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华
- 作品数:48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 钨离子注入对4Cr5MoV1Si表面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 1996年
- 本文给出用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对4Cr5MoV1Si进行钨离子束表面处理的实验结果,讨论了钨离子注入对样品表面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 杨建华邱建林顾卫标
- 关键词:磨损马氏体钢表面处理铬钢离子注入
- 靶温对Ti注入H13钢表面强化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给出了不同靶温下的Ti注入H13钢的抗磨损特性,并研究了不同靶温对强化机理的影响。注入时靶温为液氮冷却、150和400℃,注入能量和注量分别为180keV和3×10^(17)cm^(-2)。不同靶温下注入后,样品表面硬度不同。但均比未注入样品硬度有明显提高。抗磨损能力也有提高,从液氮靶温注入的1.75倍,150℃靶温的7.7倍到400℃靶温的11.2倍。硬度和抗磨损能力的提高程度取决于不同靶温下注入H13钢表面强化机理的差异。低温注入以位错强化和超过饱和强化为主,150和400℃注入TiC,Fe_2Ti等析出相明显增多,它们以析出相的弥散质点强化为主。
- 陈俊张通和姬成周沈京华杨建华孙贵如高愈尊
- 关键词:离子注入H13钢钛温度抗磨性
-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尝试被引量:11
- 2003年
- 在工科的各门基础课程中,大学物理除了是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之外,还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物理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出发讨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根据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一些设想,指出在当前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中教学模式的改进尤为重要。
- 杨建华龚云国成鸣飞
-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 强束流Zr离子注入H13钢改善其耐磨性研究
- 1998年
- 采用由金属蒸汽真空孤离子源(Metal Vapor Vacuum Arc源)引出的强束流 Zr、Zr+C离子对 H13钢进行了离子束表面处理.借助划痕仪和摩擦试验机分别测量了经表面处理的H13 钢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经Zr、Zr-+C离子束处理的H13 钢的耐磨性有所提高,摩擦系数明显降低.采用卢瑟福背散射谱(RBS)、x射线衍射分析了注入层的成分、结构及影响其耐磨性的因素.
- 杨建华张通和顾卫标
- 关键词:离子注入H13钢耐磨性XRD
- 钛在注钛H13钢中的浓度分布被引量:2
- 1995年
- 利用从国内首台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MEVVA)引出的脉冲钛离子对H13钢进行了离子注入改性研究,测量了注入样品背散射谱(RBS),根据RBS,给出了H13钢表面的Ti浓度分布。最后讨论了这样测量和计算的适用范围。
- 杨建华李蓉蓉钱俊张通和
- 关键词:钛离子注入H13钢背散射
- 一种叶绿素荧光分时监测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绿素荧光分时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单元、光谱采集装置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单元用于收集太阳光辐射和植被反射辐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控制所述光谱采集装置以不同的预设积分时间将所述太阳光辐射转换...
- 武建军刘雷震杨建华李睿涛刘京会
- 注氮TiN镀层的背散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用100keV的N^+注入表面镀有TiN的H31钢(0.35C 6Cr 1.5MoV)。背散射(RBS)测量表明,中能氮离子注入能使Fe—TiN界面区的Fe、Ti发生明显的原子混合。镀层横截面的透射电镜(TEM)研究证明,N^+注入不仅消除了镀层中的大颗粒Ti,细化了TiN晶粒,而且使界面区的α—Ti向δ—TiN、εTi_2N混合相转化。最后指出了使镀层磨损性能得到改善的原因。
- 杨建华张通和
- 关键词:离子注入氮化钛背散射透射电镜
- 注钼H13钢的抗磨损机理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利用MEVVA源(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引出的强束流脉冲钼离子对H13钢进行了不同束流密度的离子注入。加速电压是48kV,剂量为2×10^(17)cm^(-2),束流密度在25至68μA.cm^(-2)间。x衍射分析证明在注入层内可形成MO_2C相。磨损试验证明:注钼H13钢的磨损特性随着束流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指出了MEVVA源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前景。
- 杨建华张通和
- 关键词:离子注入H13钢抗磨损
- 用GXRD和XPS分析离子注入层的表面结构
- 2003年
- 采用由金属蒸气真空弧 (MEVVA)离子源引出的强束流脉冲钨离子对H13钢进行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借助掠面X射线衍射 (G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考察了注入表面层的相结构以及钨、铁、碳的化学状态。研究发现 ,表面的含碳化钨层比含铁、钨氧化层要厚 ,离子注入层中钨元素以替位钨和三氧化钨形式存在 ,铁元素以金属铁和三氧化二铁形式出现 。
- 杨建华
- 关键词: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H13钢抗氧化机理耐磨机理
- 脉冲钨离子注入4Cr5MoV1Si钢改善其耐磨性的研究
- 2001年
- 采用由金属蒸汽真空弧 (MEVVA)离子源引出的强束流脉冲金属钨离子对4Cr5MoV1Si(H1 3)钢进行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用针盘式磨损机测得样品的耐磨性提高两倍左右。使用卢瑟福背散射谱 (RBS)测量了钨在样品中的浓度深度分布 ;采用X射线衍射考察了注入样品的表面微结构 ;按照非线性碰撞理论 ,讨论了样品的耐磨性、表面成分、结构与注入参数 (主要是注入能量和注入束流密度 )的关系。
- 杨建华张通和
- 关键词:离子注入钨耐磨性4CR5MOV1SI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