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莉

作品数:79 被引量:739H指数:1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护理
  • 13篇重症
  • 12篇重症监护
  • 12篇监护
  • 10篇照顾
  • 10篇照顾者
  • 10篇老年
  • 10篇老年人
  • 9篇护士
  • 9篇家庭照顾
  • 9篇家庭照顾者
  • 8篇重症监护病房
  • 8篇监护病房
  • 8篇病房
  • 7篇外科
  • 6篇意愿
  • 6篇支付意愿
  • 6篇病人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机构

  • 47篇同济大学
  • 28篇上海市第十人...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 1篇上海市济光职...
  • 1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澳大利亚天主...

作者

  • 78篇曾莉
  • 23篇吴茜
  • 20篇施雁
  • 16篇朱晓萍
  • 15篇孙晓
  • 12篇姜金霞
  • 11篇毛雅芬
  • 7篇周兰姝
  • 6篇龚美芳
  • 6篇李晓悦
  • 5篇章桂飞
  • 5篇田梅梅
  • 4篇段霞
  • 4篇贾俊婉
  • 3篇张曙映
  • 3篇陈蓓敏
  • 2篇张瑾
  • 2篇董芳辉
  • 2篇薛翌蔚
  • 2篇俞群亚

传媒

  • 8篇中华护理杂志
  • 6篇中华现代护理...
  • 4篇中国护理管理
  • 4篇中国实用护理...
  • 3篇护理研究(上...
  • 3篇护理研究(中...
  • 3篇全科护理
  • 3篇护理学杂志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国医院
  • 2篇护理学报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上海护理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压力体验与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的压力体验与应对方式,为提升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对17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通过深入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即知识滞后困扰,强大的躯体应激,负性的情绪应激,多元的应对方式.结论 应注重教学方法 的科学性,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注重护生应对效能,减轻压力应激,维护身心健康.
姜金霞王文静曾莉
关键词:实习护生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见闻及启示被引量:9
2017年
介绍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的管理网络架构,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特色,总结其对国内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的启示。提出应加强护士支持系统建设,完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多学科协作,研发护理风险预警预控用具等,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
曾莉姜金霞施雁
关键词:护理质量
心力衰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建立心力衰竭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心力衰竭方面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采用质性访谈法、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结果确立了3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66项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的心力衰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心力衰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郭欣陈赟施雁曾莉王静
关键词:心力衰竭护理质量护理评价研究指标体系
一种检测糖尿病的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糖尿病的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设备和第二检测设备。第二检测设备包括:导线、测量本体、本体固定套和显示仪器;测量本体包括:第一测量部件和第二测量部件;第一测量部件设有发光二极管;第二测量部件设有检...
李茂全曾莉韩世龙曹传武廉维帅李雪贾俊婉
文献传递
上海277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居家康复护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对于支付老年人居家康复服务费用的意愿以及愿意支付多少费用,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了上海市277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调查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对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及调查情况的描述,照顾者对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的支付意愿,照顾者社会经济学特征,对问卷的理解程度。结果绝大多数照顾者对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持肯定态度,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的照顾者有182名(65.7%),159名(87.4%)对每次康复护理的费用愿意支付低于40元。影响照顾者对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的因素有:年龄、家族疾病史、分担照顾责任的人数、是否和老年人共同居住、家庭人口数、家庭月收入(P<0.05)。结论照顾者对老年人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持肯定态度,但支付意愿偏低,且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曾莉张曙映周兰姝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支付意愿条件价值评估法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的发展、开展的模式、运动康复的团队、运动康复的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综述.目前运动康复指导人员参差不一,运动康复模式及运动形式、运动时间存在异同,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客观、科学的运动康复模式.
倪叶彬段霞姜金霞曾莉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运动康复
中澳院校联合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实践被引量:22
2015年
介绍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和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Australia Catholic University,ACU)护理、助产和急救学院联合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项目。项目围绕ACU临床护理硕士学位课程(心血管专科)中4门核心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阶段培养模式,分别在上海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进行相应内容培训。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选拔了15名护士参加该项目为期10个月的培训,所有学员均通过综合测评并获得澳方颁发的心血管专科培训证书。中澳院校联合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模式基于详尽周密的课程前期设计准备、实时更新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护士开展临床高级实践的能力,但是课程对学员英文水平要求较高,学员在培训前应进行专业英语准备。
朱晓萍施雁Mary Courtney孙晓龚美芳田梅梅曾莉吴茜
关键词:在职培训专科护士心血管疾病
一种含有多功能的引流管接头的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袋体的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输入管的末端可拆卸地连接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套在一连接...
曾莉杨瑾吴茜王实虞岑琳毛雅芬陈蓓敏贾俊婉
文献传递
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被引量:66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进行优化,缩短脑卒中患者院内治疗延误时间。方法成立多学科小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HFMEA)对流程步骤进行失效分析,制订并实施管理方案。结果实施流程优化方案后,患者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从88(42,140)min缩短至45(37,59)min(P<0.001);DNT≤60 min的患者比例从20.0%上升至87.7%(P<0.001);入院至动脉血管再通的时间从207(169,227)min缩短至165(155,185)min(P<0.05);脑血管再通率从7.81%提高到13.64%(P<0.05),实施前后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MEA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可有效地减少院内治疗延误时间。
张琳朱晓萍刘贤亮吴茜孙晓曾莉姜金霞施雁
抗逆力理论视角下定点医院抗疫一线护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体验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抗疫一线护士的真实应对体验,分析影响护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适应策略,为提升护士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基于抗逆力理论设置访谈提纲,对12名隔离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Colaizzi的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即抗疫一线护士应对疫情的多重危险因素、多层保护因素、多维适应策略。结论:应探索和完善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关注抗疫一线护士的身心健康,平衡护士应对疫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协助护士建立多维适应策略,提升护士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适应能力。
李荣青牟静曾莉张璐陈丹丹陈曼诗吴灵芝吴亚雯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抗逆力护士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