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周莲
- 作品数:35 被引量:281H指数:9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陈渭良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治疗创伤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陈渭良伤科油(简称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在治疗创伤性创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由各类外伤导致的创伤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室麻醉下创口彻底清创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换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治疗,疗程为14 d并随访3~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和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1)治疗7 d和治疗14 d后,2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7 d和治疗14 d后的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患者创面的Ⅰ期、Ⅱ期和Ⅲ期愈合率分别为19.23%(10/52)、71.15%(37/52)、9.62%(5/52),对照组分别为8.70%(4/46)、52.17%(24/46)、39.13%(18/46);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创面的Ⅰ期、Ⅱ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Ⅲ期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伤科油联合伤科黄水治疗创伤性创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效果明显提高。
- 冯周莲吴峰钟佩珍
- 关键词:伤科黄水临床疗效
- 微信“面对面”在骨科患者术口居家护理中的作用
- 目的 观察医生护士通过微信“面对面”指导四肢骨折择期手术后患者居家术口护理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我科200例四肢骨折择期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主治医师和...
- 冯周莲李宇红
- 关键词:骨科
- 视频教育在胫腓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视频教育在胫腓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胫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功能锻炼视频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功能锻炼宣教。观察两组患者首次宣教后功能锻炼掌握率、住院第5天患肢的肿胀程度、骨筋膜间室综合症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1个月伤肢膝、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宣教后功能锻炼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住院第5天患肢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骨筋膜间室综合症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伤肢膝、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功能锻炼视频教育能有效提高胫腓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掌握率,减轻患肢的肿胀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在胫腓骨折患者康复中有显著的效果。
- 杜雪清冯周莲潘杏玲
- 关键词:胫腓骨折功能锻炼康复
- 股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观察护理
- 本文就股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进行探讨.重点讨论抢救护理、患肢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
- 冯周莲林秋丽
- 关键词:股骨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护理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舒适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60
- 2014年
-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措施对减轻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并为临床上创伤性骨科患者实施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50 d的疼痛评分及治疗后50 d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79,P=0.036)。结论: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潘杏玲冯周莲
- 关键词:舒适护理创伤性骨折疼痛满意度
- 一种大腿骨折底板固定组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腿骨折底板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底板和绑定带。固定套具有容置通孔;底板穿设于所述容置通孔,所述底板用于夹持在人体大腿的底部;绑定带连接在所述固定套上,并用于卷绕人体腰部,以将所述底板绑定与人体腰部。本...
- 郭亮霞 吴志欣 廖志玲冯周莲钟佩珍 张家敏
- 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3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在骨伤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经细菌培养明确诊断为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创面感染的患者100例,设为病例组。对照组为按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损伤程度、致伤原因频数匹配的同时段内同科室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200例,均为四肢开放性骨折未合并有创面感染的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调查表收集相关危险因素。对可疑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四肢开放性骨折并发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感染倾向时未及时处理、使用钢板、术后管理不当、使用髓内钉、创口遗留死腔、至医院清创时间>6 h、至医院就诊时间>6 h、院前治疗不当为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23、5.045、4.266、4.134、3.408、3.353、2.319、1.871,使用外固定支架为保护因素,OR值为0.005,使用螺丝钉+钢丝内固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合并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贯穿于发病到治疗的全过程,应加强相关健康知识普及,减少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冯周莲张宏宁康玉闻
-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骨折影响因素护理
- 早期量化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干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早期量化功能锻炼预防股骨干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根据一般情况将60例股骨干骨折早期病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量化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护理,量化组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功能锻炼量化表进行早期量化功能锻炼,对照组予早期常规功能锻炼。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干预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干预后伤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干预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量化功能锻炼能够改善股骨干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能有效预防伤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冯周莲包杭生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功能锻炼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对25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在术前、术后指导其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伤肢使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包扎,中药活血祛瘀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等。结果: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
- 冯周莲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髋关节置换
- 运用QC活动干预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QC活动干预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我科骨折患者200例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QC活动干预患者功能锻炼,对照组常规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功能锻炼评分及伤肢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肢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QC活动干预骨折患者功能锻炼可提高功能锻炼评分,减少骨折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潘杏玲冯周莲郭亮霞
- 关键词:功能锻炼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