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红海

作品数:26 被引量:91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控股
  • 11篇股东
  • 10篇控股股东
  • 9篇制权
  • 9篇控制权
  • 7篇投资者
  • 7篇现金
  • 5篇侵占
  • 5篇现金流
  • 5篇金流
  • 5篇公司治理
  • 5篇股权
  • 5篇IPO
  • 4篇终极控制权
  • 4篇现金流权
  • 4篇交易
  • 3篇迎合
  • 3篇融资
  • 3篇上市公司
  • 3篇投资者法律保...

机构

  • 15篇南京大学
  • 15篇上海财经大学
  • 4篇南加州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证券交易...

作者

  • 26篇俞红海
  • 10篇徐龙炳
  • 8篇李心丹
  • 3篇陈百助
  • 2篇陆蓉
  • 1篇李冬昕
  • 1篇洪登永
  • 1篇朱伟骅
  • 1篇张苏江
  • 1篇刘烨
  • 1篇肖斌卿
  • 1篇宋建华

传媒

  • 4篇管理科学学报
  • 3篇经济研究
  • 2篇财经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管理世界
  • 1篇南方经济
  • 1篇金融研究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珞珈管理评论
  • 1篇第二届(20...
  • 1篇第三届(20...
  • 1篇第九届中国金...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资与融券交易的动机相同吗?——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自2010年以来,融资融券制度的变迁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同于以往机制变迁视角的研究,文章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短期交易行为及交易动机。具体来说,文章以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年报为对象,研究了盈余公告发布之前投资者是否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行为,以及该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还是投机性交易;此外,文章进一步结合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和账面市值比两个指标,分析了基本面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盈余公告前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且异常融资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这种融资交易行为是投机性交易;而异常融券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当盈余公告为负面消息时,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这种融券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此外,融资融券过程中的基本面策略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文章的结论揭示了中国市场融资融券交易行为的异质性动机,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规范发展中国市场融资和融券业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俞红海陈百助徐警张奥星
关键词:融资融券盈余公告知情交易
询价机构报价中的意见分歧与IPO定价机制研究被引量:77
2014年
机构投资者报价是询价制度下IPO定价的核心环节,本文从机构报价中的意见分歧角度研究中国股票一级市场IPO"三高"问题,以及二级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及长期表现。研究发现,我国询价机构的报价存在较大差异性,表明机构报价过程中意见分歧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询价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意见分歧越严重,一级市场IPO定价过高问题就越突出,并导致"三高"问题的出现;同时,机构报价差异性与IPO首日收益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级市场投资者意见分歧已通过询价机构报价的方式提前反映到IPO定价中;而长期来看,机构报价差异性越大,未来股价下跌幅度越大,市场低迷问题也越突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市场IPO现象、改革与完善IPO定价机制,以及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李冬昕李心丹俞红海朱伟骅
关键词:意见分歧
高管交易行为、信息不对称与公司治理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沪深股市高管交易行为信息披露,在对高管卖出行为短期市场效应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高管买入、卖出行为的短期和长期市场效应及其产生根源。结果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高管买入行为有显著为正的市场效应,而卖出具有显著为负的市场效应,并且交易量越大、日内交易次数越多,市场效应越强烈。进一步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导致更强的买入市场效应,而法制环境抑制了买入市场效应。
洪登永俞红海
关键词:内幕交易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
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非对称框架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文非对称框架下进行研究。理论结果表明,只有当现金流权处于高水平时具有激励效应;只有当控股股东处于相对控股时,控制权具有侵占效应。此外,只有当上市公司面临好的投资机会时,现金流权激励效应明显。实证上采用2006-2007...
俞红海徐龙炳
关键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
终极所有权、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基于控股股东决策视角的研究
本文在现有“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终极所有权研究公司债务融资问题。在理论上首次基于控股股东决策视角,通过动态模型研究发现,在利率管制的中国市场上,投资者法律保护不足及控股股东的存在,导致公司过度债务融...
俞红海徐龙炳陈百助
关键词:债务融资终极所有权上市公司
文献传递
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收益可预测性研究被引量:27
2018年
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不仅为中国市场投资者引入卖空机制,同时也为投机性交易者提供杠杆放大机制.不同于以往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研究卖空机制,本文从微观行为视角,系统研究信用账户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可预测性.基于2011年12月~2015年8月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信用账户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而在股票价格下跌后提高融券卖出,即采取"追涨杀跌"的投资策略.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交易能预测正的未来收益,而融券交易能预测负的未来收益.此外,融资交易提高了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融券交易则可以降低未来股价崩盘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市场投资者融资融券微观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并为进一步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理论依据.
俞红海陈百助蒋振凯钱仪绰
关键词:融资融券交易行为收益可预测性
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非对称框架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引言La Porta等(1999,2002)研究发现,在股权集中的市场上,控股股东控制权对公司价值有侵占效应,现金流权对公司价值有激励效应。Claessens等(2002)通过东亚市场数据,研究表明现金流权的增加对公...
俞红海徐龙炳
文献传递
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与中国股市IPO之谜被引量:72
2015年
中国股票市场IPO首日回报高、长期回报低的现象十分突出,传统理性金融理论难以对这两者同时加以解释.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相结合的角度,利用账户交易数据中的投资者IPO首日净买入构建情绪指标对上述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PO首日投资者情绪和意见分歧均对IPO首日回报有显著为正的解释力,尤其是当意见分歧严重时,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大,同时首日投资者情绪对IPO长期超额回报有显著为负的影响,但意见分歧却对长期回报没有影响.文章的研究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非理性偏好角度揭示了中国股市"IPO之谜"产生的根源.
俞红海李心丹耿子扬
关键词:投资者情绪意见分歧
控制权价值\侵占与公司治理--基于控股股东决策视角的研究
La Porta et al.(1999)以来,一系列的研究(La Porta et al.,1999;Claessens et al.,2000;Barca and Becht,2001;Faccio et al.,2...
俞红海
股权集中下的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综述被引量:11
2011年
本文对股权集中下的控股股东侵占及相应公司治理机制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评述。具体来说,分别对股权集中现象及其形成机制、股权集中下控股股东侵占,以及股权集中下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进行回顾。在回顾中我们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不足导致股权集中及控股股东侵占,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以及影响公司投融资方式等进行侵占。相应地提高投资者法律保护是改善公司治理的有效举措。同时,股权制衡作为投资者法律保护不足的替代性机制,也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系统回顾基础上,我们认为公司内部决策机制、非正式制度以及投资者非理性等很可能是今后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在针对中国市场研究中,需进一步结合国家控股、股权分置等特殊制度背景。
俞红海徐龙炳
关键词:股权集中大股东侵占公司治理投资者法律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