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履坦

作品数:131 被引量:719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血液
  • 34篇血液透析
  • 27篇尿毒
  • 27篇尿毒症
  • 24篇肾功能
  • 23篇病毒
  • 22篇肾功能衰竭
  • 22篇功能衰竭
  • 21篇肝炎
  • 19篇肝炎病毒
  • 16篇透析患者
  • 16篇维持性
  • 16篇丙型
  • 16篇丙型肝炎
  • 15篇维持性血液
  • 13篇血液透析患者
  • 12篇维持性血液透...
  • 11篇细胞生成素
  • 11篇红细胞生成
  • 11篇红细胞生成素

机构

  • 95篇上海医科大学...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复旦大学
  • 20篇上海医科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兰州军区乌鲁...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铁道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128篇廖履坦
  • 39篇吴兆龙
  • 31篇徐元钊
  • 26篇汪年松
  • 24篇丁小强
  • 23篇竺艳娟
  • 14篇陶凤武
  • 11篇葛煜强
  • 10篇张月娥
  • 9篇唐令诠
  • 9篇鲍晓荣
  • 8篇蒋金根
  • 7篇陈小波
  • 7篇潘卫
  • 6篇郭慕依
  • 5篇宦金星
  • 5篇丁小强
  • 4篇何永成
  • 4篇方芳
  • 4篇汪永清

传媒

  • 20篇中华肾脏病杂...
  • 15篇肾脏病与透析...
  • 8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肝脏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1篇2001
  • 10篇2000
  • 15篇1999
  • 28篇1998
  • 16篇1997
  • 5篇1996
  • 8篇1995
  • 7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SIL-2R、IL-6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以及血液透析 (血透 )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30例 CRF未透析患者和 6 2例血透患者血透前后及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α受体 (SIL 2 R)、白介素 6 (IL 6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RF未透析患者和血透患者血清 SIL 2 R、IL 6和 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 ;CRF未透析患者与血透患者血清SIL 2 R、IL 6和 TNFα水平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血透患者血透前后血清 IL 6和 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 ,血清 SIL 2 R较透前显著增高。结论 :CRF患者均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
汪年松唐令诠竺艳娟廖履坦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白介素-2受体
口服阿昔洛韦预防肾移植后病毒感染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我院从1990年起对6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应用随机对照法研究口服阿昔洛韦预防病毒感染的效果,发现阿昔洛韦可预防疱疹病毒感染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并对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有一定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肾移植后预防性应用阿昔洛韦以防病毒感染。
蒋金根童家琪任予申张汝勇张迪生廖履坦
关键词:肾移植病毒感染
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 20只 SHH随机分为 3组,治疗组分别以苯那普利( 10 mg· kg-1· d-1)和缬沙坦( 10 mg· kg-1·d-1)灌胃 12周,观察大鼠的血压、尿蛋白、血和尿一氧化氮( NO )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结果缬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组的尿蛋白显著减少(P<0.01),且缬沙坦作用较苯那普利更显著(P<0.05);两治疗组的血、尿 NO水平升高( P< 0. 01); 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下调( P< 0. 001),缬沙坦组更明显( P<0.001)。病理上对照组大鼠肾小动脉壁显著增生肥厚,管腔狭窄甚至闭锁,个别小球硬化;而缬沙坦和苯那普利组的肾小动脉结构正常,未见小球硬化。结论缬沙坦能显著减少尿蛋白,逆转SHR肾小动脉硬化改变,保护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有血管紧张素Ⅱ、NO和TGF-β1参与。
竺艳娟傅辰生蒋金根廖履坦丁小强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分子肽物质的提纯和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分离、纯化尿毒症中分子物质并研究其生物活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将初提的中分子组分进一步纯化,并通过提纯猪肾Na+、K+-ATPase及体外培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尿毒症中分子组分第2~3峰经两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提纯出含肽的中分子化合物。该组分浓度在1.0g/L以上对Na+、K+-ATPase有抑制作用;浓度在0.25g/L以上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浓度的含肽中分子物质,其对Na+。
孔维信徐元钊廖履坦刘银坤周康
关键词:尿毒症中分子物质高效液相色谱生物活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氮质血症诊治中的一些问题
1997年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是指各种病因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生轻至中度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实际上出现氮质血症的同时或之前已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功能改变。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期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前奏期,
廖履坦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氮质血症饮食营养
尿毒症贫血与红细胞生成素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2
1995年
应用胎鼠肝细胞体外培养红系集落方法测定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80例尿毒症患者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显著低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凝胶过滤所得尿毒症中分子物质(MMS)显著抑制小鼠骨髓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的体内生长和正常人红细胞膜钙泵活性。尿毒症患者红细胞膜钙泵活性显著降低,红细胞内钙显著增多,透析能部分纠正上述异常。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明显升高患者贫血较重,对重组人EPO反应较差。表明除EPO缺乏。
丁小强廖履坦吴兆龙蔡幼德竺艳娟山根兴
关键词:尿毒症贫血红细胞生成素中分子物质PTH
IgA肾病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探讨HBV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8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HBVDNA的存在情况及定位情况。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8例(男5、女3例)IgA肾病患者经光镜和免疫荧光病理确诊,均具有完...
汪年松张月娥吴兆龙吴兆龙廖履坦
关键词:IGA肾病肾组织乙型肝炎病毒DNA
尿毒症糖代谢紊乱及其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尿毒症糖代谢紊乱的有关因素 ,分析尿毒症糖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9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肾功能衰竭 (肾衰 )程度、动脉血压及高血压、心脏扩大和眼底动脉硬化等尿毒症心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1)14 .2 %的尿毒症患者空腹血糖水平≥ 7.8mmol/L ,呈现 2型糖尿病样糖代谢紊乱 ,肾衰严重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肾衰较轻组 ;(2 )高血糖组较正常血糖组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 ,贫血更为严重 ;(3 )高血糖组较正常血糖组动脉血压显著升高 ,高血压、心脏扩大和眼底动脉硬化单独或合并存在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合并上述一个或多个心血管病变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无上述病变组。结论 尿毒症糖代谢紊乱的发生与严重肾衰本身有关 。
鲍晓荣廖履坦
关键词:尿毒症葡萄糖心血管疾病糖代谢紊乱
尿系列微量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ELISA法测尿系列微量蛋白排泄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位素99mmTo- DTPA清除率测定 GFR。结果:高血压Ⅰ组(Scr< 120 umol/L)患者的尿 ALB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程延长而增加;RBP、TR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IgG在病程后期明显升高;NAG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随病程、舒张压和血胆固醇水平变化不明显。II组为 38%。结论:尿 ALB和 RBP可作为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以99mTc- DTPA清除率测定 GFR更为精确。尿系列微量蛋白含量多少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似有一定关系。
竺艳娟傅辰生庄亚敏蒋金根丁小强廖履坦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尿系列微量蛋白肾小球滤过率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6 2例血透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检测抗 HCV和HCVRNA ,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透患者血清sIL 2R ,IL 6和TNF α水平。结果 在 6 2例患者中 ,抗 HCVIgM阳性 2 7例 (43 .6 % ) ,抗 HCVIgG阳性 2 9例 (46 .8% ) ,HCVRNA阳性 34例 (5 4.8% ) ,至少 1项阳性 37例 (5 9.7% )。与对照组相比 ,血透患者血清sIL 2R ,IL 6和TNF α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1) ;与血透患者HCV标志阴性组相比 ,阳性组血清sIL 2R ,IL 6和TNF α水平增高更显著 (P <0 .0 1)。结论 血透患者均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 ,感染HCV后免疫功能更低下。
汪年松唐令铨竺艳娟廖履坦
关键词:血液透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丙型肝炎病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