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经鼻高流量氧疗面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鼻高流量氧疗面罩,涉及到氧疗面罩领域,包括面罩主体,面罩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氧气管,面罩主体的外侧设置与过滤阀,面罩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弹性绳,弹性绳的外侧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旋钮,过滤阀的...
- 曹鹏谈定玉朱庆程王云云徐艳董婉娜
-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无创正压通气间歇期应用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63
- 2020年
- 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氧疗(NC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无创通气(NIV)间歇期的治疗效果,探讨NIV联合HFNC治疗AECOPD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ICU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pH<7.35,PaCO2>50 mmHg)并使用NIV的患者,按1:1随机(随机数字法)被分为HFNC组和NCO组。HFNC组在NIV间歇期接受HFNC治疗,NCO组在NIV间歇期接受低流量NCO治疗。主要观察终点为呼吸支持总时间。次要观察终点为住院期间气管插管率、NIV治疗期和间歇期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82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经二次排除后HFNC组和NCO组分别有36例和37例纳入分析。HFNC组呼吸支持总时间为(74±18)h,显著低于NCO组(93±20)h(P=0.042)。HFNC组NIV治疗期总时间为(36±11)h,显著低于NCO组(51±13)h(P=0.014)。HFNC组平均单个NIV间歇期时间与NC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第三个NIV间歇期开始HFNC组显著长于NCO组(P<0.05)。HFNC组和NCO气管插管率分别为13.9%和1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2)。HFNC组ICU住院时间为(4.3±1.7)d,低于NCO组的(5.8±2.1)d(P=0.045),而两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V间歇期NCO组心率、呼吸频率、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高于HFNC组,而舒适度评分亦低于HFNC组(P均<0.05)。结论对于接受NIV治疗的AECOPD患者,在NIV间歇期给予HFNC较NCO可以缩短呼吸支持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改善NIV间歇期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困难。HFNC是AECOPD患者NIV治疗的理想补充工具。
- 谈定玉徐艳王云云徐军王兵侠曹鹏单雪芹朱庆程耿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通气随机对照研究
- 一种壁挂式高流量氧疗加湿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挂式高流量氧疗加湿装置,包括加湿箱体和呼吸面罩,加湿箱体内部底端固定有水箱,且加湿箱体外侧壁设有加水装置,水箱侧壁分别设有加热棒和进水管,水箱内部底端设有雾化片,加湿箱体顶端竖直插设有氧气管,氧气管...
- 谈定玉王兵侠凌冰玉朱庆程曹鹏吴坤
- 文献传递
- 三类同级别颅内动脉瘤术后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研究同级别前交通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近期效果。方法:对武汉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4月至2006年4月符合上速部位动脉瘸的15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病例132例。术前根据Hunt—Hess分毁对三组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评分,同时根据级别分别分组。并根据患者出院时症状分为良好(出院时除动眼神经瘫未恢复外没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生活能自理)、轻残(生活能自理但遗留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重残(生活不能自理)和死亡4级。对三组同级别动脉瘤术后效果在每个等级分别进行两两Ridit分析。结果:Hunt—Hess分级3级,4级三组同级别动脉瘤近期预后无显著性差异,1级,2级同级别动脉瘤术后近期效果后交通动脉瘤要好于前二者。结论:同级别比较,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近期效果较好,前交通动脉瘤较差。
- 曹鹏赵洪洋
- 关键词:动脉瘤手术
- 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底板后端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底板上端安装有灭菌箱和试剂箱,所述安装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悬吊架,所述悬吊架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钳,所述...
- 谈定玉王兵侠曹鹏王云云朱庆程凌冰玉单雪芹徐艳
- 文献传递
- 急诊灌流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2018年
- 目的:系统化分析重度有机磷中毒治疗中应用急诊灌流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80例患者平均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0例。其中,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性治疗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急诊灌流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乙酰胆碱水平与死亡几率。结果:结合治疗效果对比研究与分析证实,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血清乙酰胆碱水平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 >0.05)。接受治疗后,实验组血清乙酰胆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死亡几率小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有机磷中毒治疗中应用急诊灌流的疗效显著,可以对患者血液内部残留毒物分子及时清除,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推广价值较高。
- 曹鹏
- 关键词: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