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超
- 作品数:40 被引量:84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天文地球更多>>
- 现代化和近代地理学的发端:中日比较研究
- 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和后现代地理学理论的流行,促使我们思考地理学的现代化问题。因为只有理解现代化,才能理解后现代。虽然东亚国家近现代地理学受到欧美地理学的强大影响,但是它们的地理学有着迥异于欧美的特点。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
- 叶超
- 中国城乡关系的文化地理特质被引量:7
- 2012年
- 城乡关系不是单纯的社会经济现象,需要对它进行文化地理的研究。影响中国城乡关系长期历史演变的主要是水域特征和政策—文化。中国和西方城乡关系历史的最大差异在于:地中海孕育了希腊化时代外向型的城市文明,而内河流域为主的地理特征奠定了中国内向型的农耕文明;中国农业文明对城市文明的牵制使得文化对政策的选择依附特征突出,从而形成长期的城乡融合,这与西方单线式的经由城乡对立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大相径庭。中国城乡关系变革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城乡社会的平等与融合。
- 叶超陈明星
- 关键词:城乡关系文化地理乡村城市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规划与实践反思被引量:14
- 2016年
-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产生较大反响,有必要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理论讨论与规划实践。围绕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中国化的话题,从规划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入反思,从不同层面讨论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规划结合,并探讨了开展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实践的意义、方法与路径。
- 蔡运龙叶超特雷弗·巴恩斯保继刚蒋锦洪杨永春蔡晓梅赵雪雁刘俊杨友仁张敏魏立华姚华松马仁锋黄耿志颜丙金
-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城镇化
- 地理学思想史指要——杰弗里·马丁《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评介被引量:6
- 2009年
- 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对地理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对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比较缺乏。地理学思想史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讲述地理思想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演变过程,而且要通过这一过程达到对地理学性质的把握和准确认识。通过地理学思想史研究可以把握地理学的要旨:地球表面的差异性是地理学的关键,而对此进行描述和解释是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地理学思想史有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古典时期和近现代时期。在面临坚持传统与积极创新的抉择时,地理学家应该多从思想史中吸收和借鉴,并避免掉入二元论的语义陷阱。
- 叶超蔡运龙
- 关键词: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史二元论
- 激进地理学的形成和演变——以《异端的传统》为例被引量:14
- 2010年
- 当前国内对激进地理学的研究相当有限。从方法论角度,通过选取激进地理学的代表作《异端的传统》为案例,在分析其背景的基础上,从激进地理学的理论、实践以及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方面总结和提炼了激进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要点,评价了该文的方法论涵义,并总结了它对中国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启示。该案例剖析表明,激进地理学是资本主义危机和实证主义地理学存在内在缺陷的背景下产生;其理论前提在于地理学家固有的种族-阶级属性使地理学成为科学实证和文化属性相结合的产物;激进地理学家主要通过创办刊物、建立团体、开展运动树立了激进主义学派,使它由"异端"成为传统;马克思主义是多数激进地理学家的理论选择;批判和自我批判基础上的重构可能是当今和未来地理学方法论创新的主要途径。中国应该积极开展激进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 叶超蔡运龙
- 关键词:方法论
- 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由来被引量:34
- 2012年
- 空间问题和"空间的生产"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持续研究的重点之一。社会空间辩证法是"空间的生产"理论的主要方法论。它产生于两重批判的基础之上:一是对传统容器空间观的批判,另一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忽视空间要素及其作用的批判。社会空间辩证法概念系通过列斐伏尔的奠基,哈维等人的发扬,最后由索加正式予以提出。
- 叶超
- 地理学方法论演变与价值判断被引量:26
- 2010年
- 主观和客观是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对重要范畴。价值判断是主客观问题争论的焦点。外在的科学或哲学理论和方法论等因素为客观范畴,地理学家的价值判断、目的等方面的因素为主观范畴。客观层面的分析表明:专业化和交叉化并行的整体科学发展特征,以及科学哲学理论发展多元化的趋势强烈影响了地理学方法论;交叉化的倾向使二战以后的地理学频繁地向其它学科借鉴理论和吸取方法,从而在范围上拓展了地理学方法论;而科学哲学理论从范式、研究纲领向多元主义的演替路径使地理学方法论也经历了单一范式向多元主义发展的过程;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使地理学家深切认识到制度、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修辞对地理学的强烈影响。主观层面的分析表明:研究者不可能摆脱他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也不可能"中立"于研究对象;在处理价值判断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时,研究者要持有审慎的态度和逻辑严整性的原则。在科学研究的目的论上,研究者最终应该具有一种人本主义的"自向性",即从认识研究对象回复到认识自身。从客观和主观结合的角度看,方法论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则与研究者个性和目的相结合的产物。
- 叶超蔡运龙
-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
- 从象征到现实:大学城的空间生产被引量:4
- 2013年
- 近年来中国大学城的广泛建设,使其成为城市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大学城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同时反映出诸多时空交错的问题。从历史来看,大学本身被视为一种时空隐喻,现今的大学正如巨型大都市。中国大学城形成和发展与空间问题密切相关,很有必要从空间的生产视角进行研究,但国内相关成果很少。本文选择高校密集的南京仙林大学城这一典型案例,将空间的生产理论应用于大学城问题分析,发现大学城发展伴生着多种时空矛盾和社会分化。大学城的空间生产折射出中国大学发展中文化缺失的严重问题。
- 叶超郭志威陈睿山
- 关键词:大学城
- 现代化、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城乡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现代化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关键问题。意识形态和城乡关系是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学界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从强调城市化和西方化到意识形态的转变。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差距与城乡对立是其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意识形态整合在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和过程之中。城乡关系是否协调是检验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主要标准之一。
- 叶超
- 关键词:意识形态城乡关系
- 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被引量:94
- 2016年
- 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中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简称"胡焕庸线"),被广泛认可和引用,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2014年底,李克强总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高度关注胡焕庸线,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问题。胡焕庸线因而再度引起争论和热议。据此,组织了一些地理学者围绕该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力图从不同层面展现学者们对胡焕庸线的理解与反思,从而深化胡焕庸线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区域实践。
- 陆大道王铮封志明曾刚方创琳董晓峰刘盛和贾绍凤方一平孟广文邓祥征叶超曹广忠杜宏茹张华马海涛陈明星
- 关键词:学术争鸣新型城镇化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