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穗
- 作品数:3 被引量:10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E研究院-上海高校网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单位动员的效力与限度——对我国城市居民“希望工程”捐款行为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51
- 2010年
- 以对"希望工程20周年品牌影响力评估"调查数据的分析为基础,本文在多维度上研究了动员对于公众捐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制内外,动员对于个体捐助行为的作用有显著差异:体制内个体捐款次数相对较多,而体制外个体单次捐款额度较高。总的来看,体制内外捐助者捐款总额差异不显著。这种模式展示了后单位制时代大众动员所具有的某些特点:一方面,体制动员因素保持着显著的效力,但有其作用的限度;另一方面,社会自主性空间获得了初步成长,然而动员机制也发挥着一定效果。这构成当前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与社会背景。
- 毕向阳晋军马明洁何江穗
- 碎片化中的底层表达--云南水电开发争论中的民间环保组织被引量:49
- 2008年
-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底层群体由于自身缺资源、内部缺组织、外部缺互动而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加之制度化表达渠道的不通畅,底层群体往往难以表达和捍卫自身的利益。然而,在云南水电开发争议中,怒江和金沙江流域的沿江村民却一再公开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态度,进而提出移民在水电开发中应该享有"四权"。这一次底层表达的成功是民间环保组织实现跨组织合作、直接进入沿江社区进行组织和动员的结果。云南水电争议表明,在确保一定合法性空间的前提下,民间环保组织可以突破"小世界"的局限,参与到涉及重大利益冲突的问题中来。同时民间环保组织之间合作制度化的趋势,也将增强民间环保组织重组底层社会的潜力。
- 晋军何江穗
- 重建信任:疫情危机下“合作抗疫”活动的个案研究
- 2023年
- 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状况下,“合作抗疫”捐助活动在短时间内募集捐款并将防疫物资送达一线。这个通过互联网建立的自组织汇聚了积极助人的善念和自主参与的理念与行动。整个捐助过程体现了公益模式、企管模式和协商模式规范运作的特征,构成了重建信任的基础。“事本主义”的立场,在化解群内冲突、达成价值共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自组织行动也蕴含了社会信任重建和自发秩序形成的可能。
- 何江穗郭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