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铭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动学
  • 4篇药动学研究
  • 4篇生物碱
  • 4篇乌头
  • 4篇乌头类
  • 4篇乌头类生物碱
  • 4篇附子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分析
  • 1篇神经毒
  • 1篇神经毒素
  • 1篇释药
  • 1篇体内药物
  • 1篇体内药物分析
  • 1篇体外释药
  • 1篇NT
  • 1篇I

机构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徐铭
  • 6篇李范珠
  • 4篇冯健
  • 4篇魏颖慧
  • 4篇王彬辉
  • 4篇赵燕敏
  • 1篇张丽艳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2010年中...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RP-HPLC分析方法同步研究附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十二指肠给予附子提取物1055mg·kg,颈静脉微透析采样,RP-HPLC法测定透析液中...
王彬辉冯健赵燕敏魏颖慧徐铭李范珠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生物碱药动学
文献传递
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建立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RP-HPLC分析方法同步研究附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十二指肠给予附子提取物1055mg·kg-1,颈静脉微透析采样,RP-HPLC测定透析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以回收率校正实际药物浓度,并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透析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分别在0.0112~0.56mg·L-(1r=0.9999),0.0106~0.53mg·L-(1r=0.9997)和0.0114~0.57mg·L-(1r=0.9998)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3.12%以上。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灵敏,可用于附子提取物中乌头类生物碱的药动学研究。
王彬辉冯健赵燕敏魏颖慧徐铭李范珠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生物碱药动学
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RP-HPLC分析方法同步研究附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十二指肠给予附子提取物1055mg·kg-1,颈静脉微透析采样,RP-HPLC法测定透析...
王彬辉冯健赵燕敏魏颖慧徐铭李范珠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生物碱药动学
文献传递
神经毒素鼻粉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与在体吸收特性考察
目的:制备神经毒素(Cobratoxin,NT-I)鼻粉剂,研究其体外释药和在体透鼻黏膜吸收的特性。方法:首先对NT-I进行125I标记,然后采用均匀设计方案和多指标试验全概率评分法对125I-NT-I鼻粉剂进行处方筛选...
李范珠张丽艳徐铭
关键词:体外释药
文献传递
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RP-HPLC分析方法同步研究附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十二指肠给予附子提取物1055mg·kg-1,颈静脉微透析采样,RP-HPLC法测定透析...
王彬辉冯健赵燕敏魏颖慧徐铭李范珠
关键词:附子乌头类生物碱药动学
文献传递
微透析取样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概述了微透析取样技术的原理和优势,重点介绍了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微透析取样技术能直接对作用部位细胞外液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取样,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工具。此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铭李范珠
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