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凡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自噬
  • 2篇乳腺
  • 2篇转录
  • 2篇耐药
  • 2篇化疗
  • 1篇蛋白抑制
  • 1篇蛋白抑制剂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凋亡
  • 1篇调控网络
  • 1篇多囊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相关...
  • 1篇多药耐药相关...
  • 1篇需氧量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镇江市第四人...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冯凡
  • 6篇许文林
  • 5篇陈克平
  • 3篇陈琦
  • 2篇刘丹
  • 2篇朱小兰
  • 2篇李敏
  • 2篇李佳少
  • 2篇姚勤
  • 2篇张志才
  • 2篇庞巧霞
  • 1篇巩企霞
  • 1篇刘月琴
  • 1篇夏恒传
  • 1篇吕鹏
  • 1篇苏兆亮
  • 1篇袁弋
  • 1篇徐平
  • 1篇连超群
  • 1篇朱克明

传媒

  • 2篇生物学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饲料研究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囊体生物发生和蛋白质分拣——ESCRT、Vps4、Ubiquitination一个都不能少被引量:9
2013年
多囊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是由晚期内吞体的限制膜内陷出芽而形成的动态的亚细胞结构,是真核细胞重要的膜和蛋白质运输与分拣中心,并与信号转导、胞质分裂、基因沉默、自噬、蛋白质的质量控制、病毒出芽等密切相关.多囊体生物发生涉及20多种囊泡分拣蛋白(Vps),最重要的是在内吞体膜上形成的4种内吞体运输分拣复合物(ESCRT 0、Ⅰ、Ⅱ、Ⅲ)和Vps4.ESCRT 0与包涵素在内吞体膜上形成微域并富集泛素化的货物蛋白.ESCRTⅠ和Ⅱ诱导MVB囊泡出芽、促进囊泡形成并分拣货物蛋白到囊泡中.ESCRTⅢ收缩及剪切芽颈,完成最后的膜脱落过程.Vps4解离ESCRT以循环利用.泛素化及泛素化蛋白也能修饰或调控ESCRT的定位及功能.这些研究表明,泛素化蛋白、ESCRT和Vps4在内吞体膜上的相继协同作用是驱动紧密偶联的多囊体生物发生及蛋白质分拣的主要力量.本文以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为主,综述了ESCRT复合物及Vps4多聚体的组装机制、相互作用、生理功能以及泛素化蛋白和泛素化对ESCRT的调控,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夏恒传张春霞冯凡袁弋周阳刘晓勇朱克明姚勤陈克平
关键词:泛素化
利福平通过促进自噬保护帕金森病模型细胞损伤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利福平对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多聚体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鱼藤酮、利福平、自噬抑制剂氯喹和自噬促进剂雷帕霉素处理SH-SY5Y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最佳实验浓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氯喹和雷帕霉素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内Beclin-1表达水平,确定最佳作用时间;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鱼藤酮、氯喹和雷帕霉素处理后Beclin-1和α-syn多聚体的表达;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鱼藤酮组、利福平+鱼藤酮组和利福平组,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syn多聚体及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Ⅱ/Ⅰ、p62的表达;在上述分组基础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氯喹和雷帕霉素预处理后各组细胞α-syn多聚体的表达。结果:利福平浓度为15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最高;氯喹、雷帕霉素调节自噬的最佳处理条件分别为10μmol/L(1 h)、10 nmol/L(2 h);与对照组相比,鱼藤酮、氯喹均能显著增加细胞内α-syn多聚体表达(P均<0. 01),降低Beclin-1表达(P均<0. 05),雷帕霉素能显著提高Beclin-1表达(P <0. 01);与对照组比较,鱼藤酮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 <0. 05),p62和α-syn多聚体表达增加,Beclin-1和LC3-Ⅱ/Ⅰ表达明显降低(P均<0. 01);与鱼藤酮组相比,利福平+鱼藤酮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 <0. 05),p62和α-syn多聚体表达明显减少,Beclin-1和LC3-Ⅱ/Ⅰ表达明显升高(P均<0. 01);与利福平+鱼藤酮组比较,氯喹预处理后α-syn多聚体表达明显增加(P <0. 01)。结论:利福平能减少鱼藤酮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降低α-syn多聚体表达。
王春燕冯凡冯凡巩企霞万晟霞赵晶赵晶徐平
关键词:利福平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自噬
CD44v16通过细胞自噬途径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的化疗耐药性
2019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CD44剪切变异体16(CD44 variant 16,CD44v16)对乳腺癌细胞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CD44v16过表达的MCF7细胞株(命名为MCF7-CD44v16),以及CD 44v 16基因沉默的MCF7/DOX细胞株(命名为MCF7/DOX-sh CD44v16)。采用CCK-8法检测DOX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以及在相同浓度DOX处理后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罗丹明潴留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罗丹明潴留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用自噬抑制剂氯喹(30nmol/L)处理各组细胞后,再次采用CCK-8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DOX IC50值和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稳定感染的MCF7-CD44v16和MCF7/DOX-sh CD44v16细胞株。DOX对各组细胞的IC50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DOX作用下MCF7-CD44v16细胞生长活性较MCF7细胞高(P<0.05),相反MCF7/DOX-shCD44v16细胞生长活性较MCF7/DOX细胞低(P<0.05)。MCF7-CD44v16细胞中罗丹明平均荧光强度低于MCF7细胞(P<0.05),而MCF7/DOX-shCD44v16细胞中罗丹明潴留率高于MCF7/DOX细胞(P<0.05)。与对照组MCF7细胞相比,MCF7-CD44v16细胞中CD44v16过表达,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1)、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 1,ERCC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值均<0.0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及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1(Beclin-1)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值均<0.01);而与对照组MCF7/DOX细胞株相比,MCF7/DOX-shCD44v16细胞株中CD44v16表达下调后,MRP1、LRP、ERCC1、谷胱甘肽-S-转移酶π亚型(glutathione-S-transporter-π,GST-π)及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
钱傅燕雯冯凡许文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自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钠氢交换蛋白抑制剂Cariporide对MCF-7/ADR细胞化疗敏感性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肿瘤细胞膜内外pH值的改变对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通过细胞内外的H^+/Na^+交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凋亡水平与化疗药物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钠氢交换蛋白1(sodium hydrogen exchange 1,NHE-1)抑制剂Cariporide(CP)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增殖、凋亡和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R)敏感性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终浓度分别为3、6、9、12、60和100μg/mL的CP处理MCF-7和MCF-7/ADR细胞48h,以终浓度分别为1、5、50和100μg/mL的ADR以及2种药物联用分别处理MCF-7/ADR细胞24、48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的增殖影响,Graphpad prism 5分别计算单用及药物联用时的IC_(50),CompuSyn软件计算2种药物的联用指数(CI);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单用及联用后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MDR-1、NF-κB等相关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44、MDR-1、NF-κB p65、Caspase-3/9和Bcl-2的表达。结果 CP对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CP与ADR联用可以明显降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_(50)值,其值由(82.45±5.86)μg/mL下降至(42.2±2.03)μg/mL,t=7.57,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单用ADR组、单用CP组、药物联用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02±0.19)%、(6.34±0.39)%、(9.55±0.47)%和(15.12±0.65)%,F=666.2,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单用CP及CP联用ADR组MDR-1、NF-κB mRNA表达均下降。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单用CP及CP联用ADR耐药相关蛋白CD44、MDR-1表达下调,NF-κB p65表达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上调。结论 CP可以增加MCF-7/ADR细胞对ADR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下调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活化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有效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
陈琦冯凡朱小兰刘月琴苏兆亮许文林
关键词:CARIPORIDE增敏逆转耐药
人胃蛋白酶原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
2012年
目的构建人胃蛋白酶原A(Pepsinogen A)原核表达载体,用于下一步人胃蛋白酶的表达。方法以Pepsinogen A 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Pepsinogen A基因,与pMD18-T载体相连构建载体pMD18-T/Pepsinogen A,提取质粒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并测序鉴定,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的相应位点,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epsinogen A,经菌落PCR、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PCR扩增出约1 000bp的Pepsinogen A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验证Pepsinogen A基因正确;克隆至表达载体后,菌落PCR及双酶切证明pET30a-Pepsinogen 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pET30a-Pepsinogen A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分析研究人胃蛋白酶提供了实验基础。
连超群冯凡吕鹏姚勤陈克平
关键词:原核表达
RNA干扰ATG16L1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自噬并促进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检测RNA干扰自噬相关基因16L1 (autophagy-related gene 16L1,ATG16L1)表达后胃癌细胞的自噬活性,观察在ATG16L1敲减下顺铂(DDP)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ATG16L1 siRNA技术构建ATG16L1低表达的人胃癌BGC823细胞株作为干扰组,转染阴性干扰的BGC823细胞作为阴性转染组,未转染的BGC823细胞作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TG16L1的表达和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A/1B-light chain 3,LC3)及死骨片蛋白1 (sequestosome 1,P62)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LC3II情况。CCK-8实验检测DDP处理后各组细胞增殖能力,计算IC50值。经DDP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再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最后应用公共数据库Kaplan-Meier对多组胃癌患者mRNA表达谱进行分析,预测ATG16L1的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ATG16L1 siRNA干扰组较对照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LC3II水平下降(P<0.01),P62水平上升(P<0.01),并且LC3荧光强度下降(P<0.05)。经DDP诱导后,干扰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ATG16L1干扰组中促凋亡分子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P<0.001)。公共数据库Kaplan-Meier表达谱芯片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ATG16L1组较低表达组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RNA干扰ATG16L1抑制胃癌细胞自噬,并能够明显增强顺铂诱导人胃癌细胞的凋亡,提示靶向干扰ATG16L1抑制细胞自噬后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提高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张玉梅林方方冯凡陈琦刘月琴许文林沈慧玲
关键词:自噬胃肿瘤顺铂细胞凋亡
乳腺癌中环状RNA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它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所以靶向治疗难度明显加深。因此,发现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已变得愈加迫切。最近已有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RNA)在癌症研究领域备受关注,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基因表达调控,从而间接参与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然而,circ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有深入研究。本综述主要介绍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治疗现状,circRNA的结构、功能以及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寻找乳腺癌的新型有效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林方方冯凡张玉梅许文林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RNA
转录因子Atonal家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转录因子atonal因其具有一个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而被归属于bHLH转录因子家族,在调节真核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它与视觉、听觉、嗅觉的形成有关,同时在不同时期还能够决定细胞的分化命运和抑制肿瘤的扩散。主要从模式生物果蝇和小鼠中的基因结构、组织分布、功能特征等方面研究概述,为进一步了解其他物种atonal转录因子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胡平冯凡陈克平
响应面法优化米曲霉降解黄水的营养条件被引量:1
2012年
酒厂黄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直接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米曲霉CGMCC5992能有效降解黄水中的有机物质。为提高其降解效率,采用单因素试验,选择影响米曲霉降解黄水的重要营养因素。并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COD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米曲霉降解黄水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成为10%黄水中添加0.3g/L尿素,20.73mg/L ZnSO4和19.79mg/L VB6;此条件下,在发酵第5d黄水COD值可降至323mg/L。试验证明优化后黄水的COD显著降低。
刘丹张志才冯凡李佳少李敏庞巧霞陈克平
关键词:黄水化学需氧量(COD)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
匍枝根霉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木聚糖酶作为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因其具有改善消化道功能、降低食糜黏度和抗营养性、提高饲料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而备受关注。试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得到了最佳的氮源、料液比、无机盐和表面活性剂,为进一步提高产木聚糖酶的水平,以玉米芯粉为主要基质,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匍枝根霉产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培养基为尿0.15、ZnSO40.022、Tween-80 0.08及含水量3 g/g干基质(DS),在最佳培养条件下,经7 d发酵酶活达到最大值:13.899 8 U/g DS。
李佳少张志才冯凡刘丹李敏庞巧霞陈克平
关键词:木聚糖酶匍枝根霉固态发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