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卉
- 作品数:7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山西霍山五角枫不同海拔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2
- 2012年
- 为了揭示山西五角枫(Acer mono Maxim.)不同海拔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7个种群200个个体的叶片、果实和种子22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五角枫不同种群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差异,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为42.61%,表型变异系数(CV)在7.98%~33.41%之间,7个不同海拔种群的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164和0.8316,表明五角枫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4.39%,其中果实、叶片贡献率大于种子贡献率。22个表型性状及表型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钾、磷、pH、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土壤有机质、含水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微生境对其遗传变异的影响。利用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7个五角枫种群分为两大类。
- 姬志峰高亚卉李乐毛思雪赵亮耿全英王祎玲
- 关键词:五角枫表型多样性天然种群
- 太行菊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技术,在太行菊中还未见相关的报道。为建立优化适合太行菊SRAP分析的扩增体系,以太行菊DNA为模板,对影响SRAP-PCR反应体系的5个重要参数设置梯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经过大量的重复性实验确定了适合太行菊SRPA-PCR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量50ng,1.25mmol/L的Mg2+浓度,0.5μmol/L的上下游引物,0.2mmol/L的dNTPs以及Taq酶1U。该体系在太行菊个体中均能扩增出清晰稳定的条带,为后续的太行菊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 高亚卉朱广龙姬志峰王祎玲
- 关键词:SRAP
- 濒危物种太行菊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策略
- 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归为菊科菊蒿亚族,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太行山特有属,仅有2种,太行菊和长裂太行菊。现处于濒危状态,已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及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河南3...
- 高亚卉
- 关键词:濒危物种
- 七里峪不同海拔茶条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9
- 2010年
-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七里峪1200~2000m8个海拔梯度茶条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11条引物共得到78个重复性好的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78个,多态百分率为100%。在8个茶条槭种群中,总遗传多样性指数I(Shannon多样性指数)、HB(Bayesian指数)分别为0.507和0.368,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性。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AMOVA分析表明,74.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茶条槭种群内,25.7%存在于种群间(ΦST=0.257,P<0.001)。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茶条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8个种群可大致分成2组,与其地理分布相一致。茶条槭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海拔种群所处生境的异质性是七里峪茶条槭种群现有遗传格局的主要原因。
- 闫女王丹高亚卉郝晓杰王祎玲
- 关键词:茶条槭海拔梯度ISSR
- 太行菊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以采自河北、河南、山西太行菊属2种植物17个种群的花粉为实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形态进行系统观察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太行菊属植物的演化进程路线。结果显示:(1)太行菊属花粉为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具3孔沟。(2)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花粉外壁纹饰以刺-颗粒状复合纹饰为主,刺基部膨大,体积较小属小型花粉。(3)聚类分析及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长裂太行菊种群花粉在刺长刺密度、网眼密度、萌发孔深度等方面都较太行菊种群进化,是太行菊属中较为进化的一个种。研究表明,太行菊属植物可能最初起源于河南中部,在随后的进化过程中,向北发展到河北地区,沿西北进入山西地区。
- 高亚卉戴攀峰姬志峰韩夏王祎玲
- 关键词:花粉形态聚类分析
- 酸枣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2
- 2013年
- 以3年生酸枣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法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酸枣生理生化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梯度的加大、干旱时间的延长,酸枣叶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抗坏血酸(AsA)含量累积,呈现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重度干旱下可溶性糖积累量高于CK 171.74%,且差异显著(P<0.05);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增加了5.77倍(P<0.05),对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加剧;PRO含量在重度干旱时最高,达到1 733.23μg/g,是CK组的12.68倍(P<0.01);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为813.10mg/100g.FW,增加了158.07%(P<0.01)。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中度干旱时含量最高9.99 mg/g,增加了2.11倍(P<0.05);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及叶绿素总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Chl a降低了31.08%(P<0.05),Chl b降低了37.99%(P<0.01),叶绿素总量降低了33.68%(P<0.05);干旱对Chl a、Chl b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Chl a/Chl b变化异常;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干旱胁迫前期上升,增加了37.72%,后期下降,降低了18.94%(P<0.05)。
- 朱广龙韩蕾陈婧王艺苗高亚卉魏学智
- 关键词:酸枣生理生化干旱胁迫
- 茶条槭不同海拔种群的表型多样性被引量:30
- 2010年
- 为了揭示茶条槭(Acerginnala)不同海拔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山西七里峪天然分布的茶条槭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海拔种群的种实和叶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7个表型性状中16个存在显著差异,占总表型性状的94.12%。在物种水平上各个性状表现出较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CV)在7.05%~38.12%之间。茶条槭种群具有高的表型多样性(1.9253),5个不同海拔种群的平均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9022~1.9837。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13.79%)小于种群内变异(82.71%),种群内的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各表型性状及表型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N、K、AN、AK、AP、OR、MC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但与海拔高度呈现出不显著的相关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形成明显的两组,与其地理分布相一致。不同海拔种群所处微生境的异质性是引起种群间差异的主要原因。茶条槭种群内、种群间变异的利用对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丹庞春华高亚卉郝晓杰王祎玲
- 关键词:茶条槭表型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