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隽
- 作品数:71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140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 李肃凌颖杨隽宋献民
-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1年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病理检查显示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有髓外造血,外周血可见畸形红细胞及数量不一的幼稚粒细胞和红细胞,脾脏显著肿大。多数患者因为晚期骨髓衰竭或转化为白血病而死亡。我们尝试用非清髓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1例高危IMF患者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杨隽王椿蔡宇颜式可姜杰玲万理萍朱骏魏道林
- 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文献复习非清髓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异常
-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 目的:探讨自体加非清髓异基因两次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病例与方法:2例多发性骨髓瘤IgG κ轻链型[ⅢA期]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为44岁,34岁,VAD方案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 万理萍王椿颜式可杨隽魏道林高彦荣蔡琦
- 文献传递
-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复发外周T细胞淋巴瘤
- 杨隽
- 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NK细胞的重建规律和意义
- <正>目的:通过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PBSCT)后 NK 细胞嵌合状态检测,研究 NK 细胞的植入规律以及它与移植物植入、GVHD 和 GVT 的关系。
- 蒋瑛王椿万理萍高彦荣颜式可姜杰玲杨隽秦尤文王小蕊谢匡成
- 文献传递
-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基于血细胞嵌合状态的个体化免疫治疗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细胞嵌合率变化与复发的关系;观察根据血细胞嵌合率变化给予个体化免疫抑制剂治疗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疗效。方法:106例供者细胞顺利植入的allo-HSCT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的方法,动态检测移植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嵌合率。根据血细胞嵌合率的变化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和DLI的使用。结果:6例患者在移植后2个月,供者T细胞嵌合状态一直为混合嵌合(MC),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后均达到完全供者嵌合(FDC)。12例患者在移植后1~5个月,发生供者T细胞嵌合率下降,予免疫抑制剂减量后转为FDC。24例患者血液学复发或髓外复发(进展),有6例在复发前共发生10例次血细胞嵌合率下降,经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药后一度回升至FDC,但最终血液学或髓外复发。12例患者在复发或疾病进展后停用免疫抑制剂,共给予DLI23例次,其中8例在DLI前或后给予化疗,最终5例再次达到完全缓解,其余患者最终均因疾病复发死亡。Ⅱ度及Ⅱ度以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28.3%。慢性GVHD发生率为55.7%。中位随访期为17(1.5~90.0)个月,无病生存65例,死亡41例。67例标危患者预期3年生存率为59.0%;39例高危患者预期3年生存率为44.7%。结论: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嵌合状态可作为血液恶性肿瘤复发的预测指标;基于血细胞嵌合率的个体化免疫治疗可以推迟甚至避免临床复发,且不增加急性GVHD的发生。
- 万理萍王椿蒋瑛颜式可姜杰玲杨隽蔡宇秦尤文王小蕊
- 关键词: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免疫抑制剂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 分离单个核细胞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监测异性别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状态的意义
- <正>目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测定,观察此改良方法对于异性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ex-mis- matched Allo-SCT)后嵌合状态判断的价值。
- 秦尤文王小蕊王椿颜式可杨隽万理萍
- 文献传递
- 自体及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一例被引量:2
- 2004年
- 万理萍王椿颜式可杨隽魏道林高彦荣蔡琦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非清髓性
-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目的: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PBSCT)后嵌合状态检测对预防和治疗疾病复发的指导意义。方法:53例 allo-PBSCT 患者,移植前采集供、受者外周血各1ml。移植后收集受者第7、 14、21、2...
- 蒋瑛王椿万理萍高彦荣颜式可姜杰玲杨隽秦尤文王小蕊谢匡成
- 文献传递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性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关键技术建立与临床应用
- 王椿万理萍杨隽姜杰玲宋献民蒋瑛蔡宇朱骏秦尤文刘慧霞李肃白海涛王小蕊周琨邵
- 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通过常规治疗无法获得缓解,或缓解后短期内复发,被称为难治性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能够治愈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但2年生存率仅约20%,因此国内大部...
- 关键词: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