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公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贫血
  • 3篇肿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浆
  • 2篇原始神经外胚...
  • 2篇神经外胚瘤
  • 2篇实体肿瘤
  • 2篇贫血病
  • 2篇外周
  • 2篇外周性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红细胞生成
  • 2篇红细胞生成素
  • 2篇恶性
  • 2篇PROHEP...
  • 2篇CE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第四...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徐公斌
  • 5篇张馨
  • 2篇戴广海
  • 2篇孙渌
  • 2篇王晓光
  • 2篇宋艳秋
  • 2篇刘丽波
  • 1篇孙禄
  • 1篇赵慧丽
  • 1篇程海涛
  • 1篇张羽
  • 1篇张颖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现代保健(医...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科研全程管理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徐公斌赵慧丽张羽程海涛
关键词:全程管理
IL-2及(或)DDP治疗癌性胸腔积液7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观察顺铂(DDP)或(及)白介索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2例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顺铂组),B组(白介素组),C组(顺铂加白介素组)。每组24例,采用PICC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8-48h内胸液引流近乎消失后分别注入顺铂(DDP)30—40mg,或(及)白介素2(IL-2)200-300万U。每周2次。用药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54.2%、79.2%、83.3%。但白介素组副作用除发热(应用消炎痛后可缓解)外,胸痛、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均无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 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且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张馨徐公斌孙禄王晓光
关键词:白介素恶性胸腔积液癌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上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上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3例初诊未治的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枸橼酸钠抗凝的外周血2ml、肝素抗凝的骨髓3~5ml,离心后分别抽取血浆、骨髓上清,贮存于-20℃冰箱待用。采用ELISA方法检测骨髓上清、血浆中VEGF的表达水平。骨髓上清VEGF对照选取8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无骨髓浸润患者,血浆VEGF对照选取5例健康体检者。结果初诊未治的AML患者骨髓上清、血浆VEG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骨髓上清水平明显高于血浆水平(P<0.05),二者呈正相关(r=0.484,P=0.031)。AML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组(n=6)与未缓解组(n=4)血浆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但完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完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骨髓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与缓解组比较差异亦不显著(P>0.05)。结论初诊未治的AML骨髓上清、血浆VEGF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骨髓上清明显高于血浆,具有诊断价值,可能为AML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但化疗后VEGF的变化不能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
刘丽波宋艳秋徐公斌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血浆
Prohepcidin、新喋呤在实体肿瘤贫血病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后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实体肿瘤贫血病人血清新喋呤、hepcidin的前体肽(prohepcidin)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实体肿瘤贫血病人按入组条件纳入治疗组30例,予EPO治疗皮下注射6000IU,每周3次,疗程1个月;同时设良性贫血对照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良性贫血对照组贫血纠正前后,检测新喋呤、prohepcidin、EPO、铁蛋白、CRP、Hb;健康对照组检测新喋呤、prohepcidin、EPO。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新喋呤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贫血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00);治疗后明显高于良性贫血对照组(P=0.007)。治疗组治疗前prohepcidin稍低于良性贫血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稍低于良性贫血对照组(P=0.409)。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良性贫血对照组的新喋呤、prohepcid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仅良性贫血对照组治疗后新喋呤与VitB12水平有明显相关性(r=0.883,P=0.001);余治疗组、良性贫血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rohepcidin与CRP、铁蛋白、EPO水平之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新喋呤与VitB12、铁蛋白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prohepcidin不能作为hepcidin检测的替代物;良性贫血与实体肿瘤性贫血患者之间新喋呤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辅助鉴别贫血病因。
徐公斌张馨孙渌
关键词:实体肿瘤贫血HEPCIDINPROHEPCIDIN新喋呤
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1例临床分析
2009年
张馨徐公斌
某院2004—2008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统计分析
2010年
目的调查分析2004年至2008年间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构成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四医院5年间收治的消化系统肿瘤顺位构成、患者性别、年龄及转归特点。结果1887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大肠癌最多,男女之比为2.15∶1,50~70岁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死亡率居首位的是胰腺癌39.09%,其次是食管癌和胃癌。结论该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病率以大肠癌、肝癌及胃癌为高,胰腺癌死亡率最高。合理膳食和普及健康体检,可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等的检出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仍是提高消化系统肿瘤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张颖徐公斌
关键词:恶性肿瘤
CE方案治疗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近期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pPNET)病人CE(卡铂、足叶乙甙)方案化疗后的近期疗效观察及毒副作用,探索CE方案治疗pPNET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pPNET病人的治疗方式、化疗周期、疗效及生存期进行评价。结果可评价疗效4例,其中局部复发及Ⅳ期病人各1例,6个周期后CR;1例Ⅳ期病人4个周期后PR;1例原发于胸腰椎病人2个周期后SD;其余2例为辅助化疗。仅出现1次Ⅲ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最重Ⅱ度,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E方案可在部分pPNET病人化疗时应用,对改善远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验证。
徐公斌张馨戴广海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瘤外周性化疗疗效
CE方案治疗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初探
2007年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瘤简称pPNET,是起源于周围神经,由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组成的肿瘤,pPNET的分类和命名是复杂而有争议的,代表着一系列从分化程度低(尤文肉瘤)到分化程度高(神经上皮瘤)的疾病,pPNET和骨外尤文肉瘤(E—EWS)之间在形态上并无明显的界限,近年多数学者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E—EWS/PNET家族这一联合名称。现将301医院近年收治的6例PNET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徐公斌王晓光戴广海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瘤外周性CE分化程度尤文肉瘤神经外胚层
VEGF在淋巴瘤骨髓、血浆中的表达意义及贫血对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淋巴瘤骨髓上清、血浆中的表达与意义及贫血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对血液肿瘤科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无骨髓浸润的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30例(淋巴瘤组)、良性贫血患者8例(贫血组)及正常体检者5例(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骨髓上清、血浆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浆、骨髓VEGF水平在淋巴瘤Ⅰ~Ⅳ期及贫血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贫血组与淋巴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瘤仅IV期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Ⅲ期及贫血组(P均<0.05),但骨髓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骨髓VEGF表达水平在淋巴瘤组(r=0.07813,P>0.05)、贫血组(r=0.08910,P>0.05)均无相关性。结论无论骨髓或血浆VEGF表达水平均可作为淋巴瘤的诊断依据,但Ⅰ~Ⅲ期需注意有无贫血因素的影响,Ⅳ期血浆表达水平未发现贫血因素的影响。骨髓VEGF表达水平对淋巴瘤的分期无指导意义。血浆VEGF表达水平对淋巴瘤分期有无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对评估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骨髓、血浆VEGF表达水平无相关性。贫血对血浆、骨髓VEGF的表达有一定影响。
刘丽波宋艳秋徐公斌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淋巴瘤血浆贫血
贫血病人血清prohepcidin、EPO水平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实体肿瘤贫血病人、良性贫血病人、健康对照人群hepcidin的前体肽(prohepcidin)变化及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实体肿瘤病人30例(实体肿瘤贫血组),良性贫血30例(良性贫血对照组),健康对照30例(健康对照组),同时检测其血清prohepcidin及EPO水平。结果血清prohepcidin水平在实体肿瘤贫血组[(40.90±17.27)ng/ml]、良性贫血对照组[(53.87±41.34)ng/ml]及健康对照组[(73.58±46.41)ng/ml]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4,P=0.335)。血清prohepcidin水平与EPO水平在实体肿瘤贫血组(r=0.082,P=0.834)、良性贫血对照组(r=0.241,P=0.503)、健康对照组(r=-0.236,P=0.209)均无相关性。结论不能证实prohepcidin与EPO的相关性,prohepcidin能否做为贫血病人使用EPO治疗的预测指标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徐公斌孙渌张馨
关键词:实体肿瘤贫血HEPCIDIN促红细胞生成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