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杰

作品数:74 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6篇消融
  • 54篇射频消融
  • 49篇射频
  • 42篇心动过速
  • 31篇消融治疗
  • 25篇射频消融治疗
  • 21篇标测
  • 18篇导管消融
  • 17篇房性
  • 15篇房性心动过速
  • 14篇消融术
  • 13篇室性
  • 12篇导管
  • 12篇电生理
  • 12篇房室
  • 11篇心律
  • 11篇静脉
  • 11篇CARTO系...
  • 10篇心房
  • 10篇心律失常

机构

  • 71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省心血管...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74篇李海杰
  • 70篇吴书林
  • 63篇杨平珍
  • 52篇詹贤章
  • 50篇陈泗林
  • 46篇方咸宏
  • 23篇郑祥生
  • 22篇欧阳非凡
  • 22篇薛玉梅
  • 17篇廖洪涛
  • 15篇冯建章
  • 15篇孙家珍
  • 13篇尹滔业
  • 11篇钱卫民
  • 11篇林纯莹
  • 7篇刘震
  • 5篇钱为民
  • 5篇陈纯波
  • 3篇陈传荣
  • 2篇黄涛

传媒

  • 13篇中华心律失常...
  • 12篇岭南心血管病...
  • 8篇中国介入心脏...
  • 7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临床心电学杂...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年份

  • 4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5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蚀术治疗房性心动过速被引量:18
1995年
5例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行射频消蚀术,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9岁。方法是用二根大头消蚀导管标测心房,在初定房速部位交替、移动标测,A波出现最早处射频放电。结果:5例均为右房房速,2例为自律性房速,3例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蚀的靶点,2例在冠状窦口上方,1例在冠状窦口下方,1例在右房中侧壁,1例在上侧壁,靶点处P-A为-25~-40ms;5例射频消蚀全部成功,随访1~8个月无1例复发。初步认为,射频消蚀术治疗房速既有效又安全。
吴书林李海杰郑祥生欧阳非凡尹滔业孙家珍冯建章
关键词:心动过速房性射频消融术
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21例被引量:1
1996年
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21例吴书林,李海杰,欧阳非凡,郑祥生,尹滔业,孙家珍,冯建章一、临床资料1991年10月至1994年11月我院共有21例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男12例、女9例,年龄60~70岁、平...
吴书林李海杰欧阳非凡郑祥生尹滔业孙家珍冯建章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老年人射频消融
CARTO标测指导射频消融治疗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初步探讨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非典型房扑CARTO标测的方法学和射频消融效果。 4例经电生理标测证实的非典型房扑患者 ,男、女各 2例 ,年龄 2 4~ 5 7岁。 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三房心外科术后 ,1例为慢 快综合征。房扑发作时在右房或左房CARTO标测 ,三维重建右房或左房 ,寻找房扑折返径路的关键峡部区域行线性消融。结果 :3例为右房非峡部依赖性房扑 ,1例消融径线为 2条 ,即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IVC)口和右房后外侧至IVC ,1例消融径线为右房前中外侧 ,1例为右房下外侧。 1例左房房扑 ,消融径线位于右上肺静脉口下方至卵园窝。 4例均即时消融成功。随访 8~ 2 4个月 ,有 1例先心病术后房扑复发 ,再次行CARTO标测发现房扑折返环位于左房 ,划线消融未成功。结论 :CARTO标测非峡部依赖性房扑有一定的优势 ,能显示房扑折返环和关键峡部 。
吴书林杨平珍方咸宏李海杰詹贤章陈泗林
关键词:CARTO标测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血小板数量变化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1994年
目前已公认,血小板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其重要作用,与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更为密切,但以往的研究重点多集中在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方面的变化,而关于血小板数量变化与冠心病关系则极少报道,现将我院398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85年1月~1990年12月符合“全国冠心病诊断标准”的冠心病患者398例,其中男245例,女153例,年龄34~86岁,平均58岁,以56~65岁患者居多,占75.5%。 二、方法:398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分类分为5个观察组:隐性冠心病组1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3例,急性心梗组39例,陈旧性心梗组36例,全部患者于住院系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观察,并随机抽取年龄相近。
陈雪英李海杰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92例和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36例,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采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进行环肺静脉左心房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手术结束时对心律仍为心房颤动者行同步直流电心脏复律。结果完成“解剖学”环形消融线256条,其中58.6%达到电隔离肺静脉的终点,经寻找缝隙补充消融后最终248条(96.9%)消融线达到终点。手术时间(231±45)min、X线曝光时间(42±13)min和放电时间(66±17)min。术后随访平均10个月,无复发101例(78.9%)。接受了再次手术15例,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14例有左心房-肺静脉传导,射频消融成功并随访30~270d,两次射频消融术后总成功率为87.5%,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为93.0%,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为76.7%。并发症发生率为6.2%,包括心包填塞2例、小脑梗死2例、股静脉穿刺部位血肿1例和左侧大量血胸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以肺静脉电隔离为目标的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有效和安全。
廖洪涛杨平珍薛玉梅詹贤章李海杰陈泗林方咸宏吴书林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肺静脉电解剖标测系统
下位法射频消融慢径路改良房室结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
1994年
用下位法射频消融慢径路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8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AVNRT中16例为慢—快型,1例快—慢型,1例慢—快型与快—慢型并存,18例慢径路全部阻断成功.AVRT中1例显性预激,4例隐性预激,有5例慢径路和3例房室旁路消融成功.射频放电时21例出现结性心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AVNRT病人中随仿1—15个月有1例复发,第二次射频成功.认为下位法射频消融阻断慢径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吴书林李海杰欧阳非凡郑祥生尹滔业孙家珍冯建章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消融下位法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维电磁导管标测及射频消融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切口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三维电磁导管 (即Carto)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价值。方法  5例切口性房速患者 ,应用Carto系统标测右心房 ,实时重建心腔三维电解剖图 ,标识瘢痕区 ,观察电势图、传导图 ,于折返所经过的关键峡部作线性消融。结果  4例房速呈持续性 ,1例 (三房心 )术中不能诱发。电势图示低电压区主要分布于右房游离壁 ,在右房中侧壁下侧壁分别标测到瘢痕区 1(S1)和瘢痕区 2 (S2 )。 4例持续性房速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 ,折返环位于低电压区 ,中心解剖障碍区均为中侧壁瘢痕区 1,3例折返经过S1~S2 ,1例经过S1~三尖瓣环之间的关键峡部 ;于上述关键峡部消融 ,均获成功。三房心患者 (未诱发心动过速 )于S1~S2及三尖瓣环~下腔静脉之间行线性消融 ,无并发症。随访 2~ 2 4个月 ,其中 1例 (三房心 )于术后 1个月出现不典型心房扑动。结论 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房速的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 ,应用Carto系统标测可清楚地显示折返途径 ,消融折返所经过的关键峡部可望达到根治目的。
詹贤章吴书林杨平珍李海杰陈泗林方咸宏林纯莹刘震欧阳非凡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症导管消融术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研究
吴书林李海杰杨平珍詹贤章陈泗林方咸宏刘震林纯莹
1994年1月1日~2002年2月28日,由广东省卫生厅及广东省科技厅资助,进行了研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包括房速、房扑和房颤)在心脏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房扑和房颤,是病死率和心、脑血管事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一、常...
关键词:
关键词:心律失常病理生理学射频消融术电生理技术
经冠状静脉系统标测与射频消融心外膜房室旁道
目的探讨心外膜房室旁道经冠状静脉(CS)系统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12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2~70岁,其中显性9例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各3例,均有心动过速史,发作时体表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詹贤章吴书林杨平珍李海杰陈泗林方咸宏薛玉梅廖洪涛
文献传递
右心室间隔部希氏束附近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与射频消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报道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希氏束附近起源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效果。方法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例,分析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特点;病人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于右心室流入道行激动与起搏标测,以心室激动较体表QRS波提早、消融导管远端起搏图形与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相似部位为消融靶点。结果室性期前收缩QRS波形态:5例病人Ⅰ导联和Ⅱ导联QRS波均呈R型,Ⅲ导联、aVF导联以低振幅波为主,V1导联均呈QS型,胸导联较早转变成qR或R型(发生于V2或V3),V5、V6均呈高R型;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限为110~120ms。5例病人分别于前间隔(2例)、中间隔(1例)、后间隔(2例)标测到消融靶点,放电后前间隔部、后间隔部病人室性期前收缩均消失,中间隔病人消融失败。无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随访8~30个月,成功病例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室性期前收缩发作。结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希氏束附近起源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具有明显的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导管标测与射频消融,消融此部位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
詹贤章吴书林杨平珍薛玉梅李海杰陈泗林方咸宏廖洪涛
关键词:右心室心电图射频消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