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用于各种短小手术效果观察
- 2008年
- 丙泊酚因具有起效迅速、苏醒快及苏醒质量高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运用,但其也存在镇痛作用弱、抑制呼吸和循环功能等不足。笔者将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用于阑尾炎及关节脱位复位术的麻醉,重点观察其麻醉效果,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 吴非吕建英包长顺
-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短小手术
- 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光器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mg/kg、利多卡因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P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 包长顺宏杰苏国友王翠荣吴非贾海鹰代辉韩俊喜
- 关键词:喉镜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应激反应
- 舒芬与左布比卡因复合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腹腔镜下卵巢及子宫肌瘤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0.05%舒芬太尼注射液15μg+0.25%左布比卡因75mg加生理盐水至30ml,对照组0.05%舒芬太尼注射液15μg+生理盐水至30ml,手术结束术者在腹腔创面喷洒15ml,退出腔镜后在脐切口及下腹两个切口共三个切口每个部位注射5ml,两组注射方法相同。全麻药物均按体重给药并在一个时间点停药,记录停药后苏醒期反应、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及疼痛反应和手术后1h、6h、12h、24h及48h的VAS评分。结果:治疗组苏醒期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苏醒后安静无疼痛、在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安全性。
- 包长顺包文朝宋伟奇吴非
- 关键词:舒芬太尼左布比卡因腹腔镜妇科手术后镇痛
- 不同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中对母体、胎儿、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式剖宫产产妇64例,其中采用硬膜外麻醉(EPS组)32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32例,对比两种麻醉方法在新式剖宫产术式中对母体、胎儿及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麻醉效果差者CSEA组明显少于EPS组(P<0.01),CSEA组的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组(P<0.01),术中产妇、胎儿情况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联合应用能够使麻醉时间、取胎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EPS 组(P <0.01),并且能够充分暴露术野,改善手术医生操作条件,提高产妇满意率,是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和剖宫产术式.
- 苏国友包长顺包文奎宋伟奇许永慧吴非宏杰王新包文朝李国良
- 关键词:麻醉方法
- 引光器联合呼吸末CO_2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插管困难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困难气管插管时用气管插管引光器(引光器)结合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经右侧磨牙气管插管的效果及心血管应激反应。方法选择42例AS合并困难插管拟施全身麻醉患者,入选AS均伴有颈椎侵犯、颈椎前屈后伸受限符合困难插管,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Ⅰ组为引光器插管组,Ⅱ组引光器联合PetCO2插管,两组均用镇静慢诱导方法,咽喉部表麻用气管插管引光器插管引导配合PetCO2经右侧磨牙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等情况。结果Ⅰ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48%,二次插管成功率为9.52%,Ⅱ组一次成功率为95.24%,二次插管成功率为4.76%。插管时间Ⅰ组(45.43±5.23)s,Ⅱ组(40.62±4.75)s,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即刻收缩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引光器用于AS困难插管具有良好的插管效果,引光器加PetCO2比单独用引光器更适合于困难插管中,并可缩短插管时间。
- 包长顺包文朝吴非
- 关键词:困难插管强直性脊柱炎气管插管
- 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思考被引量:5
- 2015年
- 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以获取硕士学位为目标的高层次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及内涵是科研,而科研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我国目前对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毕业生应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临床麻醉疑难问题的能力。要培养既有科学研究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麻醉学高端人才,就要建立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 包长顺包文朝苏国友吴非
- 关键词:麻醉学专业学位核心能力
- 异丙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 2008年
- 对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选择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ASAⅠ-Ⅱ级,年龄18~40岁,体重41—65kg,无循环、呼吸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术前常规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
- 吴非包长顺王新
-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人工流产复合麻醉
- 气管插管引光器在困难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引光器(简称引光器)对处理困难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对困难气管插管26例患者,12例采用镇静慢诱导法,14例采用全麻诱导,先用喉镜试插管未成功者均改引光器插管,并记录插管次数、时间及插管期间血氧饱和度(SpO)2、BP变化,插管时的副损伤。结果:喉镜插管次数(4.50±1.38)次,引光器(1.85±0.62)次,两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插管总时间喉镜(886.20±33.00)s,引光器(26.15±16.92)s(P<0.01),SpO2于喉镜插管期间降低,需面罩通气1~2min,引光器插管期间无需面罩通气即插管成功,BP在喉镜插管时较引光器插管增高(P<0.05)。结论:引光器用于成人困难气管插管是一种经济、简捷、可靠易行的有效插管器械,可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 包长顺吴非贾海鹰王翠荣
-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喉镜
- 异丙酚用于小儿麻醉的研究与观察
- 2009年
- 以往在小儿麻醉中,异丙酚只限用于年龄大于3岁的小儿,如今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婴儿和新生儿。现综述近年来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经验与观察。
- 吴非包长顺王新
- 关键词:异丙酚小儿麻醉
- 气管插管引光器经右侧磨牙径路用于困难插管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引光器经右侧磨牙径路在困难插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2例困难插管拟定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6例应用气管插管引光器经口腔正中径路进行插管,观察组26例将气管插管引光器经右侧磨牙径路插管,2组麻醉诱导均用健忘镇静镇痛慢诱导,用药后2 min以2%利多卡因咽喉部进行表面麻醉,患者嗜睡后保留自主呼吸进行气管插管术。观察2组插管期间呼吸频率(RR)、血氧分压(Sp(O2))、血压(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插管副损伤、插管时间及插管次数等。结果 2组插管时间及RpP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2%,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6%,2组2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结论气管插管引光器经右侧磨牙径路用于困难气管插管通过性好,可以节省时间,是一种良好的插管径路。
- 包长顺宏杰朱博包文朝吴非
- 关键词:困难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