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启迪
- 作品数:10 被引量:9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24
- 2005年
- 目的描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探讨预防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及其指示指标。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开展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存活病例为对照分析死亡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死率最高的人群是40~49岁年龄组(病死率29.73%),97.37%的死亡病例有中毒性休克表现。死亡病例发病至入院平均间隔为0.76天,平均病程为2.11天,病程进展较存活病例更快。死亡病例中皮肤瘀点(斑) (73.68%)、腹泻(50.0%)、呼吸困难(21.05%)、眼结膜充血(34.21%)等临床表现较存活病例常见, 肝、肾功能损伤较存活病例严重。死亡病例的平均潜伏期、危险因素暴露率与存活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休克是减少猪链球菌感染死亡的关键,40岁以上病例是预防死亡的重点人群。对病例开展肝、肾功能指标监测可有效反映疾病进展与结局。
- 祝小平祖荣强陈志海刘学成刘伦光钟文君王世文向妮娟袁珩孟玲欧阳兵高永军吕强黄燕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杨维中
- 关键词: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特征分析死亡病例存活病例人口统计学
-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危险因素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1:M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疫情早期发病的29例人感染猪链球菌患者及其家属、邻居和一起处理过病(死)猪的个体共147名匹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危险因素重点是与病(死)猪及其制品的接触方式。统计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前一周内曾屠宰过(OR=11.978,95%CI: 3.355~42.756)和洗切加工过(OR=3.008,95%CI:1.022~8.849)病(死)猪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屠宰和洗切加工暴露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91.65%和66.76%。在研究人群中,喂养、销售、埋葬和食用等暴露因素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屠宰和洗切加工病(死)猪是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余宏杰刘学成王世文刘伦光祖荣强钟文君祝小平向妮娟袁珩孟玲欧阳兵高永军吕强黄燕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杨维中
-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例对照研究猪链球菌病早期发病
-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潜伏期初探被引量:4
- 2006年
- 向妮娟钟文君孟玲高永军祖荣强刘学成刘伦光祝小平袁珩欧阳兵吕强黄燕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王世文
-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潜伏期疫情
- 四川省德格县旱獭鼠疫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证实喜马拉雅旱獭(旱獭)鼠疫在四川是否存在,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结果通过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出犬阳性血清2份,从33份旱獭标本中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材料10份,17份旱獭检材中检获鼠疫菌4株。结论确定四川德格县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 罗志丹巴段勇军汪立茂毛素玲祝小平戈德崇黄建华胡志林庞启迪陈虹岳崎王洪四郎益西
- 关键词:旱獭鼠疫流行病学
- 地震灾区传染病控制措施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索特大地震灾害后传染病控制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开展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对防控效果进行快速评估。结果在调查的358户居民中,居住环境消毒的有343户,其中重灾区和轻灾区住户的消毒比例分别为96.07%和95.56%,厕所消毒处理比例分别为92.70%和87.78%;88.27%的被调查者居住简易帐篷,其中符合卫生学要求仅占58.06%;88.27%的人饮用井水,其中未消毒的占2.22%;有5.03%的居民住户食用凉拌菜,12.85%的吃过剩菜剩饭;按规范深埋、消毒的尸体占总数的97.02%;100%的乡镇开展了传染病监测的日报工作;有16个乡镇广播宣传频次为15次/d。结论采取的控制措施科学有效,但这些措施还需要更长时间来验证。
- 刘刚杨文何金戈庞启迪敖睿陈闯刘勇
- 关键词:地震传染病
- 四川省色达县鼠疫自然疫源性调查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调查色达县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为鼠疫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色达县自然景观、宿主动物、传播媒介等进行现场调查,对所获材料进行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结果未检出IHA阳性血清,未分离出鼠疫菌,调查发现动物6科8属9种,媒介4科9属12种(亚种)。结论虽然未发现阳性材料,但有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种的分布,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有待进一步探讨。
- 汪立茂段勇军祝小平罗志丹巴何前军潘明庞启迪陈德刚赤诚
- 关键词:鼠疫疫源地
- 四川省第五次结核病抽样调查X线胸片诊断一致性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抽样调查中X线胸片诊断水平现状。方法抽取全省11个国家级流调点拍摄的15 187张胸片中的异常胸片314张,分别由省级阅片小组和国家级阅片小组进行复核,计算出3组阅读同一胸片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K)和比较阅片诊断类型中的差异性。结果县级与省级、国家级的阅片结果一致性K值分别为0.173和0.206;省级与国家级的阅片结果一致性K值为0.613。在阅片诊断类型上,差异最大的为疑似肺结核和非结核的诊断。结论国家级与省级判定结果的一致性K值较高,国家级与县级、省级与县级判定结果一致性K值均较低。
- 庞启迪饶正远何金戈刘刚
- 关键词:结核病X线胸片一致性
-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被引量:58
- 2006年
- 目的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应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当地往年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6月10日至8月21日,四川省共报告了68例实验室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发病前都有屠宰、洗切、加工等病(死)猪的直接暴露史。其中26例(38%)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例(58%)死亡。其他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败血症或脑膜炎。分离菌株应用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tuf、16S rRNA、cps2J、mrp、sly、ef)均为阳性。同期还报告了136例有相似暴露史,但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结论证实该起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直接暴露于病(死)猪后的疾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推测这种罕见的、表现为高病死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感染某种高致病性菌株循环所致。
- 杨维中余宏杰景怀琦徐建国陈志海祝小平汪华刘学成王世文刘伦光祖荣强罗隆泽向妮娟刘红露钟文君刘莉孟玲袁珩高永军杜化茂欧阳宾叶长芸金冬吕强崔志刚黄燕张守印安向东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舒跃龙王宇
- 关键词:猪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宝兴县地震后三个月的健康教育效果快速评估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村民进行健康相关知识快速评估,了解地震后3个月健康教育效果并为下一步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对宝兴县4个自然村2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2个知识点,其中正确阳性率在90%、85%、80%、75%、70%、60%的知识点分别为4个、5个、3个、6个、1个、2个,正确阳性率在50%及以下的知识点11个。结论村民对震后卫生相关知识有较好的了解,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 包静梅汤大俊庞启迪
- 关键词:地震灾后健康知识
- 绵阳农村居民霍乱防治知识及卫生行为调查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乡村医生和村民的霍乱防治知晓情况;调查乡村厨师与村民的卫生意识与行为,调查乡村厨师食品卫生知晓情况,为食源性霍乱防控对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对乡村医生、乡村厨师和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乡村医生对霍乱典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回答正确率在90%以上,补液回答正确率达100%;疫情报告时限回答正确率仅为43.11%,流行季节、潜伏期回答正确率不足60%。参加过培训的乡村厨师食品卫生回答正确率为90.67%,未接受培训乡村厨师的正确率为79.00%,经过培训的乡村厨师的食品卫生意识高于未接受培训者(2=10.51,P<0.01)。村民对霍乱防治知识、主要症状及自我预防回答正确率均未超过80%,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为65%;饭前便后洗手的占42.31%,从不喝生水的村民占55.77%。结论乡村医生对霍乱防治知识掌握不足,霍乱流行病学知识薄弱;农村群众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不足,对家宴的食品卫生重视不够;接受过食品卫生与霍乱防治知识培训的乡村厨师的卫生意识高于未接受培训者较低。
- 吕强刘莉袁珩周云祝小平刘昌弟冯燎庞启迪
- 关键词:农村居民霍乱防治知识卫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