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诱发电位
  • 3篇体感
  • 3篇体感诱发电位
  • 3篇椎间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1篇溶解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疗效
  • 1篇髓核
  • 1篇髓核溶解
  • 1篇髓核溶解术
  • 1篇盘移位
  • 1篇皮节体感诱发...
  • 1篇椎间盘移位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庄文权
  • 3篇杨建勇
  • 3篇李鹤平
  • 3篇吴彩华
  • 3篇陈伟
  • 1篇刘世敬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体感诱发电位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疗效的初步研究
2002年
目的:探讨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对40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介入手术前后进行L5和S1的DSEP检查,测定其N40的峰潜伏期,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结果:术前DSEP检测的异常率达90.0%(36?40),主要表现为N40峰潜伏期延长;术后DSEP复查异常率明显减少,为15.0%(6?40),术前DSEP检测异常者术后DSEP复查表现为N40峰潜伏期较术前明显缩短。结论:DSEP检查是在介入手术前判断神经根功能受损程度和术后神经根功能改善程度客观、敏感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可协助评价介入手术的疗效。
李鹤平庄文权杨建勇陈伟吴彩华刘世敬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手术疗效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割术前后诱发电位的应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皮节体感诱发电位 (D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割术(PLD)前后的改变。方法 对 31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行PLD术前后进行L5和S1的DSEP检查 ,测定其第 1负相波N4 0 峰的峰潜伏期 ,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结果术前DSEP检测的异常率达 90 3 %( 2 8/ 31) ,主要表现为N4 0 峰潜伏期延长 ;术后DSEP复查异常率明显减少 ,为 16 1%( 5 / 31) ,术前DSEP检测异常者术后DSEP复查表现为N4 0 峰潜伏期较术前明显缩短。结论 DSEP检查是在PLD术前判断神经根功能受损程度和术后神经根功能改善程度客观、敏感和可靠的检测方法 ,可协助判断PLD的疗效。
李鹤平庄文权杨建勇陈伟吴彩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皮节体感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评价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后的改变,评价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的安全性。方法对24例有L5和S1神经根损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后进行L5和S1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测定其第1负相波N40峰的峰潜伏期,并作比较。结果术前诱发电位检测异常率达87.5%(21/24),主要表现为N40峰的峰潜伏期延长;术前异常的21例中17例术后短期(6~10d)行检查,其峰潜伏期和两侧差异值与术前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均仍属于异常范围;术前异常的21例中10例术后略长时间(29~45d)行检查,其总体峰潜伏期值和两侧差异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现为峰潜伏期值明显缩短,两侧差异值明显减少。术前诱发电位异常的21例患者无论术后短期,还是术后略长时间,共计27例次行诱发电位检查,术后峰潜伏期值与术前峰潜伏期值比较无一例有进一步明显的延长。结论诱发电位检查是在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前术后判断神经根功能受损程度和术后神经根功能改善程度客观、灵敏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可协助判断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李鹤平庄文权杨建勇陈伟吴彩华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髓核溶解术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