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细胞瘤
  • 7篇母细胞
  • 6篇母细胞瘤
  • 5篇小儿
  • 5篇儿童
  • 4篇神经母细胞
  • 4篇神经母细胞瘤
  • 3篇淋巴
  • 2篇端粒
  • 2篇端粒酶
  • 2篇端粒酶基因
  • 2篇肾上腺
  • 2篇文献复习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白血...
  • 2篇酶基因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儿童医...

作者

  • 14篇李家驹
  • 7篇祝秀丹
  • 5篇王焕民
  • 5篇张金哲
  • 3篇臧晏
  • 2篇秦红
  • 2篇毕迅
  • 2篇宋桂云
  • 1篇姜锦
  • 1篇侯林毅
  • 1篇刘世颖
  • 1篇张金哲
  • 1篇胡亚美
  • 1篇谢静
  • 1篇黄澄如
  • 1篇何乐健
  • 1篇李卫红
  • 1篇白继武
  • 1篇罗平风
  • 1篇闫慧敏

传媒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母细胞瘤及胚胎肾上腺组织端粒酶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观察神经母细胞瘤和胚胎肾上腺组织中端粒酶基因 (hTR/hTRT)的表达 ,以及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药物诱导分化时端粒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探讨端粒酶在神经母细胞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转录法制备生物素标记的hTR、hTRTcRNA探针。神经母细胞瘤存档石蜡标本 2 0例 ,2~ 5个月胎儿肾上腺组织石蜡标本 12例。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ISHH)方法检测hTR及hTRT表达。用维甲酸类似物R915 8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 SY 5Y及SK N SH ,细胞涂片经ISHH检测hTR表达。结果  2 0例神经母细胞瘤中hTR 19例 (95 .0 % )阳性 ;hTRT18例(90 .0 % )阳性。各月龄胎儿肾上腺组织均有hTR及hTRT表达 ,神经嵴细胞和继发皮质细胞内信号强于原发皮质细胞。神经嵴细胞形态极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维甲酸敏感细胞SH SY 5Y在R915 8作用 5d后出现明显形态学变化 ,表达hTR的细胞明显减少。维甲酸耐受细胞SK N SH无明显变化。结论 端粒酶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和胚胎肾上腺组织中高表达。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药物诱导下分化时端粒酶基因hTR表达明显降低。
王焕民张金哲周春菊祝秀丹何乐健李家驹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胚胎肾上腺组织端粒酶
小儿胰岛母细胞增殖症晚期病儿的外科处理被引量:1
1996年
报告我院1980~1993年手术的4例晚期病例,其中胰岛母细胞增殖症3例,胰岛细胞瘤1例。作者认为为了控制抽搐,避免继续加重脑损害,除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外,对晚期病儿也应手术治疗,争取尽早稳定血糖水平。强调以90%~95%胰腺次全切除术为宜。迟发病例中可有部分为局部病变──胰岛细胞瘤,做局部切除可立即见效。
祝秀丹宋桂云张金哲李家驹王燕霞
关键词:抽搐胰腺切除术
小儿肾外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王焕民祝秀丹秦红李家驹张金哲
关键词:小儿病理诊断手术治疗
睾丸恶性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2000年
臧晏李家驹谢静姜锦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睾丸
神经母细胞瘤的凋亡研究
1999年
研究临床神经母细胞瘤凋亡情况,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取神经母细胞瘤石腊切片,运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细胞占肿瘤细胞百分比,求得凋亡指数。结果预后好的神经母细胞瘤大于预后差的神经母细胞瘤的凋亡指数。若凋亡指数大于9%,提示自发性消退。结论凋亡指数对神经母细胞瘤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毕迅张金哲祝秀丹李家驹王焕民
关键词:细胞凋亡神经母细胞瘤预后
神经节细胞瘤合并急淋白血病1例
2000年
臧晏李家驹刘世颖
关键词:神经节细胞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周期及端粒酶基因的变化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观察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被维甲类化合物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及端粒酶基因表达方面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查耳酮酸(R9158)及丁羟胺酸(R8605)均为新一代合成维甲类化合物,采用工作浓度10-6mol/L,加入两个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和SKNSH的培养基,作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同浓度的DMSO分别加入两个细胞系的培养基,作为溶剂对照组。分别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原位杂交细胞化学(ISHH)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的表达。结果:1.SHSY5Y细胞在药物处理后第5天有明显的神经突起形成,形态类似成熟神经元。SKNSH细胞在药物处理后7天内均无明显变化。2.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HSY5Y细胞在药物处理后第5天明显地阻滞于G1期,S期比例显著减少,G2/M期比例基本不变,并有少量细胞凋亡。SKNSH细胞在药物处理第3天及第5天均无明显差别,仅第5天有个别细胞凋亡。3.显微镜下观察,SHSY5Y细胞于药物作用5天后,hTR阳性细胞显著减少,SKNSH细胞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新合成维甲类化合物R9158及R8605诱导维甲酸敏感细胞SHSY5Y发生形态学分化,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端粒酶基因(hTR)表达显著减少。
王焕民张金哲张海燕李卫红毕迅祝秀丹李家驹
关键词:维甲类化合物端粒酶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周期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诊治回顾分析
1999年
林进汉李家驹
关键词:儿童肝母细胞瘤
孪生婴神经母细胞瘤(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997年
孪生婴神经母细胞瘤(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李家驹,李龙,刘予孪生儿患神经母细胞瘤在临床上极少见。我院自1956年至1993年共收治小儿神经母细胞瘤650例,其中孪生儿同患神经母细胞瘤仅2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本例为孪生女婴,孕36周。母孕2...
李家驹李龙刘予
关键词:婴儿
小儿胰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介绍小儿胰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经验。临床资料:手术病理诊断8例。年龄1~8岁。男6例,女2例。多以腹块(6/8)、腹痛(4/8)就诊。可误诊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及黄疸性肝炎。5例AFP有轻~中度升高(20.56~598.87μg/L),X线平片及CT均可见不同程度钙化。肿瘤部位:胰头3例、胰体3例、胰尾2例。局部切除5例、扩大切除(Whipple术)1例、活检2例。术后分期:Ⅰ、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3例。组织学特点:分界清,略分叶,肉眼见有包膜,光镜下与胚胎期8周时的胰胚基相似。治疗结果:本组6例化疗者均生存,最长者已8年。1例Ⅲ期患儿活检后化疗肿瘤消失、AFP降至正常,无瘤生存至今已4年。1例Ⅳ期患儿化疗3年至今带瘤生存。化疗药物以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为主,复发者加放疗及顺铂。结论:胰母细胞瘤影像学检查有非特异性钙化。血AFP值可作为瘤标用于诊断及随访。肿瘤对化疗敏感,难以一期切除者活检后先化疗,再酌情施行根治性手术。其预后比成人胰母细胞瘤及胰腺癌要好,应积极治疗。
祝秀丹李家驹宋桂云罗平风
关键词:胰母细胞瘤药物疗法放射疗法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