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东馗

作品数:46 被引量:165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骨折
  • 8篇捆绑带
  • 7篇愈合
  • 7篇手术
  • 7篇骨折愈合
  • 6篇腰椎
  • 5篇术后
  • 5篇关节
  • 4篇神经损伤
  • 4篇椎管
  • 4篇椎管狭窄
  • 4篇椎管狭窄症
  • 4篇狭窄症
  • 4篇股骨
  • 4篇固定术
  • 4篇钢板
  • 4篇META分析
  • 3篇愈合影响
  • 3篇韧带
  • 3篇糖尿

机构

  • 45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滨州医学院
  • 4篇天津医院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武警天津总队...
  • 1篇天津骨科医院

作者

  • 45篇倪东馗
  • 28篇李立军
  • 20篇朱福良
  • 17篇郑道明
  • 14篇庞小建
  • 10篇时宇博
  • 9篇姜竹岩
  • 8篇宗强
  • 8篇王云国
  • 7篇景成伟
  • 5篇张亮
  • 3篇冯世庆
  • 3篇盛锡坤
  • 3篇王沛
  • 2篇庞小健
  • 2篇王亮
  • 2篇万春友
  • 2篇雪原
  • 2篇刘凤松
  • 1篇于铁强

传媒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急诊医学临...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心钉加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空心钉"8"字张力带钢丝方法治疗髌骨体部骨折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选择空心钉"8"字张力带钢丝方法治疗髌骨骨折24例,对其愈后关节功能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空心钉"8"字张力带钢丝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满意。结论空心钉"8"字张力带钢丝法对治疗横行骨折或大块骨折断裂固定牢靠,骨折移位内植物松动断裂风险减少,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
朱福良倪东馗郑道明庞小建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空心钉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
时宇博朱福良姜竹岩李立军王云国宗强郑道明倪东馗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化学溶核术术后影像学的改变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探讨有关(胶原酶)化学溶核术后相应影像学方面的变化。方法:对9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化学溶核术术前、术后腰椎X线及C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CT改变有4种类型,消失型、缩小型、CT值降低型和无变化型。3.33%患者术后出现继发性腰间盘膨出,6.67%术后出现椎间盘隙变窄。结论:化学溶核术的临床疗效与术后CT的改变有明显的联系。
倪东馗王晓刚盛锡坤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化学溶核术影像学
外固定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倪东馗庞小建李立军
本研究探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大于16的多发伤患者32例,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28例随访8—15月,平均8.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2月,病死率6...
关键词:
关键词:外固定架创伤多发伤骨折
皮质骨通道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背景: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现广泛用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中,由于其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及易侵犯椎间关节等较多并发症,2009年后逐渐将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技术应用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以减少并发症,目前尚未有单独的Meta分析对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技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对椎弓根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系统(CBM)、万方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CBT、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ortical screw、PS、Pedicle Screw、皮质骨通道螺钉、椎弓根螺钉等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8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7篇,中文文献1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队列研究6篇;共纳入病例656例,其中皮质骨通道螺钉组319例,椎弓根螺钉组337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质骨通道螺钉优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组(P <0.05);(3)2组在围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总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质骨通道螺钉优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组(P <0.05);(4)在远期并发症及椎间融合率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5)提示与传统椎弓根螺钉骨钉技术相比,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皮质骨通道螺钉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总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等临床效果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椎间融合率及远期并发症方面两者
王亮李立军朱福良姜竹岩王帅倪东馗
关键词:腰椎META分析皮质骨螺钉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
经皮加压钢板系统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与动力髋螺钉系统的比较(英文)被引量:7
2011年
背景: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和其他慢性疾病,保守治疗极易导致卧床并发症。目的:评价经皮加压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 2007-06/2009-06收治经皮加压钢板系统植入治疗的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32例和2007/2011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方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价术后疗效。结果与结论:经皮加压钢板系统治疗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而2组Harris 评分优良率接近。说明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也可有效治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且手术操作简单,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景成伟倪东馗郑道明王沛朱福良庞小建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微创钢板动力髋螺钉系统
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背景:研究发现维拉帕米可有效抑制纤维化、减少瘢痕的形成,但其在神经瘢痕中的使用相对较局限。目的:探索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以维拉帕米为模型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包覆材料,制备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并进行表征。取SPF级SD大鼠(购自天津奥晨实验动物有限公司)45只,建立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B组每周尾静脉注射1次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悬浮液,A组右下肢施加外磁场2 h,B组不施加外磁场,C组每周尾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溶液,3组中注射维拉帕米的量相同。注射药物后,通过MRI检查明确维拉帕米分布情况;药物注射8周,神经电生理检查右侧近、远侧坐骨神经干复合肌动作电位,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右侧坐骨神经再生及瘢痕形成情况。实验已通过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F-KY-0022-20161201-01。结果与结论:①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呈球形,粒径为(208.3±0.8)nm,包封率为(70.21±3.25)%,载药量为5.23%,具有良好的体外缓慢释放药物性能;②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右下肢T2信号强度平均为327.48,B组右下肢T2信号强度平均为235.71,A组右下肢T2信号强度平均为168.79;③A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B、C组(P<0.05),B、C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组吻合处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瘢痕较少,B、C组吻合处神经纤维较紊乱、密度较多;⑤结果表明,磁靶向维拉帕米纳米颗粒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宗强徐亚楠曲天一李立军海米提·阿布都艾尼倪东馗
关键词:维拉帕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外磁场磁靶向坐骨神经损伤
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被引量:10
2020年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朱福良郑道明时宇博王云国倪东馗李立军姜竹岩海米提·阿布都艾尼雪原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经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钉COBB角
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治疗C2、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4~72岁[(45.6±2.5)岁]。骨折AO分型:c2型24例,c3型1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4~16d,平均7.5d。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侧股骨髁单钢板固定组(单钢板组,20例)和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组(锁定钢板组,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12.2±1.8)个月]。单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10.5±35.4)min,锁定钢板组为(116.7±42.3)min(P〉0.05)。单钢板组术中出血量为(450.5±120.7)ml,锁定板组为(455.2±130.4)ml(P〉0.05)。单钢板组早期负重时间为(28.5±8.6)d,锁定钢板组为(18.7±4.9)d(P〈0.01)。单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5±2.2)个月,锁定钢板组为(6.5±1.6)个月(P〈0.01)。术后1,6,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锁定钢板组明显优于单钢板组(P〈0.01)。术后6,12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锁定钢板组明显优于单钢板组(P〈0.01)。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感染。锁定板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膝内外翻、下肢外旋畸形或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单钢板组发生钢板断裂2例,膝关节外翻1例,膝关节内翻2例(P〈0.01)。结论与单钢板固定比较,倒置髓内钉结合内侧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AO分型c2、c3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具有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该类型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朱福良郑道明时宇博王云国倪东馗李立军姜竹岩海米提·阿布都艾尼雪原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交锁髓内钉
捆绑带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捆绑带对动物模型骨折愈合过程中是否存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股骨干非负重骨折动物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髓内固定,实验组在骨折部位加用捆绑带捆绑固定,于术后2、4、6周行大体观察、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组织学等检查进行比较,观察捆绑带在骨折固定中的作用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各观察时段各有1例出现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术后2、4周捆绑带组外骨痂相对少,两组在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无差别;术后4周捆绑带组光镜下新生骨小梁生长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数多于对照组;术后6周对照组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明显大于捆绑带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4.243,15.909,P<0.05~0.01);光镜下捆绑带组骨痂较对照组显示更成熟并开始向板层骨转化,骨结构更致密,骨小梁排列更整齐。结论:在保持适宜的束缚力的情况下,捆绑带可以有效地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出现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保障骨折正常的愈合,对于骨膜以及骨折部位血运没有异常的影响。
倪东馗郑道明庞小建朱福良景成伟
关键词:捆绑带骨折骨折愈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