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建伟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地面沉降
  • 2篇地下水
  • 2篇地质
  • 2篇GIS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流体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质灾害
  • 1篇断层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水流
  • 1篇水流模型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水土流失现状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流体
  • 1篇京津城际

机构

  • 6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侯建伟
  • 5篇易立新
  • 2篇刘香
  • 2篇李子木
  • 2篇李铁龙
  • 1篇王广才
  • 1篇郭家伟
  • 1篇金朝晖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震
  • 1篇水土保持应用...
  • 1篇2004年海...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河北省廊坊市地面沉降调查被引量:13
2005年
文章首次系统调查了河北省廊坊市区地面沉降灾害.结果显示,廊坊市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灾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主要表现为井台相对抬升、拉裂,井房地面鼓起,抽水管变形弯曲.沉降灾害点集中分布在市区西北和东北两个区域,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相吻合,证明地面沉降是由于开采地下水所致.根据大地水准测量资料分析,自1966年以来廊坊市区地面累积沉降量近800mm,沉降发展分为4个阶段,1966~1978年地壳自然垂直波动阶段、1979~1983年地壳波动下降阶段、1984~1992年地壳持续下降阶段以及1992年以后的地壳加速下降阶段.根据沉降灾害形迹推算,1990~2004年期间累积沉降量120mm,并在近年有加速发展趋势.廊坊地面沉降还处于灾害发展的初期发展阶段.建议制定包括地下水源取代、井位优化分布、采水方案优化、节约用水等措施的综合防治对策,为廊坊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易立新侯建伟李子木要根明
关键词:地面沉降开采地下水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通过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天津段)沿线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状况关系分析,说明了地下水过量开采是引起铁路沿线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在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概化基础上,利用GIS工具和GMS软件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模型...
侯建伟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数值模拟GIS水流模型
文献传递
中国沿海地面沉降与防治对策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我国地面沉降灾害的基本情况。根据本文统计,地面沉降主要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及沿海地区17省(区、市),成灾总面积超过5万km<'2>,已经成为沿海城市主要地质灾害。论述了地质构造背景对沿海地区地面沉降...
李铁龙易立新金朝晖侯建伟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文献传递
三门峡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分析三门峡市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指标体系,建立了多因子线性加权水土流失评价模型,同时利用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研究了三门峡市水土流失现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分成极重侵蚀区、重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轻度侵蚀区和微度侵蚀区五个等级,并提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及重点保护区的治理方略。
刘香侯建伟郭家伟易立新
关键词:水土流失GIS水土保持
放射性分层标监测地面沉降技术设计
本文介绍了放射性分层标监测地层垂直伸缩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放射性弹丸、测井系统、放射性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技术要点。介绍了利用放射性分层标监测地层压缩的精度控制方法。
易立新侯建伟李铁龙李子木
关键词:地面沉降
文献传递
地震研究中的断层流体动力学问题被引量:6
2007年
流体在断裂带地震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地震流体研究中,该文建议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力度:①断层渗透结构和断裂带古水文地质旋回的研究;②断裂带流体循环的尺度效应;③流体分布、循环与构造展布关系;④断裂带深浅部流体关系研究。在断层流体动力学研究中,建议就某一发震断裂带开展系统研究,并优先解决以下问题:①断裂带流体的起源和成分;②产生和维持高孔隙压力的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③断裂带及邻近岩体流体运移及重新分布的机制;④取得断裂带孔隙压力变化的数量知识;⑤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流体孔隙压力变化范围;⑥地震周期中流体迁移与孔隙压变化规律。
易立新刘香侯建伟王广才
关键词:地震流体古水文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