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香

作品数:55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杨森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皮损
  • 9篇湿疣
  • 9篇念珠菌
  • 9篇尖锐湿疣
  • 7篇念珠
  • 7篇肿瘤
  • 7篇菌病
  • 6篇阴道
  • 6篇银屑
  • 6篇银屑病
  • 6篇念珠菌病
  • 6篇尖锐湿疣患者
  • 5篇免疫
  • 5篇敏感性
  • 5篇干扰素
  • 5篇白介素
  • 4篇蛋白
  • 4篇银屑病皮损
  • 4篇支原体

机构

  • 5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湖北总队...

作者

  • 55篇刘志香
  • 39篇涂亚庭
  • 31篇李家文
  • 27篇黄长征
  • 25篇刘厚君
  • 21篇林能兴
  • 17篇吴艳
  • 8篇王椿森
  • 6篇冯爱平
  • 6篇张德美
  • 6篇陈善娟
  • 6篇陈思远
  • 6篇谭志建
  • 5篇陈旭娥
  • 5篇连昕
  • 3篇陈宏翔
  • 2篇严小枫
  • 2篇古江增隆
  • 2篇夏德超
  • 2篇李少华

传媒

  • 12篇中国麻风皮肤...
  • 9篇中华皮肤科杂...
  • 7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5篇医药导报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11篇2002
  • 7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脲支原体及其合并人型支原体感染对7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比较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患者解脲支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混合感染对 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与解脲支原体单一感染的差异。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UU、MH培养阳性的 196例患者进行了 7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UU感染组与UU +MH混合感染组对 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的顺序基本相同 ,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司巴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UU +MH混合感染组耐药总的发生率 (97 6 2 % )明显高于UU感染组 (44 6 7%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UU组和UU +MH组中耐药率最高的分别为氧氟沙星 (31 33% )和阿奇霉素 (90 4 8% )。结论 UU
吴艳黄长征刘志香林能兴涂亚庭李家文张德美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
Busse-Buschke型念珠菌性肉芽肿伴肺部感染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患儿男,14个月。因左侧颞、颈、胸部相继发生红斑片、丘疹、结节、脓肿、溃疡伴反复发热、咳嗽9个月,门诊疑诊皮肤结核、深脓疱疮、孢子丝菌病收住院。左上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为炎性肉芽肿,PAS染片内有大量孢子和菌丝。左颈坏死组织压片PAS染色镜检,发现大量菌丝,真菌培养及鉴定均为白念珠菌。超敏C反应蛋白(14.4mg/L)显著高于正常。总T细胞比例40.21%,CD3/CD4(26.41%)下降;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胸部X线片及CT检查均显示双肺感染。先后给予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经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和支持治疗3个月皮损痊愈,伊曲康唑维持治疗8个月肺部炎症减轻。
郑岳臣刘志香冯爱平涂亚庭刘厚君黄长征毛叶红
关键词:念珠菌病肉芽肿
TNF-α、ICAM-1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检测TNF-α和ICAM-1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29例扁平苔藓和10例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扁平苔藓皮损中TNF-α和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TNF-α和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6,P<0.05)。结论:TNF-α和ICAM-1异常高表达可能与扁平苔藓的发病有关。
陈旭娥刘志香岳青刘厚君吴艳李家文
关键词:扁平苔藓ICAM-1
用拓扑异构酶Ⅱ基因区巢式PCR法鉴别常见皮肤癣菌被引量:3
2005年
李家文丁娟谭志建刘志香
关键词:皮肤癣菌病巢式PCR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病原真菌菌种鉴定
磷酸化STAT3和磷酸化Akt在黑素瘤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浸润及转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p-STAT3)和磷酸化Akt(p-Akt)在黑素瘤中的表达及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黑素瘤和23例色素痣中的p-STAT3和p-Akt,评估它们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p-STAT3在23例色素痣中有2例表达阳性,在41例黑素瘤中有29例表达阳性;p-Akt在23例色素痣中有3例表达阳性,41例黑素瘤中有26例表达阳性,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黑素瘤中,p-STAT3与p-Akt的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并且p-STAT3和p-Akt的表达阳性率在有浸润或转移的黑素瘤中远高于无浸润或转移的黑素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TAT3和p-Akt在黑素瘤的发病、浸润及转移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林能兴黄长征刘厚君刘志香占部和敬古江增隆涂亚庭
关键词:磷酸化AKT黑素瘤色素痣
不同病程尖锐湿疣IFN-γ、IL-2及IL-4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 (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0例不同病程CA患者血清IFN-γ、IL-2及IL-4水平。结果 CA患者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CA短病程组(P<0.01);CA患者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CA短病程组(P<0.01)。结论 CA患者有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长病程患者更明显,患者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涂亚庭林能兴刘志香刘厚君黄长征李家文
关键词:尖锐湿疣IFN-Γ
尖锐湿疣患者PBLC Fas、Bcl-2的表达与血清IFN-γ、IL-4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 (C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凋亡调控蛋白表达和血清IFN γ、IL 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的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分别检测了 60例CA患者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Bcl 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 γ、IL 4水平。结果 CA患者PBLC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Bcl 2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均 <0 .0 1) ;CA患者血清IFN 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IL 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均 <0 .0 1) ;CA患者PBLCFas表达水平与血清IFN γ水平呈负相关 ,而与血清IL 4水平呈正相关 ;Bcl 2表达水平与血清IFN γ水平呈正相关 ,而与血清IL 4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经t检验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A患者PBLC有凋亡异常 ,凋亡异常与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低下及TH2 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林能兴涂亚庭刘志香刘厚君黄长征
关键词:尖锐湿疣FASΓ干扰素白介素-4
PICE抑制STAT3的激活增强IFN-α对SK-MEL-28细胞系的抗肿瘤作用
2007年
目的:评价用3,5,3’,4’盐酸四氢唑啉反1-2二苯乙烯(piceatannol,PICE)抑制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激活,对IFN-α在SK-MEL-28细胞系的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内染色法检测PICE预处理对IFN-α刺激后SK-MEL-28细胞系内磷酸化STAT1(p-STAT1)和磷酸化STAT3(p-STAT3)表达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结果:IFN-α刺激细胞后,细胞内的p-STAT1,p-STAT3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升高比例与IFN-α浓度成正比;PICE很好地抑制了IFN-α诱导p-STAT3的表达,但对IFN-α诱导的p-STAT1的表达没有影响,并且PICE和IFN-α与肿瘤细胞共培养时,比单用IFN-α能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抑制STAT3诱导的VEGF的分泌。结论:PICE抑制STAT3的激活,能明显增强SK-MEL-28细胞系的抗肿瘤作用。
林能兴黄长征刘志香刘厚君占部和敬古江增隆涂亚庭
关键词:干扰素-Α
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35例
2002年
目的 :观察 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 ,共观察颜面单纯疱疹患者 68例 ,治疗组 3 5例 ,用 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 ;对照组 3 3例 ,用 3 %阿昔洛韦软膏治疗。两组用法均为 :每 2h 1次 ,每天 5次 ,共 7d。结果 :治疗组止疱时间、水疱完全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无不良反应。结论
刘厚君涂亚庭刘志香
关键词:颜面单纯疱疹疗效安全性药物疗法
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因子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因子的表达。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D组及地塞米松构建免疫抑制鼠模型G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D、G、H组(未雌激素化组感染)不同时间局部阴道组织中Th1/Th2因子表达。结果:正常免疫组D组局部组织中IL-2在感染早期升高较为显著,而IL-10仅在后期有短暂的升高。TGF-β1则有持续较高水平的表达。免疫抑制组G组的IL-2水平则明显下降,而IL-4、IL-10和TGF-β1则在接种后不同的时间点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上高于D组。结论:IL-2在感染早期的高表达与其参与清除白念珠菌有关;IL-4、IL-10的表达增加明显提高小鼠对白念珠菌的易感染性。
陈善娟李少华刘志香吴艳李家文
关键词:念珠菌外阴阴道动物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