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萍

作品数:45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老年
  • 7篇动脉
  • 7篇心病
  • 7篇冠心病
  • 5篇血压
  • 5篇疗效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病患
  • 4篇蛋白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4篇生活质量
  • 4篇活质量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浆
  • 3篇血脂
  • 3篇生长分化
  • 3篇生长分化因子

机构

  • 45篇杭州市第三人...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上海市青浦区...

作者

  • 45篇林萍
  • 20篇王琴
  • 16篇任谦
  • 12篇谢晓林
  • 8篇李鹏
  • 8篇张秋实
  • 7篇林玎
  • 6篇周智林
  • 6篇马静
  • 5篇冯莉
  • 4篇刘路平
  • 3篇曹岩菁
  • 3篇梁丽贞
  • 3篇马丽萍
  • 3篇郑凤鸣
  • 2篇孔菁
  • 2篇吴佳丽
  • 2篇俞娉
  • 2篇徐菁
  • 2篇方红薇

传媒

  • 6篇中华全科医学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4篇心脑血管病防...
  • 3篇心电与循环
  • 3篇2015年老...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高血压治疗后肌酐水平升高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抗高血压治疗中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伴随的肾功能下降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相关,但其他降压药相关的研究仍较少。本文旨在探究采用一线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浆肌酐升高对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0月—2020年6月至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2例,男性96例,女性86例,年龄为(60.5±6.4)岁。所有患者在此时间段内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通过治疗前基线肌酐水平及最近一次(≤90 d)的测量值计算血浆肌酐升高的百分比,探究6个月心血管事件(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或和脑卒中)的发生率与肌酐升高的相关性。结果按照肌酐水平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0%~9%,79例)、B组(10%~19%,40例)、C组(20%~29%,27例)、D组(30%~39%,20例)、E组(>40%,16例),43.4%(79/182)的患者肌酐升高水平在0%~9%。在随访6个月时间内总计发生心血管事件6例(3.3%),无死亡患者。肌酐升高0%~9%和30%~39%相应的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和1.1%。总随访时间为3.1(1.8,5.8)年,整体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2%(15/182),D组和E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较高的年龄、肾功能降低和相应的抗高血压药物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结论初级预防中开始一线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血浆肌酐水平升高30%以上与近期(6个月)及远期(3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相关。
胡芳英方红薇林萍张秋实马静陈月芳
关键词:抗高血压治疗高血压肌酐心血管事件
肌肉减少症患者血清AMPK-αmRNA、SIRT1、GDF-8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肌少症患者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微小RNA(AMPK-αmRNA)、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8(GDF-8)的水平。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81例,根据四肢肌肉质量指数、握力及步行速度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41例)和非肌肉减少症组(40例),检测血清AMPK-αmRNA、SIRT1及GDF-8等。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GDF-8的诊断价值。结果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患者各项指标[AMPK-αmRNA:0.26(0.24,0.29)vs.0.29(0.27,0.32);SIRT1(ng/L):582.68±35.92 vs.646.50±39.08;GDF-8(μg/L):20.97±5.10 vs.14.76±1.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IRT1、AMPK-αmRNA与GDF-8呈负相关(P<0.001,P=0.001)。握力与AMPK-αmRNA及SIRT1呈正相关(P=0.028,P<0.001);握力与GDF-8呈负相关(P=0.001)。GDF-8诊断肌少症的临界值是17.25μg/L,AUC值为0.884(P=0.040)。结论肌少症患者AMPK-αmRNA及SIRT1降低,GDF-8增高,GDF-8可作为肌少症诊断的辅助参考指标。
王琴林萍任谦冯莉谢晓枫张彬高康璐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与血压晨峰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与血压晨峰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45例,女45例。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问卷,根据焦虑评分分两组,焦虑组52例,焦虑评分≥50分和对照组38例,焦虑评分<50分。观察两组24h动态血压、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24h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非杓型血压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焦虑组血压晨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焦虑水平与血压晨峰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两者呈线性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 39; P <0. 01)。结论焦虑水平与血压晨峰相关,可能是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张莉林萍任谦
关键词:焦虑血压晨峰高血压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水平检测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 116例CHD患者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39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6例,多支血管病变组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5例与对照组77例,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D-D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Fg、D-D含量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及类型相关,3支病变者血浆Fg、D-D高于2支和单支病变者(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Fg、D-D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Fg、D-D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预测心血管事件和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参考价值。
马丽萍林玎林萍谢晓林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参苓白术散治疗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确诊为脾胃虚弱型肌少症的80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10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握力、步行速度,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mRNA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握力明显增强,ASMI明显增高,血清IGF-1、SIRT1水平及AMPK-α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清GDF-8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握力(kg):20.00(15.50,21.00)比18.20(14.93,19.50),ASMI(kg/m^(2)):5.80(5.25,6.00)比5.30(5.20,5.50),IGF-1(μg/L):246.00(229.00,259.50)比207.00(187.00,233.00),SIRT1(ng/L):649.2±38.3比624.6±38.6,AMPK-αmRNA(2^(-ΔΔCt)):0.30±0.03比0.27±0.03,GDF-8(μg/L):13.50(12.00,17.80)比15.60(14.08,19.98),均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步行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为0.56(0.53,0.62)m/s、0.58(0.55,0.62)m/s,观察组治疗前后为:0.58(0.54,0.64)m/s、0.60(0.56,0.65)m/s,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与SIRT1呈正相关(r=0.341,P=0.002),与步行速度呈正相关(r=0.250,P=0.026);ASMI与握力呈正相关(r=0.367,P=0.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肌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为肌少症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王琴张彬林萍任谦高康璐孔程程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林萍林玎张月琴谢晓林马丽萍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是冠心病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随访手段除冠脉造影、冠脉CTA之外,尚缺乏一个经济、方便、实用的临床随访生物学指标。该研究主要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
关键词:
关键词:冠脉支架植入术心肌生化标志物冠心病治疗
孤立性心肌桥致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马丽萍林玎林萍谢晓林
关键词:心肌桥心绞痛心肌梗死
画钟系列实验错误分析在识别老年MCI及早期AD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比较画钟实验(CDT)、钟表读数实验(CRT)及钟表设置实验(CST)错误分析对筛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早期及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182例受试者中,经简易痴呆量表(MMSE)筛查,45例为MCI患者,38例为早期AD患者,25例为中重度AD患者。74例为健康者。受试者分为正常健康组、MCI组和早期AD组。所有受试者均给予MMSE、CDT、CRT、CST测试。结果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T、CRT及CST在区分早期AD患者中灵敏度及专一性较高,但在区分MCI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CDT-16的敏感性及专一性分别为40.69%和90%,CDT-4为30.49%和78.07%,CDT-16的敏感性和专一性高于CDT-4(P〈0.05)。在区分早期AD中,CDT-16的敏感性及专一性分别为88.71%和90%,CDT-4为72%和85.62%(P〈0.05)。结论 CDT-16分制错误分析可以作为一个诊断MCI的有效工具,值得临床推广。
曹岩菁林萍金牡丹郑凤鸣李鹏梁丽贞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直立性高血压与脉搏波速度和反射波增益指数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直立性高血压(OHT)对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PWV)与颈动脉反射波增益指数(AI)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行生化指标、卧立位血压等检查,OHT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2min平均收缩压升高≥20mmHg,平均收缩压增加或减少<20mmHg即直立性血压正常(ONT)。分别测定PWV和AI。结果 OHT组与ONT组PWV、仰卧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T组直立位时AI明显高于ONT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HT与AI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30,P<0.05)。结论 OHT可能与动脉压反射波增强相关并受动脉性能变化的影响。
张秋实周智林谢晓林林玎林萍刘路平马静
关键词:动脉压脉搏波速度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 82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 2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查血脂、血内皮素 (ET)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 ,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 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TC、TG及LDL_C下降 (P <0 0 1) ,HDL_C上升 ( 3个月P <0 0 5 ,6个月P <0 0 1) ,阿托伐他汀治疗 12个月后血内皮素下降 (P <0 0 5 ) ,CIMT下降 (P <0 0 5 )。结论 根据临床观察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中TC、TG及LDL_C的浓度 ,提高血中HDL_C浓度 ,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 。
林萍楼玲莉周智林郑凤鸣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脂动脉粥样硬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