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脾虚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耳鸣
  • 3篇眩晕
  • 3篇阵发
  • 3篇阵发性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位置性
  • 3篇位置性眩晕
  • 3篇良性阵发性位...
  • 3篇喉接触性肉芽...
  • 3篇复位
  • 3篇肝郁
  • 3篇肝郁脾虚
  • 3篇扁桃
  • 3篇扁桃体
  • 2篇低温等离子
  • 2篇电刀

机构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0篇李金飞
  • 17篇王嘉玺
  • 14篇丁雷
  • 6篇张丽
  • 5篇迟晨雨
  • 3篇姜辉
  • 3篇王冬梅
  • 2篇刘大新
  • 1篇崔鲁佳
  • 1篇王鑫
  • 1篇王宇婷
  • 1篇王星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耳鼻喉科...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2009年全...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喉接触性肉芽肿综合治疗
王嘉玺姜辉李金飞
关键词:肉芽肿
柔行功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柔行功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BPPV患者,经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仍有残余症状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前庭康复组和柔行功法组,各40例。对照组经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未给予其他治疗药物和特殊干预;药物治疗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12 mg/次,3次/d;前庭康复组采用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康复训练法,每天早、中、晚各做1次,每次20~25 min;柔行功法组:行柔行功法训练,2次/d。疗程均2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眩晕残障量表(DHI)、前庭症状指数量表(V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引出率及波形参数的变化。结果柔行功法组、前庭康复组和药物治疗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2周的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残余症状持续时间>4周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残余症状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DHI、VSI、HAMA评分均降低(P<0.05),柔行功法组各评分下降最明显(P<0.05)。各组治疗前后双侧N1、P1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oVEMP引出率、不对称比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前庭康复组和柔行功法组oVEMP引出率升高、不对称比异常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柔行功法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结论柔行功法能更好地缓解BPPV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重建患者的平衡功能,减轻焦虑情绪。
李金飞翟玉燕张丽王冬梅王嘉玺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北京丰台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血清IgE检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北京丰台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8例北京丰台地区确诊的A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成人组(18~76岁,n=821)和儿童组(5~17岁,n=217),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n=602)与女性组(n=436)。所有患者均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变应原总体分布情况,比较儿童组与成人组及男性组与女性组的变应原分布情况。结果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矮豚草、葎草。儿童组前5位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藜/反枝苋、艾蒿、葎草;成人组中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矮豚草、葎草。男性组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矮豚草、葎草;女性组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矮豚草、葎草。结论屋尘螨、粉尘螨、植物花粉是北京丰台地区最重要的变应原。
李金飞丁雷王嘉玺张丽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
浅谈喉接触性肉芽肿综合治疗
2018年
目的 :探讨喉接触性肉芽肿治疗方法。方法 :对接触性肉芽肿病例采用中药雾化吸入及穴位贴敷,并配合局部微波及口喷糖皮质激素综合治疗,结果 :术后复发接触性肉芽肿或首发患者一个月后痊愈,随访无复发。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接触性肉芽肿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王嘉玺李金飞姜辉
关键词:肉芽肿
刘大新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验案2则
2022年
刘大新系北京中医病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现为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教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屡观其临证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每获良效,将其验案2则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例1:张某某,男,31岁,2017年3月9日初诊。眩晕1月余。
李金飞刘大新丁雷王嘉玺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
支撑喉镜下切除甲状软骨上角过长一例
2021年
本文报道1例甲状软骨上角过长病例。患者为老年男性,因“咽部异物不适感5年余”于2019年7月23日就诊。经颈部触诊、电子喉镜、颈部CT检查诊断为甲状软骨上角综合征。于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甲状软骨上角切除术。术中截除部分甲状软骨上角骨质。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自觉咽部异物感消失,复查喉镜未见明显异常。
李金飞丁雷迟晨雨王嘉玺
关键词:咽部异物感电子喉镜老年男性全身麻醉切除术
成年唐氏综合征患者腺样体切除术后复发1例
2020年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身高153 cm,体重81 kg。因"睡眠时打鼾伴张口呼吸20余年"于2018-12-27门诊就诊。既往史:自幼患唐氏综合征。4岁时行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刮除手术。7岁腺样体肥大复发,再次手术,具体手术方式不详。查体:宽眼距、双眼外眺上斜、小眼裂、小外耳、塌鼻梁、鼻梁低平。专科查体:腭弓高尖,软腭松弛,舌体肥厚,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后状态,无扁桃体残体残留。鼻内镜:鼻咽部腺样体完全封闭后鼻孔.
迟晨雨姚玉廷丁雷王嘉玺李金飞
复合病因法复制肝郁脾虚证耳鸣大鼠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尝试一种复合病因造模法制作肝郁脾虚证耳鸣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雄性白色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自然饲养)和实验组(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同时训练大鼠建立电击-跳台逃避反射)连续20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外观行为、体重等宏观表征。将实验组大鼠进一步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耳鸣诱导组(经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记录大鼠在声刺激间隔期跳台逃避行为(假阳性反应FP)。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毛发蓬乱无光泽、发黄;行为不活跃,好扎堆、倦卧闭目,对捉拿反应淡漠;食量减少,粪便湿软稀溏,体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声状态下,耳鸣诱导组大鼠跳台逃避动作明显增加,与阳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跳台反射基础上联合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复合病因造模法,复制中医肝郁脾虚证耳鸣大鼠模型是可行的,方法尚需在摸索中改进。
李金飞贾志姣丁雷
关键词:肝郁脾虚耳鸣动物模型
刘大新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耳鸣验案2则
2022年
刘大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现为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师承指导教师。刘大新教授始终坚持以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工作,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医上的成就深得同行认可,深受晚辈崇敬。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刘老师提出“以患为师,无为而治”、“两因学说”、“今之虚非古之虚”、“肾虚不是当代耳鸣主要病因”、“咽部异物感不等于梅核气”等观点,并考证“古今喉痹之差异”,提出“虚证喉痹治从脾胃”学术理论。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屡观其临证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耳鸣,每获良效,兹录验案二则。
李金飞丁雷王嘉玺张丽王冬梅
关键词:耳鸣肝郁脾虚逍遥散
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嗅觉训练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嗅觉训练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疗效及其对嗅球体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50μg/喷,每侧鼻孔2喷,1次/d。观察组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嗅觉训练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嗅球体积变化,对2组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对照组分别脱落4、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27/36),对照组为42.86%(15/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嗅球体积明显增大(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嗅球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按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效组治疗后嗅球体积明显增大(P<0.05),无效组嗅球体积变化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嗅球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未见异常。结论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嗅觉训练可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并可显著增加患者嗅球体积。
李金飞丁雷王嘉玺
关键词:嗅觉障碍蝶腭神经节上呼吸道感染嗅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