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桦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程及其合法性的构建
- 2010年
- 在新形势下,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来重点推进。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建的概况进行梳理,无疑对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从"增量改革"思路和党执政的传统合法性来源与执政绩效间的张力关系出发来重新审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寻求合法性来源的多元化和增强党执政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思路。
- 励东升李桦
-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合法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思考——以昌黎地秧歌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以昌黎地秧歌为例,通过论述其起源、历史演变及主要形式、特点,指出昌黎地秧歌具有审美娱乐、健身康体、人际交往等丰富价值,分析了昌黎地秧歌能够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带动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进而指出昌黎地秧歌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对于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作用。
- 于思睿李桦
- 关键词:乡风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
- 协商民主的概念、缘起及其与当代中国政治被引量:2
- 2013年
-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针对当代民主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一种民主理论范式。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作了战略性规划。深入分析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发生因由不但有助于理解其理论实质,也有利于了解和把握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场域的实践空间和中国形态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动向。
- 丁丹丹李桦
- 关键词:协商民主缘起当代中国政治
- 大学生现代思维方式培养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张晖李桦
-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现代思维方式高素质人才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和历史经验
-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变迁可以采取暴力与和平、革命与改良两种不同的方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引起根本制度的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甚至于革命...
- 励东升李桦
- 文献传递
- 重温“老三篇”——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共产党人党性意识培育的探究
- 2014年
- 延安时期毛泽东通过树立典型对共产党人党性意识进行了集中培育。通过树立白求恩、张思德、愚公三个典型,毛泽东从无产阶级意识层面、做人层面和做事层面,让共产党人党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被广大党员接受。这三个典型的树立表现出"不拘一格、突出党性意识、具象化"等特点。今天,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所培育的共产党人党性意识,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毛泽东善于树立典型的优良传统。
- 马军李桦
- 关键词:延安时期共产党员党性意识
-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被引量:1
- 2011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深刻变化,适应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令人忧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规范工资管理、建立农民工组织,不断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 宗成峰齐爱兰李桦
- 关键词:农民工和谐社会
- 从《起源》看家庭形式与氏族制度的关系
- 2014年
- 氏族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野蛮民族社会制度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全书内容,重点通过对第一部分家庭的梳理,概括总结不同家庭形式与氏族制度的关系。
- 王坤李桦
- 关键词:家庭氏族私有制
- 成都市新都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工作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成都市新都区是四川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试点之一,由于推进"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工作开展的较早,制度化水平较高,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制度创新成果。对新都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试点工作的产生背景、运作过程、经验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思考,对于更好地破解体制内民主化发展困境有积极的意义。
- 励东升李桦
- 关键词: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
- 实践教学特色探析——结合校史感受国家历史
- 2010年
- 农大的历史,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校史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体现了实践教学特色。可以通过小历史感知大历史,增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切身感受,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由此激发学生爱国爱校情怀;通过讲述校史、参观校史馆,可以改变一味的课堂教学方式,走出教室,落实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校史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过系统回顾几代农大人奋斗历程和辉煌业绩发挥校史育人功能。
- 王新婷王冬梅李桦
- 关键词:实践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