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俊

作品数:22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麻醉
  • 5篇胸腔
  • 5篇胸腔镜
  • 5篇切除
  • 5篇复合麻醉
  • 4篇电针
  • 4篇心脏
  • 4篇针刺
  • 4篇置换术
  • 3篇心脏瓣膜
  • 3篇心脏瓣膜置换
  • 3篇心脏瓣膜置换...
  • 3篇针药
  • 3篇针药复合麻醉
  • 3篇切除术
  • 3篇瓣膜
  • 3篇瓣膜置换
  • 3篇瓣膜置换术

机构

  • 21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作者

  • 21篇徐建俊
  • 16篇周嘉
  • 15篇葛文
  • 12篇陈彤宇
  • 12篇池浩
  • 10篇吴瑶瑶
  • 9篇周文雄
  • 7篇王珂
  • 3篇袁岚
  • 2篇耿坚
  • 2篇姚明荣
  • 2篇马文
  • 1篇唐炜
  • 1篇杨辰瑶
  • 1篇陈文婷
  • 1篇王永强
  • 1篇黄学菁
  • 1篇傅国强
  • 1篇王兰
  • 1篇郭丰

传媒

  • 4篇针刺研究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肋骨环抱器与肋骨接骨板在肋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肋骨环抱器和肋骨接骨板在创伤后肋骨内固定手术中使用的优缺点。方法:通过总结我科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实施的182例肋骨内固定手术,在应用指证、操作简易度、手术切口、固定效果、愈合效果等多方面比较两者的优缺点。结果:肋骨环抱器适用范围大,操作更简单,但影响血供和骨质愈合;肋骨接骨板可用于肋骨骨质破碎或缺失,不影响血供和骨质愈合,但手术需要特殊器械,价格较贵。结论:合理选择不同的固定材料,或者联合应用两种材料,可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池浩葛文徐建俊吴瑶瑶
关键词:胸部外伤肋骨接骨板
CT引导下微创埋线技术在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穿刺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微创埋线技术在CT引导下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穿刺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1例肺部小结节患者行局部CT扫描,体表定位、消毒、铺巾,采用德国宝雅Hook-wire穿刺定位系统进行穿刺,确定肺部病灶与穿刺针位置后,退出套针,金属线头端钩状结构展开,锚定肺部病灶或其邻近肺组织,将金属线留置于皮肤与肺组织之间。结果:68例穿刺定位成功,1例金属线钩住脏层胸膜,2例金属线脱落至胸膜腔,成功率95.8%。17例造成穿刺侧气胸,其中1例肺压缩约30%;9例病灶周围出血,其中咯血1例。31例刺中结节,37例定位线位于结节周围,距结节平均最短距离5.4 mm。结论:CT引导下穿刺埋置金属线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可为胸腔镜手术提供精确定位。
耿坚姚明荣杨辰瑶徐建俊黄学菁
关键词:肺疾病穿刺活检
电针刺激对手术中肺萎陷—复张过程中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胸腔手术时会在肺的萎陷—复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通过肺内炎症因子的测定,验证电针刺激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起到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方法取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电针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在肺萎陷和肺复张两个时间点抽取肺静脉血,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加以比较。结果 IL-2、IL-10、TNF含量在肺萎陷—复张过程中无显著变化;IL-6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有显著增高(P<0.01),而在常规手术组中增高不明显(P>0.0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IL-8含量在电针手术组中显著降低(P<0.05),常规手术组虽同样下降,但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电针刺激确实引起了部分炎症因子(IL-6、IL-8)的变化,但其对肺内炎症改变的影响和调控过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池浩葛文徐建俊周文雄陈彤宇王珂周嘉吴瑶瑶
关键词:电针刺激炎症因子
针刺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麻醉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复合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组予常规全身麻醉方法;针刺复合麻醉组在常规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取双侧后溪、支沟、内关、合谷穴,手术前30 min予2~100 Hz的疏密波进行电针刺激,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麻醉后双肺通气30 min(T0)、单肺通气15 min(T_1)、单肺通气30 min(T_2)、单肺通气60 min(T_3),抽取混合静脉血(本研究采用右心房血作为混合静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量(Qs/Qt)。结果 1双肺通气(T0)与单肺通气(T_1、T_2、T_3)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MAP、HR、CVP、Paw以及p H、Pa CO_2、Pv O_2、Sa O_2、Sv O_2、Hb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相同时点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双肺通气时(T0)比较,两组单肺通气各时点(T_1、T_2、T_3)Pa O_2明显下降(P〈0.05)。其中全身麻醉组在单肺通气30 min时(T_2)达到最低值,之后开始回升,而针刺复合麻醉组直到60 min时(T_3)才达到最低值;针刺复合麻醉组Pa O_2值在T_1、T_2、T_3时点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单肺通气各时点(T_1、T_2、T_3)Sa O_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前Qs/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单肺通气后,Qs/Qt值明显增加(P〈0.05)。针刺复合麻醉组Qs/Qt峰值发生在单肺通气15 min(T_1),而全身麻醉组肺内分流峰值发生在单肺通气30 min(T_2);针刺复合麻醉组在T_1、T_2、T_3时点的Qs/Qt值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麻醉可以降低肺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内分流,改善肺的氧合作用,对围手术期的肺保护具有积极�
徐建俊陈彤宇周嘉王珂吕广春
关键词:针刺复合麻醉单肺通气血氧分压肺内分流肺保护
针药复合麻醉下无气管插管心脏瓣膜置换术86例术后监护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86例针药复合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室(ICU)处理情况,总结针药复合麻醉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监护经验。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8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针药复合麻醉下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皮电刺激中府、尺泽和郄门)。术后ICU监护处理包括:严密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常规应用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物、吸氧、神经系统功能和肾功能监测、适当镇痛治疗。结果:本组病人无围术期死亡,无术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平均ICU停留时间(28.6±6.2)h,无二次止血病例,术后平均纵隔引流量(291±73)mL。患者术后切口疼痛7例(8.14%),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5例(5.81%),肺部感染8例(9.30%),低氧8例(9.30%),术后早期胃胀气13例(15.12%),无脑梗死病例发生,3例(3.49%)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发热>38.5℃者1例(1.16%)。结论:针药复合麻醉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方法可行,安全有效。术后监护处理重点是容量调节、体温管理、疼痛治疗。
周文雄徐建俊吴瑶瑶池浩陈彤宇葛文周嘉
关键词:针药复合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并发症
CT引导精准定位对胸腔镜切除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对胸腔镜切除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肺小结节行胸腔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评价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技术成功率,并与同期未定位直接手术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共212例纳入分析,穿刺定位组129例,未穿刺组83例;其中126例穿刺定位成功,成功率97.67%。定位组中转开胸率4.76%,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时间分别为(20.53±2.50)min和(89.01±10.73)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03±1.57)天,均明显低于未定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成功率高,有效降低中转开胸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姚明荣耿坚徐建俊詹松华
关键词:肺小结节钩线胸腔镜
针刺调控炎性反应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7年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诱发的炎性反应是造成脏器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缓解缺血再灌注时的炎性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针刺不但可以直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及调控炎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还能调控炎性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现就目前针刺调控炎性反应拮抗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机制进行综述。
冯吉杰王珂陈彤宇葛文周伊人徐建俊周嘉
关键词:针刺炎性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脏器保护
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的急诊介入治疗
目的通过对治疗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2003年~2009年期间,对16例主要由高空坠落和车祸造成外伤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并在介入治疗...
周嘉葛文徐建俊池浩周文雄吴瑶瑶
关键词:介入治疗手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二尖瓣置换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反流的外科处理
2011年
心脏二尖瓣病变伴主动脉瓣病变的病人中,部分为轻度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AR),治疗二尖瓣病变的同时,对主动脉瓣的处理颇有争议。我们分析20年来609例术中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时对主动脉瓣采取不同处理方法的病例资料,总结治疗经验,探讨处理方法。
陈彤宇周嘉池浩周文雄吴瑶瑶葛文徐建俊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置换术外科处理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
肺切除术后应用电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术后电针干预对肺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使用静脉药物镇痛进行术后基础镇痛(常规用药浓度1/2)。电针组于术后48h内应用电针刺激,取双侧太冲、阳陵泉、外关、尺泽,每12h刺激1次,频率2Hz,每次30min,刺激强度3~5mA。观察患者术后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内啡肽含量,追加镇痛药用量,恶心、呕吐评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的变化。结果:电针组术后48hVAS较对照组降低(P〈0.05);电针组针刺后血浆β-内啡肽和亮啡肽含量均较针刺前增高(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术后镇痛药追加量减少(P〈0.01),恶心程度减轻(P〈0.05),排气和排便时间提前(P〈0.01)。结论:术后电针刺激联合静脉镇痛可减少肺切除术后镇痛药用量,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减轻恶心程度,加快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陈彤宇周嘉王珂徐建俊马文伍勇勇
关键词:电针镇痛肺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