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琳

作品数:28 被引量:130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腮腺
  • 7篇腮腺基底细胞...
  • 7篇细胞腺瘤
  • 7篇腺瘤
  • 7篇基底
  • 7篇基底细胞
  • 7篇基底细胞腺瘤
  • 7篇CT表现
  • 5篇肿瘤
  • 5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断层扫描
  • 3篇影像
  • 3篇造影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计算机断层扫...

机构

  • 28篇同济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联影医疗...

作者

  • 28篇张琳
  • 17篇汤光宇
  • 8篇姚建华
  • 6篇陈云燕
  • 4篇孙晓
  • 4篇刘勇
  • 4篇施雁
  • 3篇唐翠松
  • 3篇张瑾
  • 3篇吴茜
  • 3篇李宝平
  • 3篇李伟
  • 3篇叶强
  • 2篇朱晓萍
  • 2篇赵炳辉
  • 1篇王静
  • 1篇徐彧
  • 1篇陈青林
  • 1篇王莉
  • 1篇华婷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上海护理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葡萄胎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目的 探讨侵袭性葡萄胎的MRI表现、病理特点、MRI表现和病理间的关系,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葡萄胎患者的MRI图像、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MR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间的关系.结果 ...
唐翠松李宝平姚建华张琳赵炳辉汤光宇
关键词:葡萄胎侵袭性病理
术前三联预康复对老年结直肠肿瘤病人康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术前三联预康复对老年结直肠肿瘤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三联预康复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运动能力、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指标。结果:干预组病人6 min步行试验术前提升率为23.75%,较对照组(6.25%)高;干预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42.0(27.0,51.0)h、排便时间为74.0(52.0,100.5)h、导尿管留置时间为3.0(2.0,5.0)d、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0(6.0,8.0)d、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为25.05(19.17,26.95)h、术后住院天数为8.0(7.0,10.0)d,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为47.7(36.4,67.3)h、排便时间为129.6(88.2,161.9)h、导尿管留置时间为4.0(3.0,5.5)d、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0(6.0,9.0)d、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为31.75(22.69,49.52)h、术后住院天数为9.0(7.0,1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三联预康复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结直肠肿瘤病人术前运动能力,缩短病人肠功能恢复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及其术后住院天数,促进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汪夏云顾一帆陈红张琳戴秀娟汤爱洁胡鑫淼吴茜
关键词:结直肠癌康复
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上海市96所社区医疗机构的264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态度与行为。共发放问卷264份,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0.91%。结果态度得分方面,社区护士愿意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2.74±0.57)分]。社区护士认为“医院-社区”联动项目提升了其护理理论知识[(3.66±0.53)分]、康复护理技能[(2.80±0.63)分]、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护理技能[(2.66±0.56)分]、社区急救技能[(2.57±0.55)分];认为“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实际护理内容不吻合[(2.38±0.70)分],在提升PICC技能[(1.96±0.46)分]、伤口或造口维护技能[(1.88±0.67)分]、各类风险评估技能[(1.73±0.59)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显著;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主动性偏低[(1.81±0.61)分];认为目前区域联动形式过于单一[(2.08±0.65)分]。行为得分方面,社区护士参与过的“医院-社区”联动项目内容中,50%以上社区护士参与的内容包括常见慢性病护理技术、康复运动指导、急救护理技术;参与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训和专题讲座;61.67%(148/240)的社区护士开展频次为每半年1次;互动平台主要以微信交流群、短信或电话为主的社区护士分别占81.67%(196/240)、44.17%(106/240)。结论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项目持较为积极态度,但是实际参与项目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还需进一步拓展“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形式,以全面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核心护理技能,切实满足社区广大患者的照护需求。
孙晓施雁张琳张瑾
关键词:护士护理服务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影像特点.3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年龄56岁.对肿瘤部位、大小、边缘、形态、强化情况及形式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为...
张琳汤光宇
关键词: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纤维组织源性肿瘤的CT与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对照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性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黏液纤维肉瘤(3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共检出肿瘤23个。侵袭性纤维瘤病7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5个呈浸润性生长,CT像上呈等低密度,T1WI上呈低信号,T2WI/FS上信号明显增高。肿块内夹杂线样、条索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个,均呈分叶状,边界模糊,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欠均匀强化。黏液纤维肉瘤4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2个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信号混杂,MRI可清晰显示黏液样基质的特征性信号,T2WI上呈高亮信号。结论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纤维肉瘤均为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影像学见瘤体内数量不同的线样低密度或低信号影,但又有各自影像特点,与其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MRI在反映病灶内成分方面优于CT。
张琳汤光宇姚建华赵文荣陈云燕王骐
关键词:黏液纤维肉瘤病理学
上海市慢病延续性照护医院-社区联动现况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 了解社区管理者对慢病延续性照护医院-社区联动的认识及联动现况.方法 对17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社区慢病管理者对医院-社区联动开展延续性照护的意义持有正性的认识;目前已存在一些医院-社区间联动模式,但总体开展现况一般,仍存在信息传递不畅、社区资源不足、患者认识欠缺等多重制约因素.结论 当前医院-社区慢病延续性照护仍存在受多种阻滞因素的影响而未实现真正的联动,应该进一步针对存在的问题,探寻可行的医院-社区延续性照护联动模式.
王莉居淑勤杨波张寸孙晓刘贤亮吴茜张琳田甜施雁
关键词:慢性病社区卫生中心
基于定量CT和CT灌注成像的腰椎骨密度与骨肌血流灌注、肌量相关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密度(BMD)与骨肌血流灌注、肌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申请需要接受腹部CT灌注(CTP)检查的91例患者,扫描范围包括L1~L3椎体。在行CT平扫的同时行定量CT(QCT)检查,测量L1~L3椎体BMD并计算平均值,根据BMD分为骨量正常组(n=33)、骨量减少组(n=41)及骨质疏松组(n=17)。基于QCT计算L3水平椎体周围肌指数及脂肪分数。基于CTP图像测量L3椎体及椎体周围肌群灌注参数。3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组间椎体周围肌指数与脂肪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椎体骨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流量提取参数(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4、0.312、0.266,P值均<0.05;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r值分别为0.437、0.340、0.337,P值均<0.05)。3组间椎体周围肌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周围肌指数与脂肪分数呈负相关(r=-0.599,P<0.001;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r=-0.404,P<0.001),二者与椎体周围肌灌注参数间均无相关性。结论随BMD改变,L3水平骨肌含量变化同步,椎体骨量下降伴随周围肌量下降、肌内脂肪含量增多以及骨血流灌注下降。L3水平椎体和周围肌肉血流灌注变化不同步,骨质疏松患者血流灌注下降可能仅限于骨内。
季锐汤光宇唐睿沈永菊涂云张琳诸静其
关键词:灌注骨密度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影像特点。3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年龄56岁。对肿瘤部位、大小、边缘、形态、强化情况及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为...
张琳汤光宇陈云燕刘勇姚建华
关键词:腮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文献传递
胰腺癌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MSCT表现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价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u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检查,胰腺癌胰周主要血管侵犯情况的MSCT表现及与手术可切除性分析。方法对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患者52例(其中20例行手术治疗),行横断位三期增强扫描,观察肿瘤侵犯胰周主要血管的MSCT表现,并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受侵犯主要胰周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肝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主干)具有不同的MSCT表现特征:受侵胰周静脉易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多呈现为偏心性狭窄或一侧变平,部分静脉包绕管周小于1/2;侵犯胰周动脉时不常出现狭窄,可表现为向心性狭窄,且包绕管径大于3/4及以上,呈包埋趋势(29/34);静脉较动脉更易出现管腔内壁的毛糙,特别是当肿瘤包绕管径小于1/2时;本组38例(38/44)胰周静脉受侵犯时,致胰周相应小静脉迂曲、扩张。20例手术病例与手术结果比较,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9/20),100%(80/80)。结论动、静脉受侵时具有不同的表现特点,MSCT对于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琳叶强
关键词:血管造影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影像特点。3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年龄56岁。对肿瘤部位、大小、边缘、形态、强化情况及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为...
张琳汤光宇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