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国平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乳腺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腺肿瘤
  • 4篇基因
  • 3篇乳腺癌
  • 3篇突变
  • 3篇腺癌
  • 2篇早发性
  • 2篇早发性乳腺癌
  • 2篇内含子
  • 2篇基因突变
  • 1篇点突变
  • 1篇毒副反应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有效率
  • 1篇预后
  • 1篇突变分析

机构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傅国平
  • 6篇王雅杰
  • 4篇廖绍光
  • 2篇王忻妍
  • 2篇姜丽
  • 1篇卞琦
  • 1篇任媛媛
  • 1篇张颖一
  • 1篇薛春燕
  • 1篇李平
  • 1篇王梅
  • 1篇李永梅
  • 1篇王宁
  • 1篇杨林军

传媒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肿瘤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海地区妇女乳腺癌组织PIK3CA基因热点突变区域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基因2个热点突变区域第9和第20外显子的突变,以及该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乳腺癌标本提取DNA后,对第9及第20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另取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在4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共发现14例(31%)PIK3CA基因突变,其中第9外显子8例(57%),第20外显子6例(43%)。在第9外显子突变中,1例为C1616G(P539R),1例为G1633A(E545K),6例为A1634C(E545A)。第20外显子的6例突变均为A3140G(H1047R)。10例良性肿瘤对照中均未发现突变。第9与第20外显子突变在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ER/PR状态、HER-2表达和p53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IK3CA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但PIK3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廖绍光傅国平王雅杰
关键词:PIK3CA基因突变
精索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左下腹部胀痛不适4年余,加重1d”于2007年7月14日入院。查体:左腹股沟下部可触及约3cm×3cm肿物,实性,平卧后包块不消失,表面光滑,质中,轻度压痛。盆腔CT提示:左侧阴囊肿块,考虑起源于左侧附睾,左侧精索及阴茎海绵体受累及。
卞琦杨林军傅国平任媛媛张颖一李平
关键词:精索组织细胞瘤纤维病例报告
DBC2基因突变与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DBC2基因启动子及第7外显子突变情况,探讨DBC2基因突变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提取45例家族史阴性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3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对DBC2基因启动子、第7外显子及其侧翼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法鉴定DNA突变位点。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启动子或第7外显子突变;在第7内含子发现IVS7+53C>G突变23例,研究组和对照组DNA的突变率分别为26.67%(12/45)和30.56%(11/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S7+53C>G突变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8.33岁,比IVS7+53野生型患者大3.64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C2基因启动子及第7外显子突变可能在上海地区人群中不常见,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IVS7+53C>G突变是中国人群一种常见多态性,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傅国平廖绍光姜丽王忻妍王雅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内含子突变
中国人群DBC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DBC2基因启动子和第7外显子及其两翼部分内含子区域的突变情况,探讨DBC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长海医院32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提取DNA后,对DBC2基因启动子、第7外显子及其侧翼部分内含子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法鉴定DNA突变位点。另取18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都没有发现启动子或第7外显子突变。在13例组织标本中发现DBC2第7内含子IVS7+53C>G突变,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突变率分别为25.00%(8/32)和27.78%(5/1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S7+53C>G突变患者与野生型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C2基因IVS7+53C>G突变与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以及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否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但是IVS7+53C>G突变患者HER2和p53表达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提示IVS7+53C>G突变与HER2和p53表达相关(P<0.05)。结论:DBC2基因启动子及第7外显子突变可能在中国人群中并不常见,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IVS7+53C>G突变是中国人群中一种常见的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尚待今后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予以论证。
傅国平廖绍光王宁王雅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DNA突变分析内含子基因表达基因
GDP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GDP治疗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2例使用过CHOP或CHOP样方案的难治/复发DLBCL患者,给予Gem1 g/m2,d1、d8;DXM 10 mg/m2,d1~d4;DDP 25 mg/m2,静脉滴入,d1~d3;21 d为1个周期。结果:患者分别进行了2~6个周期的GDP方案解救治疗,CR 18.18%,PR 36.36%,总有效率54.54%。GCB与Non-GCP组、复发组与未缓解组、有骨髓侵犯与无骨髓侵犯组、LDH正常组与LDH升高组之间缓解率均无差别(P值分别为0.639、0.361、0.594和0.639)。白细胞下降15例(Ⅲ度5例,占23%,Ⅳ度0例),血小板下降6例(27.27%),均为Ⅰ~Ⅱ度,血红蛋白下降6例(27.27%),为轻度,不需输注红细胞;恶心、呕吐7例(31.82%)。未出现Ⅲ~Ⅳ度心脏和肾脏毒性,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GDP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骨髓毒性较轻,尤其对于拟进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是值得推荐的一个挽救方案。
王梅李永梅傅国平廖绍光王雅杰
关键词:有效率毒副反应GDP
EpCAM基因与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EpCAM基因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EpCAM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等机制促成肿瘤发生。EpCAM基因在上皮性肿瘤中广泛表达,EpCAM过表达常提示肿瘤预后不良。最近研究显示,某些基于EpCAM抗体的新技术和新药物能够准确、高效地检测并特异地杀灭肿瘤细胞。因此,EpCAM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物用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傅国平王雅杰
关键词:肿瘤预后
BRCA1、BRCA2和DBC2基因突变与华东地区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关系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检测华东地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和DBC2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家族史阴性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40岁),中位发病年龄37岁(24~40岁);30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提取外周血DNA,对BRCA1基因第11和第24外显子、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以及DBC2基因第5外显子的编码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直接测序法鉴定DNA突变位点。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没有发现BRCA1基因第24外显子、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突变。在BRCA1基因第11外显子发现exon11+3232A>G突变18例,其中乳腺癌患者13例(包括5例纯合性突变),健康志愿者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突变频率分别为32.50%(13/40)和16.67%(5/30),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G等位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2.50%和8.3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BC2基因第5外显子发现exon5+382C>T突变8例,均为乳腺癌患者,突变频率为2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CA1第24外显子、BRCA2第11外显子突变可能在华东地区人群中不常见,与该地区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无关。BRCA1基因exon11+3232A>G突变、DBC2基因exon5+382C>T突变,可能增加该地区早发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验证。
姜丽傅国平王忻妍薛春燕王雅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BRCA1基因BRCA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