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植被生物量时空变化及水位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基于时间序列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植被指数,结合野外实测生物量及水文气象等数据,分析了2001 2010年退水期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多年均值处于0~1402 g/m2之间,除蚌湖四周生物量沿湖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外,其他区域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且其分布与研究区高程密切相关;(2)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多年均值在退水初期为901 g/m2,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降低;植被分布面积则随着滩地出露而逐渐增大,随后基本稳定;总生物量呈现单峰变化,在11月初达到最高值.2001 2010年研究区年均生物量变化呈现波动状态,多年均值为18.3×107kg;最高出现在2006年,达到28.2×107kg,2010年最低,仅有8.37×107kg;(3)年均生物量与洲滩出露天数以及植被分布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和0.865.水位变化为湿地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 叶春赵晓松吴桂平王晓龙刘元波
-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植被生物量MODIS
- 基于MOD16产品的鄱阳湖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84
- 2013年
- 基于MOD16遥感数据集,统计分析了鄱阳湖流域2000-2010年地表蒸散量的年际和年内时空变化状况,探讨了不同地表类型下蒸散量的差异性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MOD16产品的精度能够满足鄱阳湖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的要求;②流域内平均蒸散量的年际波动较大,以2003年、2007年尤为突出,分别超出多年平均值49.28 mm和46.71 mm。ET空间格局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规律,尤其在高植被覆盖区蒸散量较大;③年内蒸散量呈单峰型分布,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地表蒸散主要集中在5-9月份,最高值出现在7月;④土地利用特点基本影响着流域蒸散量的分布状况。蒸散强度大小按地表类型排序依次为林地>草地>农田>裸地>城镇。研究结果对鄱阳湖流域旱涝灾害成因分析、生态需水量研究等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意义。
- 吴桂平刘元波赵晓松叶春
-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
- 基于MODIS的鄱阳湖湿地植被变化及其对水位的响应研究被引量:27
- 2013年
- 针对鄱阳湖水情变化如何影响湖区湿地植被生长过程的问题,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蚌湖—吴城生态断面上,选取3个梯度分布MODIS像元样点,基于2001~2010年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分析了近10a来退水期植被生长动态变化过程;结合星子站水位资料,探讨了鄱阳湖退水期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样点EVI年内均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特征,多年平均值在10月份最大,高程越高的样点其EVI达到年最大值的时间越早;不同水位持续长短及其起讫时期影响植被的生长变化,EVI均值与生长期的拟合优度(0.75)高于最大值与生长期的拟合优度(0.49);样点每提前出露10d,EVI均值约升高0.02,二者相关性R2达到0.55。研究结果对湖区植被资源管理以及湖泊水位调控效应研究等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 叶春刘元波赵晓松吴桂平
- 关键词:MODISEVI水位湿地植被鄱阳湖
- 基于遥感技术的滁州市各县森林线性优化配置分析
- 2014年
- 森林植被作为土地覆盖的重要类型之一,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中的地位与其所发挥的生态效应相关,对耕地、园地等水土流失区保护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遥感影像和一些数学方法来优化配置森林资源,以2000年、2006年相近的滁州市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监督分类法对森林植被进行分类、统计、验证和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线性规划法对森林植被分布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定远县、凤阳县、来安县、天长市各县市森林植被配置不合理,需要各增加476.74km2、255.41km2、162.76km2、263.49km2,适当增加农田林网建设,这样才有利于各县市农林生态和谐发展。
- 王妮叶春梁先锋彭世揆
- 关键词:遥感森林植被线性规划优化配置
- MODIS土地覆盖分类的尺度不确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以空间异质性较强的枯水期鄱阳湖为研究区,以搭载于同一卫星平台、具有同一观测时间和较高空间分辨率的ASTER数据为参照,分析研究了MODIS数据在土地覆盖分类中由空间尺度带来的不确定性。首先基于MODIS三角权重函数,建立了从ASTER到MODIS的尺度转换方法;然后对不同空间分辨率的数据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并基于误差矩阵和线性模型分析了MODIS土地覆盖分类结果的误差来源。结果表明,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与成像方式这两类因素对MODIS与ASTER分类结果差异的贡献比例约为(6.6—11.2):2;MODIS像元尺度对研究区水体的分类不确定性影响较低,而对森林的不确定性影响可达63%。由此可见,在基于MODIS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研究中,空间尺度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是比较显著的。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土地覆盖分类及变化检测、尺度效应和景观生态学不确定性研究,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 杨莹刘元波阮仁宗叶春卢盼盼
- 关键词:MODIS鄱阳湖土地覆盖分类不确定性
- 2000—2015年阜康林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阜康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的植被覆盖变化、气温和降水变化及植被覆盖与气温和降水间的响应关系,为天保工程实施生态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2000—2015年MODIS/NDVI数据及阜康林区气温和降水数据,结合均值法、回归分析法、距平波动法和相关分析法等方法,探讨阜康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内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状况及二者间的响应关系。[结果](1)2000—2015年,阜康林区植被覆盖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呈不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阜康林区植被覆盖在近16a变化最为明显的为NDVI>0.65部分,是阜康林区NDVI下降的主要部分;"低"和"较高"水平NDVI虽有上升但不明显,而"中等"水平NDVI上升明显且占比较大。(2)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阜康林区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整体下降幅度不明显。年降水量总体呈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降水量表现为显著的上升趋势。(3)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植被覆盖变化与气温变化的相关系数仅为0.053 9,而与降水变化显著相关。植被覆盖变化受气温变化影响强度小于受降水的影响。[结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阜康林区植被覆盖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显著;林区内气候总体由暖干向冷湿趋势发展,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植被覆盖的波动与降水波动的关系要强于气温。阜康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对周边气候改善具有一定作用,但仍需加强林区内植被保护与恢复工作。
- 邢菲李虎李建贵张乃明陈冬花刘玉锋叶春栗旭升
- 关键词:遥感天保工程植被覆盖归一化植被指数
-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的干旱响应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4年
- 近年来鄱阳湖干旱事件频发,干旱导致的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直接影响植被生长状况,尤其是对于地上植被生物量的影响极为显著.研究鄱阳湖干旱事件对于湿地植被的影响,对于保护鸟类栖息地,认识湿地生态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长期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植被生物量野外调查,以2003和2006年极端干旱年份为出发点,从湿地植被面积、生物量密度和总生物量的角度分析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生物量对于极端干旱的响应.研究表明:湿地植被面积、生物量密度以及总生物量均呈现双峰分布特征,在4和11月分别达到上、下半年的峰值.2003年植被生物量与多年均值一致,2006年下半年植被面积、生物量密度以及总生物量均明显超出多年均值.影响湿地植被面积的主要因素为鄱阳湖水位变化;而影响植被生物量密度的主要因素为气温和水位,退水时间提前对于生物量密度影响最大;总生物量同时受到植被面积与植被生物量密度的综合影响,其中植被面积的影响更大,植被面积对于总生物量的影响在2006年表现得比2003年更加显著.总之,2006年湿地植被对水文干旱的响应要比气象干旱强烈得多.
- 叶春吴桂平赵晓松王晓龙刘元波
- 关键词:鄱阳湖干旱遥感
- 长臂猿生长激素基因进化历史中发生的一次新近基因重复事件
- 哺乳动物生长激素基因是十分重要的功能基因,它与肌肉、骨骼及软骨组织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大部分的非灵长类哺乳动物和原始猴亚目的物种只有一个单拷贝的生长激素基因,但人类有5个生长激素相关的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17q22...
- 叶春李英施鹏张建之张亚平
- 关键词:生长激素基因长臂猿基因重复进化速率正选择
- 文献传递
- 湖泊底质环境诊断与治理修复技术及应用
- 范成新姜霞丁士明陈开宁李敦海叶春刘平平尹洪斌李清曼钟继承
- 中国湖泊底质中含有湖体中95%以上的污染物,底质又可以释放方式使污染物进入水体,形成的内源负荷可占湖泊总负荷的20〜60%,局部高达90%,促使湖泊富营养化甚至湖泛黑臭灾害的发生,对水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中国湖库...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体净化疏浚工程
-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的黄山风景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评价
- 黄山风景区为国际知名山岳型风景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景区环境构成一定威胁.通过遥感监测黄山景区人类活动干扰,可为景区合理调控,制定有效生态保护和管理决策奠定基础.基于1970年代美国锁眼卫星和2014年国产高分一号卫星数...
- 叶春李虎刘玉锋晋秀龙
- 关键词:遥感黄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