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辉芳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突变
  • 3篇基因
  • 3篇家系
  • 2篇小儿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急性
  • 2篇合酶
  • 1篇地奈德
  • 1篇悬液
  • 1篇遗传病
  • 1篇遗传性
  • 1篇因子X
  • 1篇隐性遗传病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哮喘
  • 1篇婴幼儿哮喘急...
  • 1篇幼儿哮喘

机构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刘辉芳
  • 4篇刘艳辉
  • 4篇陈志红
  • 4篇郑卫东
  • 2篇李增清
  • 2篇范小斌
  • 1篇蒙秀玲
  • 1篇陈永新
  • 1篇林晓源
  • 1篇李明
  • 1篇陈达强
  • 1篇翟琼香
  • 1篇何启勇
  • 1篇张宇昕
  • 1篇王发雄
  • 1篇沈亦逵
  • 1篇孙跃玉
  • 1篇王嬿
  • 1篇王嬿
  • 1篇谢衍铭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脊液及血浆内皮素1变化在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意义
2001年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与小儿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监测5 0例病毒脑炎 ,11例结核性脑膜炎 ,6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及血浆ET -1含量并与 10例健康儿童血浆及 8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2例脑瘫脑脊液对照。结果 患病组血浆及脑脊液ET -1含量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有显著性意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者血浆ET -1均值 46 76± 17 2 3 ,脊液 5 8 34± 12 93 ;轻度神经功能障碍者血浆ET -116 2 7± 5 0 9,脊液 2 4 47± 8 5 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脑脊液中ET -1含量增高可作为脑实质损伤重要指标 ,ET
翟琼香林晓源谢衍铭李增清陈达强李明刘辉芳
关键词:内皮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家系中凝血因子Ⅴ基因两种新突变的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家系进行凝血因子Ⅴ(factorⅤ,FⅤ)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先天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分子发病机理。方法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先证者的FⅤ基因全部25个外显子及其旁侧序列进行分析,鉴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变异。应用PCR产物反向测序法或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对突变位点进行确证。随机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先证者FⅤ基因存在两种突变,分别是第11外显子区的A1763C错义突变和位于第16内含子3′端剪接位点的G→T突变;家系分析表明这两个突变是双杂合子型,前者遗传自父亲,后者遗传自母亲。100名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A1763C错义突变。结论第11外显子A1763C错义突变和第16内含子3′端的剪接位点突变使先证者呈现双重杂合子型,可能是先证者FⅤ先天性缺乏的原因。
郑卫东刘艳辉刘辉芳陈志红王嬿
关键词:突变聚合酶链反应
小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小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称慢粒)在小儿较为少见,但在临床表现及血液学检查上都有其特殊性。我科自1964~1992年共收治小儿慢粒31例,占同期住院的各型小儿白血病527例的5.9%。本文对31例慢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刘辉芳郑蔓蕾沈亦逵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性儿童
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令舒)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1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临床疗效好,起效快,且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李增清陈永新蒙秀玲张宇昕刘辉芳孙跃玉
关键词:布地奈德混悬液婴幼儿哮喘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中R152Q及IVS6+1G→T突变的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检测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中因子Ⅶ基因的突变。方法应用PCR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先证者的因子Ⅶ基因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分析,鉴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变异。应用PCR产物反向测序法或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对突变位点进行确证。随机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先证者FⅦ基因第6外显子和第6内含子分别存在R152Q和IVS6+1G→T杂合突变,家系分析表明这2个突变是双重杂合子型,前者遗传自父亲,后者遗传自母亲。100名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R152Q错义突变。结论FⅦ基因第6外显子R152Q错义突变和第6内含子供体剪接位点IVS6+1G→T突变可能是先证者因子Ⅶ先天性缺陷的原因。
郑卫东刘艳辉陈志红欧阳维富范小斌王发雄刘辉芳
关键词:突变聚合酶链反应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家系中凝血因子Ⅴ基因两种新突变的鉴定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家系进行凝血因子V(FV)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先天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FV凝...
郑卫东刘艳辉刘辉芳陈志红王嬿
文献传递
遗传性凝血因子XⅢ缺陷症家系致病基因突变的鉴定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分析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XⅢ(FXⅢ)缺陷症家系中FⅫ基因缺陷。方法应用PCR结合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的FXⅢA链基因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分析,鉴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变异。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或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对该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健康体检者的FXⅢ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先证者F瑚A基因第3外显子和第4外显子分别存在Arg77Cys错义突变和Arg174stop无义突变,后者是人FXⅢA基因一种新突变。家系分析表明这2个突变是双重杂合子型,Arg77Cys突变遗传自父亲,Arg174stop突变遗传自母亲。先证者女儿携带Arg77Cys错义突变。先证者丈夫及100名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Arg77Cys错义突变和Arg174stop无义突变。结论发现人F)皿A基凶的一种新突变,即Argl74stop无义突变,并对此突变成功地运用了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先证者FxmA基因同时存在Arg77Cys错义突变和Arg174stop无义突变,可能是其Fxm先天性缺陷的原因。
郑卫东刘艳辉何启勇陈志红范小斌刘辉芳
关键词:DNA突变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