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安东

作品数:68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理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电子电信
  • 5篇化学工程
  • 4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离子注入
  • 13篇光催化
  • 13篇催化
  • 10篇金属
  • 7篇氧化钛
  • 7篇离子
  • 7篇纳米
  • 7篇二氧化钛
  • 6篇溶胶
  • 6篇TIO2
  • 5篇多孔
  • 5篇氧化钛薄膜
  • 5篇微米
  • 5篇混合离子
  • 5篇降解
  • 5篇光催化薄膜
  • 5篇二氧化钛薄膜
  • 5篇TIO
  • 5篇TIO_2薄...
  • 4篇溶胶-凝胶

机构

  • 68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市辐射中...
  • 2篇河北建筑工程...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台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作者

  • 68篇刘安东
  • 17篇侯兴刚
  • 13篇吴瑜光
  • 13篇张通和
  • 13篇张旭
  • 12篇廖斌
  • 10篇吴先映
  • 10篇刘培生
  • 9篇张荟星
  • 9篇覃礼钊
  • 8篇吴晓玲
  • 7篇胡燕
  • 6篇顾雪楠
  • 6篇张孝吉
  • 6篇丁晓纪
  • 5篇周茂奇
  • 5篇李强
  • 4篇周宏余
  • 4篇彭建华
  • 3篇张进福

传媒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核技术
  • 3篇真空
  • 2篇物理学报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2篇中国科学(E...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中国材料科技...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Chines...
  • 1篇微细加工技术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2006北京...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12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1篇2002
  • 2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离子注入钢退火过程中的相变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着重研究了金属离子注入合成表面优化复合层的机理和纳米相镶嵌结构形成 ,探索了注入和退火过程中纳米结构和相变过程 ,讨论相变机制 .实验中发现用较低束流密度的Mo离子注入钢明显地改变了钢表面的结构 ,可使钢表面晶粒细化 ,使阻止位错移动的晶界数量增多 ;可在钢表面形成Mo原子超饱和固溶体 ;随所用的束流密度的增加 ,注入时表面温度升高 ,注入的Mo原子将与钢中的铁原子和碳原子化合而形成纳米尺寸的析出相 .这些弥散的析出相在钢表面形成了弥散强化 .用低束流密度注入后经过退火 ,在钢表面也形成了纳米尺寸的析出相 ,从而增加了表面弥散强化的效果 .随退火温度的增高 ,纳米析出相将会聚成大一些的纳米颗粒 ,颗粒之间互相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 。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崔平
关键词:退火过程相变过程相变机制
脉冲辐解和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介绍了一台自行研制的微秒级脉冲辐解装置,及其对一些自由基的形成及衰减动力学研究.
李凤梅刘安东谷洪春
关键词:脉冲辐解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电子束辐照在二氧化钛上沉积银制备高性能光催化薄膜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5MeV电子束辐照AgNO3溶液浸泡的TiO2薄膜,得到高性能的Ag/TiO2光催化结构.浸泡AgNO3溶液的最佳浓度为5×10-4mol.L-1.
顾雪楠叶茂胡燕魏林侯兴刚刘晓光刘安东
关键词:二氧化钛薄膜溶胶-凝胶法电子束辐照光催化
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机制研究
2003年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C和W双注入H13钢的抗腐蚀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分析,还讨论了抗腐蚀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30周期腐蚀后,H13钢表面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现象,表面上的腐蚀坑形状和排列具有晶态特征。C和W双注入H13钢经过50周期腐蚀后,发现表面仅出现了很轻微的腐蚀现象。当注量较低时,表面出现了小而浅的腐蚀坑,腐蚀坑的形状和排列没有出现晶态特征,说明抗腐蚀钝化层为非晶态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当注量较大时,经过长达88周期腐蚀后,表面仍未出现腐蚀坑,说明抗腐蚀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王晓妍
关键词:H13钢
线性缀加平面波法计算掺杂钨和钒锐钛矿二氧化钛的电子结构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法,计算未掺杂和掺杂钨和钒的锐钛矿TiO_2晶体的能带和电子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钨和钒的掺杂能够使锐钛矿TiO_2的能带明显变窄.
廖斌覃礼钊侯兴刚刘安东
关键词:TIO2电子态密度
C和Ti双注入H13钢抗腐蚀钝化层的形成被引量:9
2002年
用多次扫描电位法研究了金属 Ti与 C双注入抗腐蚀和抗点蚀钝化层生成的条件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腐蚀坑 ,发现注入层表面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钝化层 .这种钝化层既能抗酸性腐蚀 ,又具有优良的抗碱性点蚀特性 .测量结果表明 ,在 C注量不变时 ,增加 Ti注量可使抗腐蚀特性增强 ;而在 Ti注量不变时 ,增加 C注量可使抗点蚀特性增强 .
张通和吴瑜光刘安东张旭
关键词:H13钢TI双注入抗腐蚀特性电化学测量金属表面改性
溅射效应对离子注入聚合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2002年
采用 MEVVA离子注入机引出的离子进行了聚酯薄膜改性研究 ,考虑到注入离子对表面溅射的强弱与离子的质量密切相关 ,所以选用质量大小不等的 3种离子 Cu,Si和 C为注入离子 ,注入后的聚酯膜表面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注入样品表面形貌的变化 ,表面粗糙度与注入离子质量密切相关 .实验结果表明 ,注入前聚酯薄膜表面粗糙 ,表面突起密集地分布在表面 ,其高度可达 2 0~ 2 5 nm,C和 Si注入后表面突起高度下降到 5 nm,随注入离子质量的增加 ,在注入层粗糙度增加 ,Cu注入后在表面形成了弥散分布 Cu原子的析出纳米颗粒 . Cu颗粒起伏高度可达到 5 0 nm.这些变化对聚酯薄膜表面物理化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
吴瑜光张通和刘安东张荟星
关键词:离子注入SI聚酯膜表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表面改性
V^+离子注入制备可见光灵敏TiO_2光催化薄膜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金属蒸汽真空弧(MEVVA)源离子注入机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上注入V+.薄膜表面的形态和结构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光衍射仪(XRD)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光漫反射谱仪(UV-Vis)测量了注入和退火后薄膜吸收光谱的扩展.在波长λ>400 nm辐照下,甲基橙(MO)水溶液中的光催化实验证明,这种薄膜具备可见光波段的催化能力.这种催化效果在V+注量为1×1016cm-2时最好.
郝凤欢侯兴刚顾雪楠樊斌吴先映刘安东
关键词:TIO2光催化剂
Ag/TiO_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用含有AgNO3的复合溶胶凝胶制备Ag/TiO2薄膜,然后对其进行了SEM,XRD,RBS研究,以甲基橙为反应物检验了含有不同n(Ag)/n(Ti)的Ag/TiO2薄膜在365 nm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具有最佳光催化降解效率的是溶胶中n(Ag)/n(Ti)=0.064的Ag/TiO2薄膜,与未掺银TiO2薄膜相比,效率提高了73%.
侯兴刚吴晓玲刘安东
关键词:光催化剂
V^+注入锐钛矿TiO_2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用金属离子注入方法在锐钛矿TiO2薄膜中掺杂了V+,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计算了锐钛矿TiO2及V+掺杂TiO2超原胞的电子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方法检测了注入不同剂量的V+对TiO2薄膜吸收光谱的影响.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锐钛矿TiO2薄膜注入V+后,带隙宽度变小,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并且TiO2的带隙宽度随着注入V+剂量的增加而减小.
侯兴刚刘安东
关键词:TIO2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