。结果:Ⅰ、Ⅱ组病人探查牵拉子宫附件时,血压均下降(P<0.05),Ⅱ组与Ⅰ组比较牵拉时舒张压及心率下降明显(P<0.05),但探查牵拉时呼吸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Ⅰ组抑制牵拉反应更有效(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恩丹西酮能更有效地抑制硬膜外麻醉下的妇科手术内脏牵拉反应。
王雄何斌胡凯谦戴光莉
关键词:恩丹西酮硬膜外麻醉牵拉反应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椎体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局部麻醉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B组为哌替啶复合氟哌啶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动脉收缩压(SB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Reme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术后随访对手术的记忆及对麻醉效果的评价。结果:A组术中SBP、HR较平稳,B组术中SBP、HR较术前升高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SpO2下降小于5%,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术中Remesay评分,术后顺行性遗忘和麻醉效果的评价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局部麻醉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而不良反应少,能减少患者对手术的不良记忆,并提高麻醉满意率。
何斌陈勇董理
关键词:瑞芬太尼咪唑安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瑞芬太尼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琥珀酰明胶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复合瑞芬太尼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6例ASAⅠ~Ⅱ级腰椎爆裂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2组切皮前按15ml/kg,50ml/min静脉内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行AHH。观察组以瑞芬太尼0.2μg/kg静脉注射,0.05~0.5μg.kg-1.min-1维持。对照组以硝酸甘油2μg/kg静脉注射,0.5~3μg.kg-1.min-1维持。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mm Hg(1mm Hg=0.133kPa),至手术骨质操作完成。观测AHH前、AHH后降压前、停止降压即刻、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凝(APTT、PT)、MAP、中心静脉压(CVP)、失血量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2组AHH后降压前、停止降压即刻及手术结束时APTT和PT与AHH前比较无差异(P>0.05);控制降压期间观察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对照组高于降压前(P<0.05),对照组CVP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与降压前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清醒拔管时间2组无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AHH复合瑞芬太尼降压用于脊柱手术安全有效。与硝酸甘油相比,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具有减慢心率、降压平稳、对中心静脉压影响小、失血量少等优点。
侯明勇魏江涛何斌陈勇王两中罗燕董理
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琥珀酰明胶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患者麻醉选择
2007年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患者的麻醉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年来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资料。结果: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患者分别选择氯胺酮、丙泊酚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实施静脉麻醉效果较差;选择神经阻滞麻醉和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效果较佳。
王两忠何斌王雄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药物依赖性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