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姬志峰

作品数:7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表型
  • 4篇种群
  • 3篇性状
  • 3篇五角枫
  • 3篇表型多样性
  • 2篇多样性
  • 2篇天然种群
  • 2篇表型性状
  • 1篇形态学
  • 1篇叶性状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花
  • 1篇植物花粉
  • 1篇生态因子
  • 1篇天然居群
  • 1篇居群
  • 1篇聚类分析
  • 1篇花粉
  • 1篇花粉形态
  • 1篇海拔

机构

  • 7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姬志峰
  • 6篇王祎玲
  • 3篇高亚卉
  • 2篇郑昕
  • 2篇孟超
  • 2篇张翠琴
  • 2篇林丽丽
  • 1篇耿全英
  • 1篇朱广龙
  • 1篇赵瑞华
  • 1篇戴攀峰
  • 1篇毛思雪
  • 1篇赵亮
  • 1篇李乐
  • 1篇韩夏

传媒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园艺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实验室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太行菊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4
2012年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技术,在太行菊中还未见相关的报道。为建立优化适合太行菊SRAP分析的扩增体系,以太行菊DNA为模板,对影响SRAP-PCR反应体系的5个重要参数设置梯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经过大量的重复性实验确定了适合太行菊SRPA-PCR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量50ng,1.25mmol/L的Mg2+浓度,0.5μmol/L的上下游引物,0.2mmol/L的dNTPs以及Taq酶1U。该体系在太行菊个体中均能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为后续的太行菊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高亚卉朱广龙姬志峰王祎玲
关键词:SRAP
山西五角枫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五角枫(Acer mono Maxim)隶属于槭树科(Aceraceae)槭属(Acer),落叶乔木,为我国特产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京、河北、山西、内蒙、河南等地,被国家列为“近危种”。为了更好的对五角枫进行保护和利...
姬志峰
关键词:五角枫天然种群表型性状多样性形态学
太行菊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以采自河北、河南、山西太行菊属2种植物17个种群的花粉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系统观察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太行菊属植物的演化进程路线。结果显示:(1)太行菊属花粉为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具3孔沟。(2)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花粉外壁纹饰以刺-颗粒状复合纹饰为主,刺基部膨大,体积较小属小型花粉。(3)聚类分析及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长裂太行菊种群花粉在刺长刺密度、网眼密度、萌发孔深度等方面都较太行菊种群进化,是太行菊属中较为进化的一个种。研究表明,太行菊属植物可能最初起源于河南中部,在随后的进化过程中,向北发展到河北地区,沿西北进入山西地区。
高亚卉戴攀峰姬志峰韩夏王祎玲
关键词:花粉形态聚类分析
脱皮榆山西天然居群叶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山西脱皮榆(Ulmus lamellosa)6个天然居群150个个体的叶片14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脱皮榆14个表型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居群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变异;(2)脱皮榆叶脉、最宽处锯齿、叶片、叶柄4个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5.425%、23.731%、25.446%和45.168%,叶脉性状较其他性状稳定性高,叶柄性状稳定性较低;(3)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28.104%,远远小于居群内变异(71.896%),居群内变异是其主要的变异来源;(4)脱皮榆居群表型变异呈纬度梯度规律性,随着纬度的增加,叶片逐渐变小,叶柄宽和叶厚也呈现递减的趋势;(5)利用居群间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6个脱皮榆居群分为3大类。
郑昕孟超姬志峰王祎玲
关键词:表型多样性天然居群
山西霍山五角枫不同海拔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为了揭示山西五角枫(Acer mono Maxim.)不同海拔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7个种群200个个体的叶片、果实和种子22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五角枫不同种群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差异,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42.61%,表型变异系数(CV)在7.98%~33.41%之间,7个不同海拔种群的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164和0.8316,表明五角枫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4.39%,其中果实、叶片贡献率大于种子贡献率。22个表型性状及表型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钾、磷、pH、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土壤有机质、含水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微生境对其遗传变异的影响。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7个五角枫种群分为两大类。
姬志峰高亚卉李乐毛思雪赵亮耿全英王祎玲
关键词:五角枫表型多样性天然种群
五角枫种群表型多样性被引量:46
2015年
为揭示五角枫种群的表型分化程度、变异模式及地理变异规律,以山西19个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形态学角度对五角枫种群的叶片、果实、种子等23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五角枫23个表型性状中除果柄长、着生痕、种子长/宽以外,其余20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2)19个种群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8.07。叶片、果实、种子的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依次为:果实19.78%>叶片18.77%>种子10.25%。(3)五角枫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48.82%,种群内变异(51.18%)与种群间变异(48.82%)基本相当。叶片、果实、种子表型分化系数的平均值为:叶片58.08%>果实41.24%>种子25.87%。(4)五角枫叶片、果实和种子的信息多样性指数(H)为:叶片6.1079>果实5.9118>种子5.2855;多样性指数平均值(D)分别为:果实0.9967>叶片0.9961>种子0.9948。(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五角枫种群表型多样性基本来源为:叶片贡献率>果实贡献率>种子贡献率。(6)五角枫表型变异呈现出以经度和纬度变异并存的趋势,少数表型性状与经度和纬度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7)利用欧氏距离对五角枫种群进行UPGMA聚类分析,将五角枫19个种群划分为两大类群。五角枫种群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与其遗传特点和分布生境等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今后五角枫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张翠琴姬志峰林丽丽赵瑞华王祎玲
关键词:五角枫种群表型性状
山西葛萝槭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为揭示山西葛萝械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天然分布的8个种群的叶片、果实、种子21个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葛萝械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种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矿st)为50.16%,与种群内变异(49.84%)相当;表型变异系数(C∽为19.16%,变化幅度7.89%~37.04%,种子性状较果实、叶片性状稳定;8个不同种群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6923,表明葛萝械种群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2)相关性分析表明,葛萝槭表型性状受地理生态因子的影响,种群内表型变异呈梯度性变化,随着经、纬度的增加,叶形逐渐由长卵形向宽卵形变异;随着海拔的升高,果实、种子逐渐减小。(3)利用种群间欧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8个葛萝槭种群分为两大支,表型性状主要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表明,葛萝槭种内存在丰富的变异,这与其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境密切相关。
孟超郑昕姬志峰林丽丽张翠琴王祎玲
关键词:种群表型多样性生态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