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

作品数:159 被引量:378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2篇骨折
  • 26篇关节
  • 18篇髓内
  • 18篇髓内钉
  • 18篇肱骨
  • 16篇内固定
  • 14篇微创
  • 14篇骨干骨折
  • 13篇软骨
  • 13篇肱骨干
  • 13篇肱骨干骨折
  • 13篇成人肱骨干骨...
  • 11篇缺损
  • 11篇骨软骨
  • 10篇微球
  • 10篇缓释
  • 10篇缓释微球
  • 10篇钢板
  • 9篇顺行
  • 9篇基因

机构

  • 109篇四川大学华西...
  • 33篇四川大学
  • 26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金堂县第一人...
  • 2篇贵州电网公司...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四川省科学城...
  • 1篇四川中医药高...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解放军452...
  • 1篇成都铁路中心...
  • 1篇隆昌县人民医...
  • 1篇成都市中西医...

作者

  • 154篇刘明
  • 72篇项舟
  • 52篇黄富国
  • 44篇岑石强
  • 33篇段鑫
  • 30篇钟刚
  • 21篇陈家磊
  • 20篇王米渠
  • 18篇方跃
  • 12篇易敏
  • 12篇张晖
  • 11篇陈博
  • 11篇曾成碧
  • 11篇刘雷
  • 11篇郑晓佐
  • 11篇苗虹
  • 11篇丁维俊
  • 11篇毕锋
  • 11篇邢飞
  • 9篇孔清泉

传媒

  • 15篇华西医学
  • 1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0篇第二届海峡两...
  • 9篇中国修复重建...
  • 7篇第十届西部骨...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第六届国际骨...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17篇2015
  • 25篇2014
  • 3篇2013
  • 13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9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5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胸腹骨盆会阴钢筋贯通伤医疗联合体多学科救治一例
2020年
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务工农民,因"钢筋贯通伤后1 h"于2017年9月18日入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当天因在建筑工地施工时不慎被电击,从约3 m高处坠落,致锈蚀螺纹钢筋自左侧会阴经盆腔、腹腔、胸腔穿插至右侧颈肩部皮下,伤后昏迷30 min苏醒,伤后1 h对体外过长钢筋切割后,于15:43时急送至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被动体位,感头颈、胸、腹、会阴区疼痛伴气紧,极度痛苦貌。
陈凤刘明游丛毓黄桂蓉陈玲杨先碧何思怡
关键词:贯通伤
基于电流下垂特性的并联逆变器功率均分装置及控制方法
基于电流下垂特性的并联逆变器功率均分装置及控制方法。功率均分装置含直流稳压电源、逆变控制单元和中央控制器。每个逆变控制单元含一个三相逆变器和一个改进的电流下垂控制模块。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经过改进的电流下垂控制模块合成参...
曾成碧樊梦蝶苗虹陈博白小丹刘明吴嘉豪卢杨
文献传递
顺行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采用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术中术后观察,分析该术式较之其他内固定方式的优势,探索实现肱骨干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具体技术细节。方法:自2011年6月自2014年7月,对15例闭合型新鲜成年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或...
刘明项舟黄富国岑石强钟刚张晖刘雷
关键词:髓内钉微创肱骨骨折内固定
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对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相关文献,从生物力学、影像学预后以及临床预后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单纯应用锁定钢板相比,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对肱骨近端提供有效的内侧支撑,并增加内固定系统强度;同时可以更好地维持术后肱骨颈干角以及肱骨头高度,恢复更好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并且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移植联合锁定钢板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方式,但目前中远期随访结果报道有限,移植腓骨的长期预后仍然不确定,同时该治疗方式可能引起的长期潜在不良反应仍不够明确。
邢飞段鑫刘明黄富国项舟
关键词:腓骨移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颈干角
BMP-7/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制备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7 (bone morphogenesis protein-7,BMP-7)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缓释微球并评估该微球...
项舟黄富国岑石强陈家磊刘明段鑫
关键词:BMP-7PLGA缓释微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电视胸腔镜下取膈神经转位治疗陈旧性臂丛神经损伤
[目的]陈旧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难题,通过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游离膈神经转位修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探讨其较之传统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式的优势。[方法]从2007年10月009年12月,在6例陈旧性臂...
刘明项舟黄富国岑石强钟刚裴福兴
文献传递
郭子光教授从气血立论创心系疾病基础方治疗胸痹的验案赏析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总结郭子光教授临床诊治胸痹的验案两则,分析其从气血立论,基于"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创制郭氏胸痹基础方诊治心系疾病的临床经验,以期为提高中医心系疾病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刘明史年刚李炜弘
关键词:气虚血瘀胸痹
体内外构建软骨-骨再生理想微环境修复兔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针对目前组织工程软骨修复领域中新生组织缺乏软骨特性以及远期效果欠佳的现状,选取理想种子细胞与合适的双相复合型支架,通过体外体内构建理想微环境,进一步揭示材料与细胞、体内微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比较各种微环境下...
刘明项舟范红松裴福兴黄富国岑石强钟刚
关键词:BMSCS骨软骨缺损
文献传递
热象从寒辨治探析被引量:2
2006年
以胃痛、鼻衄、糖尿病、高血压四个病案为例,分析其虽在临床症状上表现有热象,或在疾病的传统认识中多辨为热证,但其病机实质是寒证,从寒辨治而获疗效,提出辨证不能为症状表象和西医病名所干扰,辨证的核心是探求病机。
李炜弘刘明陆明谭从娥陈聪
关键词:病案真寒假热中医药疗法辨证
BMP-7/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对兔BMSCs增殖和成软骨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载负BMP-7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缓释微球对兔BMSCs增殖和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BMP-7/PLGA缓释微球,并将BMP-7/PLGA缓释微球与软骨分化培养基混合后,在第1、3、7、14、21天收集其上清液作为体外释放液。取3~5日龄新西兰乳兔双侧股骨及胫骨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分为微球组和对照组,微球组在每2~3天换液过程中更换为200μL不同时间点的BMP-7/PLGA缓释微球体外释放液,对照组使用等体积软骨诱导培养液。采用MTT法测定两组培养1、3、7、14、21 d的吸光度(A)值,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培养21 d行番红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于1、3、7、14、21 d采用阿利新蓝染色法测定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检测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 MTT检测示,培养1、3、7 d两组细胞均迅速增殖;7 d后对照组增殖速度变缓,微球组仍呈持续快速增殖。培养1、3、7 d两组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 d微球组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21 d与对照组比较,微球组番红O染色可见几乎所有细胞核被染成鲜红色,甲苯胺蓝染色可见几乎所有细胞核出现异染性紫红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多数细胞核呈黄色或棕黄色,Ⅱ型胶原表达为强阳性。阿利新蓝染色法测定示,培养各时间点两组细胞GAG含量呈持续增高趋势,7 d后对照组增高趋势减缓,微球组仍呈持续高分泌状态。培养1、3、7 d两组GA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 d微球组GA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的BMP-7/PLGA缓释微球在体外具有促进兔BMSCs增殖和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陈家磊刘明段鑫黄富国项舟
关键词:BMP-7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BMSCS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